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2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多选题 1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2 题
  1. “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

    B. 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

    C. 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

    D. 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李伯重教授的《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指出1550年开始(明朝的嘉靖年间),到万历年间,再到清朝的前期,我国出现早期工业化。我国的早期工业化

    A. 成功地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 主要的生产方式表现为官营手工业

    C. 促进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经营

    D. 拓宽了江南工业化地区农民收入渠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鱼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

    A. 清除倭寇残余势力

    B. 开放“海禁”政策

    C. 对福建人剿抚并重

    D. 采取富民政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清朝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72人,汉人有64人,另有3个汉军旗人,6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32个章京——16个汉人和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材料说明

    A. 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

    B. 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

    C.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D. 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下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

    A.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 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

    C. 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

    D. 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 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 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 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 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拙”。由此看来,汉武帝时

    A. 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

    B. 中央机构较之秦代有所调整

    C. 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

    D. 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下列属于这一“法宝”核心精神的是(  )

    A. 在边疆设立节度使   B. 分化事权使各部门相互牵制

    C. 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 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越受鼓励)。”从人才选拔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A. 诸侯混战,群雄割据

    B. 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C. 卿大夫的崛起

    D. 士阶层的崛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唐朝后期夜市不断发展繁荣,唐诗“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就描写了夜市的繁荣景象。当时夜市的繁荣表明

    A. 其对当时管理制度提出了挑战

    B. 江南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C. 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蓬勃兴起

    D. 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 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 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 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 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 手工产品质量低下

    B. 农业生产规模庞大

    C. 农民家庭生活闲适

    D. 农户经营方式多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的思潮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 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 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 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

    B. 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

    C. 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D. 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便利。这种记载表明

    A. 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

    B. 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科技

    C. 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

    D. 农业动力发生深刻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唐宋以来,江浙地区一直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但到明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这种状况表明

    A. 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B. 棉花种植业发展迅速

    C. 饮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D.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随园诗话》中载:“迨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A. 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 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 体现传统戏剧种类繁多

    D. 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明代中叶以下,城市男女“时世装”出现,追逐奇装异服,甚至以男女错位的“服妖”来展现自我。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 理学的影响力削弱   B. 社会统治处于失衡状态

    C. 民众创新意识增强   D. 城市物质生活条件提升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时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等法规。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监察体制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这些尝试,要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可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初,绅衿户享有法定的豁免杂项差徭的权利。绅衿免除的赋役负担必然落在小民身上,这就造成贫民与绅衿的矛盾,贫民与维护绅衿特权的封建政府的对立。后来绅衿还谋求种种非法特权,“或出入官署,包揽词讼;或武断乡曲,欺压平民;或抗违钱粮,藐视国法;或代民纳课,私润身家”。绅衿的不法行为,同封建政府的职能和权力发生冲突,他们腐蚀官僚队伍,造成吏治败坏。雍正二年二月,下令革除标志绅衿特权的儒户、宦户名目,使他们与百姓一体当差,不许生监包揽同姓钱粮,不准他们本身拖欠钱粮,如敢抗顽,即行重处。

    ——摘编自冯尔康《雍正传》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帝“官绅一体当差”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帝“官绅一体当差”改革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20世纪60年代,由于对抗疟疾的传统药物奎宁疗效减低,疟疾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越南共产党领导人向中国求援。1967年中国启动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有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2017年,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摘编自《2015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关于屠呦呦的颁奖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屠呦呦成功发现青蒿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屠呦呦发现青嵩素的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1 题
  1.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B. 统治者的偏好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 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