↑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4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6 题,中等难度 15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24 题
  1. (题文)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书·地理志下》:“汉兴以来,齐、鲁、东海多至卿相。”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历代丞相中,齐、鲁、东海人多达11人、12人次,人数占52.38%。这主要说明

    A. 齐、鲁等地十分重视教育

    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儒学对政治生活影响深刻

    D. 西汉统治者广泛吸纳人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材料主要表明

    A. 共产主义者重视群众的力量

    B. 《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C.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中国共产党准备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 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 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

    C. 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 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据《左传》载:齐国大夫崔杼弑君,史官因如实记载而遭其杀害,其他史官继续秉笔直书,直到崔氏妥协。此事被汉唐史官奉为佳谈,但明清史官却当作笑谈。这反映出

    A. 史学精神的传承受现实政治制约

    B. 科举制度使史官缺乏独立精神

    C. 商品经济发展阻碍史学精神传承

    D. 历史记述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

    A. 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

    B. 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 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

    D. 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 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 清末“新政”注重重塑政府权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

    A. 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 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C.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D. 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名签署于1935年的反对新政的宣言中写道:“新政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宣言主要反对新政

    A. 增发钞票以解决货币短缺

    B. 保护劳工的各项权利

    C. 举办了各项公共建设工程

    D. 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下表中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情况主要反映了

    时间

    北约组织成员的变化

    1949年

    12个国家

    ……

    ……

    1999年

    波兰、匈牙利、捷克正式加入

    2004年

    波罗的海三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加入

    A. 美国加强欧洲的军事渗透

    B. 北约组织的战略目标发生转变

    C. 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

    D. 美苏对东欧国家的争夺更激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

    A. 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 变成了新教的工具

    C. 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 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在孟子看来,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也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所固有的“善心”,即认识本性,同时也就是认识了天性。孟子的这一思想

    A. 形成了天人感应的观念意识

    B. 形成了儒学伦理的基本体系

    C. 赋予了汉代儒学神秘的色彩

    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继承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项目时间

    有阅读能力的人占法国总人口的比例(%)

    法国妇女的识字率(%)

    欧洲年均出版新书(单位:部)

    普通人藏书量(单位:本)

    17世纪中叶

    29

    14

    约1000

    1~20

    18世纪中叶

    47

    27

    约4000

    20~100

    A. 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 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 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 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西周

    A. 中央集权得到发展

    B. 天子干预诸侯国政治

    C. 天子直接控制诸侯

    D. 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表为不同史籍中对汉代四川临邛县人民对于天然气的认识和利用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汉宣帝(公元前67)……时又穿临邛、蒲江盐井二十所。有火井,夜时光映上昭……以竹筒盛其光,可拽行终日不灭。”

    常璩(东晋)《华阳国志·蜀志》

    “蜀那临邓县有火井。汉室之隆(即光武中兴),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火势渐微。”

    刘敬叔(南朝)《异苑》卷

    “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家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

    范晔(南朝)《后汉书郡国志》

    A. 开凿盐井的过程中发现了天然气

    B. 东汉开始认识到天然气的可燃性

    C. 汉代广泛将天然气用于煮盐生产

    D. 汉代火井煮盐技术已经十分高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在我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如下图,而宋以后的墓葬则几乎绝迹。这主要是由于

    A. 西北战乱的频繁

    B. 民族矛盾的尖锐

    C. 瓷器制造的繁荣

    D. 丝绸之路的兴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撰于北宋初的《太平寰宇记》所记外国,系抄旧史而成,杂乱无章,为人不取。南宋时进士周去非在广西仕宦期间作《岭外代答》,是书共记海外诸国40余,该书问世之后,未曾刻成书,而“有多种抄本流传”。这一现象反映了

    A. 朝廷对海外史地知识的轻视

    B. 时人的域外知识仍相当有限

    C. 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独具特色

    D. 民间海上贸易渐趋松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宣称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但他在1851年制订的《太平礼制》中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这反映了洪秀全

    A. 逐渐放弃平均主义理想原则

    B. 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C. 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与清对峙

    D. 日趋走向腐化及堕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康有为撰写的《孔子改制考》里,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康有为这么做实质是

    A.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

    B. 极力推崇西学

    C. 主张中西文化融合

    D. 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1951年,政务院和外交部制定的《对外宾交际须知》规定:宴会请柬应提前一周发出,宴会人数避13(西方人士忌讳);尽量关照自己右手边的女宾,不打听私事,不问女人年龄等。这些规定

    A. 体现出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 遵循了中华文化的传统

    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D. 参照了国际外交礼仪规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副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

    A. 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

    B. 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

    C.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

    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

    科技成果(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1—400年

    45

    45

    62%

    17

    38%

    公元401—1000年

    45

    45

    71%

    13

    29%

    公元1001—1500年

    67

    67

    57%

    29

    43%

    公元1501—1840年

    472

    472

    4%

    453

    96%

    A. 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主要服务于农业

    B. 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C.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D.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 “信徒皆为祭司”

    B. 对上帝提出质疑

    C.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D. “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在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理论的影响下,贫穷被看作是个人的事,失业人口甚至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它可以把工资压至最低水平,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这表明工业革命

    A. 有助于生产的合理化

    B. 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C. 推动社会观念的进步

    D. 降低了社会人文关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的觉醒的时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些黄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不仅贵族、游士弃宗族而不顾,就是普通民众也开始试图离开宗族和家长,他们积聚私财,分家另过,逐渐形成不同于大家族的小家庭。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尚未达到哲学的高度,孔子本人也很少谈到人性问题,战国时期,则出现了“性善”、“性恶”、“性无善恶”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冯雪俊、高锦花《论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

    材料二  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而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到,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时期。而这种觉醒带来的是自由,是对个性的张扬,是对自我意识的突出。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吴玉娟《以“人的觉醒”为主线的阮籍玄学美学研》

    材料三  戊戌变法失败后,粱启超坚定地提出:“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然而,所有的“黑暗”与“罪恶”非但没有根除,反而卷土重来。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使孙中山从不遺余力地奔走于革命事业转而冷静地思考中西民族性的差异,探索在中国进行更为必要的“心理建设”的途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三人的共同认识,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的背景和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作家末广铁肠创作的小说《哑旅行》著于1889—1891年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晚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日本绅士隐太郎因慕“西文西学最合时趋”,又听得游历西洋的人都有名望,乃乘汽船从日本横滨出发,先后游历了美、英、法等国。期间虽偶有懂外语者或者友人帮助,但因时有失散,或者翻译水平低,导致语言不通,在饮食、居住、交通、游玩等方面闹出许多笑话。在纽约参观蜡人馆时,误以真人为假人;在伦敦,因寻人不遇,险被马车撞倒,还因“Bath”读音不正,误至“Bus”站;去往法国时,又误买了至比利时的船票,复从比利时乘船至法国的加伦,再从加伦转乘火车前往巴黎。虽然多有曲折,但是隐太郎也见识了伦敦的“地底铁路”以及立在当路上的“电信电话杆子”,还有巴黎“男人收税一法郎,女人无税”的舞场。在巴黎游玩后,隐太郎乘船取道东南亚,来到当时世界“四大埠头”的末站上海,住进日本人在美租界铁马路开设的东亚洋行,遍游上海滩的风花雪月后,始返回日本。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晚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初的地方行政组织沿袭于明代,但是行省一级的官吏除去布政使、按察使、学政外,还设有总督或巡抚。明朝的督抚主要负责军政,而且大多因事而设,事毕即调任他处。清朝每一省、二省或三省设总督一人,如四川总督、陕甘总督、两江总督,叉子每省设巡抚一人,如山西巡抚、山东巡抚。有的设巡抚无总督,有的设总督兼巡抚。……总督比巡抚事权更重,但以负责军政为主,兼管民政,对所属地区的人民进行残酷的镇压。无论巡抚或总督都是皇帝的心腹,事无大小,遇疑难即呈奏皇帝,听候皇帝的指示。……他们在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清朝的督抚也是满汉分授。康熙时,汉人任督抚的“十无二三”,乾隆初,巡抚满汉各半,总督无一是汉人,但是知府以下的官吏则多由汉人充任。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根据材料,概括清初地方行政组织设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地方行政组织改革的目的和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