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丝织业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下列项中有关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人工育蚕技术

    ②汉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

    ③唐代中期后,官营丝织业作坊兴起

    ④元代丝绸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世界格局进入了一个无领导者的“碎片化”时代。自二战结束以来,首次没有任何单个国家或国家集团能够推动国际议程。这里的“碎片化”

    A. 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 有利于国际政治关系的民主化

    C. 表明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D. 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据《战国策》记载,齐相孟尝君曾被废归薛邑。后来齐王又希望他“顾先王之宗庙”,暂且回国执掌政务,孟尝君则提出“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亲庙落成后,孟尝君安心了,这说明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因果关系

    B. 宗法观念得到进一步巩固

    C. 诸侯王和卿大夫权力相互制约

    D. 宗法制度有利于安全保障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以下是20世纪30年代部分中国旅苏人士在游记中的记述。据此可知

    时间

    作者

    身份

    主要内容

    1931年

    曹谷冰

    天津《大公报》特派员

    肯定苏联的工业建设以及农业改革的巨大成就,也批评了苏联求急速建设,增加产量,而不计品质之优劣的现象。称“苏俄这个名称是不能把‘自由’二字连在一起的”。

    1933年

    蔡运辰

    曾任南京国民政府访苏代表团秘书长

    描绘了苏联人民极其艰苦的生活,对于苏联的政治和经济政策、思想管制和道德风尚持批判态度

    1934年

    邹韬奋

    左翼学者

    称赞苏联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一切为了人民的国家,有着最合理、最充满生机的制度,人民是快乐幸福的。

    A. 如何记述取决于作者个人因素

    B. 记述混合主观表现和客观再现

    C. 以上记述明显背离了客观现实

    D. 综合各种记述可还原历史真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陕西省普通高校本专科分科学生数比例表(%)

    年份

    工科

    农科

    医学

    师范

    文科

    理科

    政法

    财经

    体育

    艺术

    人数

    1949

    18.7

    209

    18.4

    5.8

    9.8

    22.6

    3.8

    2272

    1956

    53.5

    106

    7.2

    15.3

    5.0

    5.1

    1.1

    1.2

    0.4

    0.6

    22322

    数据表明,建国初期陕西省高等教育的发展

    A. 适应了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

    B. 符合了工业化初步建立的具体国情

    C. 响应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D. 客观上造成文科人数的腰斩式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朝虽然以儒家伦理纲常为立国宗旨,但历任皇帝却极少真正尊儒。坚持儒家道义的士大夫不能得到公正对待,处于生存焦虑之中的士大夫

    A. 日渐注重内心修养而致良知

    B. 开始强调人的内心私欲

    C. 坚持弘扬程朱理学维护天理

    D. 开始猛烈抨击君主专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

    A. 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

    B.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

    C. 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

    D. 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罗马法规定,法定继承不得和遗嘱继承并用。凡是遗嘱有效时,就不使用法定继承。只有在死者生前没有立遗嘱,或者所立遗嘱不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所立遗嘱上所指定的继承人已经先于立遗嘱的人死亡或拒绝继承时,才可按法定继承办理。这一规定

    A. 带有一定的习惯法痕迹

    B. 体现了遗嘱继承的优越性

    C. 完善了遗产继承的制度

    D. 有效地维护了私有财产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亚里士多德指出,城邦显然是自然的产物,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在本性上而非偶然地脱离城邦的人,他要么是一位超人,要么是一个鄙夫。……无族、无法、无家之人,这种人是卑贱的,具有这种本性的人是好战之人,这种人就仿佛棋盘中的孤子。这反映

    A. 人的自由受城邦生活的制约

    B. 亚里士多德崇尚和平与自由

    C. 城邦要求公民具有团结意识

    D. 希腊城邦重视政治历史传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1901—1911年上海各主要工业部门发展情况统计表(据《晚清上海》绘制)对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部门

    纺织业

    缫丝业

    面粉业

    火柴业

    水电业

    机器业

    矿冶业

    新增企业数

    80

    69

    54

    30

    60

    20

    73

    新增资本额(万元)

    1332.1

    543.6

    757.8

    140

    367

    38

    2474.2

    A. 轻重工业之间均衡发展

    B. 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C. 新增资本主要流向轻工业

    D. 工业发展得益于政策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反映抗日战争的一组漫画。对这组漫画理解合理的是,这组漫画

    A. 表达了对国民党政府的失望

    B. 创作于“九一八”事变期间

    C. 表明抗战已经进入反攻阶段

    D. 主题是坚信中国的抗战必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37年“满洲电影股份公司”成立(简称“满映”)到1945年“满映”共拍摄故事片108部,教育片、宣传片和纪录片189部,宣扬“人类的伟大之爱”“王道乐土”“五族协和”等思想。这说明当时

    A. 电影引导人性向善

    B. 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C. 大众娱乐丰富多彩

    D. 殖民思想不断渗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漕运是关系中国古代王朝兴衰的重要因素,是王朝权力中心得以生存和运行的物质输送线和生命线。漕运线路方向一直处于变化之中。秦汉时期,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朝廷逐渐把漕运重点放在南方。唐宋期间,漕运逐渐转变为由东南而西北。元、明、清三朝,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而至北。元代海运、河运并行,以海运为主。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后,重开会通河,依托京杭大运河,停止海运。由于运河淤塞,1901年清政府废止漕运。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荷兰等国为发展海上贸易,开始在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寻找通往亚洲的航路。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北美大陆东海岸的纽芬兰岛;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北美洲最大半岛)。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世纪初,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西欧人还不断探寻南半球的新世界。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漕运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人寻找新的海运航线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5世纪中西方经济发展方式的差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举行的临时大总统就职仪式上,发布《改用阳历令》废除沿用4000多年的阴历,改用阳历纪年,1912年5月成立新的编历机构——中央观象台,迅速编出民国元、二年公历历书,只依照阳历,按月排列,每日之下只记昼夜长短及节气、纪念日等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新历却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反对,清朝遗老、各地儒生纷纷投书责难,对新历拒而不从。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当天他便宣布废除阳历,将即日改为“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中华民国改为“大清帝国”,同时将辛亥革命以来的“一切变更”都恢复清朝旧制。7月12日,复辟以失败告终,又改回民国纪年,新历才最终在法律上站稳了脚眼。

    ——摘编自张宁《民国时期新旧历法的更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历法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国初年历法改革的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美国面临着来自欧、亚两方面的威胁。罗斯福和军方首脑都看到旧有的只针对日本的“橙色”战争计划已不迨用。1939年,联合委员促使计划人员们制定出新的作战计划——“彩虹”计划。这组计划不同于过去的针对单个敌人,在一个地区,而美国又没有盟友的情况下作战的单色彩计划,而是一组针对一个以上的敌人,在一个以上的地区,并考虑到获得其他民主国家援助的情况下作战的多色彩计划。它由四个计划组成……战局的发展使罗斯福釆取积极的措施去援助被国的英帝国,也使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欧洲与大西洋的战争。与此同时,以大平洋为战略重的“橙色”计划也最终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美囚先后制定了多个版本的“彩虹”计划,前3个版本更多地体现了“橙色”计划的特点,都被放弃,最终选定了“彩虹”4号计划。至此,“橙色”计划走完了它的全程。

    ——摘编自徐蓝《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美国的对日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从橙色计划到彩虹计划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在康熙帝统治期间,重视农业生产,健全科举取士,笼络汉族地主阶级,组织编撰了《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重视蒙、藏地区事务,同内外蒙古首领会盟,接受全体喀尔喀蒙古贵族和喇嘛的臣服。

    1681年,平定三藩,统一南方;1683年,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加强对台湾的管理;1685年、1689年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胜利;1698年,平定噶尔丹叛乱。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康熙亲自向南怀仁等传教士学习几何学、测量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在宫中设实验室,进行化学和药学的研究。康熙于1692年3月22日发布敕令,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教,敕令指出:天主教的教义大致与中国礼教相符。中国政府既容许人民信奉喇嘛教、佛教、回教等诸外来宗教,自无禁绝基督信仰的理由。

    ——《康熙帝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事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对待外宋文化的态度及对中国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现代作家陈杰创作的小说《大染坊》出版于2003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清朝末年,乞丐陈六子混入通和染坊,改名陈寿亭。寿亭天资聪穎,偷学会了染布的手艺,并出任染坊主槽兼经理。民国初年,由于寿亭经营得法,通和染坊成了周村最大的染坊。而寿亭并未满足,他同张店大户在青岛釗办了大华染厂,走上工业印染之路。“九一八”事变后,寿亭断然拒绝了与日本商人的合作,借着抵制日货运动,以及与上海林氏印染厂的合作,进一步发展为印染界的大亨^怀着一顆强烈的爱国心,并在民族印染同行的大力协助下,一举逼迫汉奸印染厂倒闭。可当战火燃起,面对国家的孱弱,寿亭只能付诸绝望的微笑…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中国近代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