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11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战国初年,田氏在齐国夺取政权,于是“(卿大夫)田和迁齐康公于海上,使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卫国因国力衰弱,于周显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46年)“更贬一号曰侯,服属三晋(赵魏韩)。”上述史实表明,此时

    A. 贵族集团退出了政治舞台

    B. 诸侯分封秩序日益完善

    C. 宗法观念的社会影响深刻

    D. 政治统一进程明显加快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马王堆汉墓1号墓(西汉初长沙国垂相利仓妻子墓)出土遣策竹简312枚,逐件记载了随葬物品:用漆木质鼎盛放的羹,用竹b盛放的肉食品,用陶器盛放的酱和酒,用布囊盛放的粮食,以及漆木器具、梳妆用品、丝织衣物、乐器等。据此可以推断,汉初

    A. 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B. 王国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C. 社会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

    D. 豪强地主田庄经济繁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代诗人元棋为白(居易)诗作序:“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馆骤)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这反映出,唐朝后期

    A. 世俗文学成为文化主导

    B. 社会等级差别日渐消失

    C. 现实主义文学广受欢迎

    D. 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为18世纪后期中国对外贸易变化简表。这些变化说明

    A. 清政府海禁政策的松弛

    B. 中国传统经济优势犹存

    C. 清朝丧失海关自主权力

    D. 中国外贸逐步转为入超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有学者指出:“晚清经商成了时髦,……虽然在公开的宣言中,商人只将自己从‘士农工商’提升到‘士商农工’,位列第二,但实质上他们早已自以为时代的中心而雄视天下了。”该学者旨在说明近代前期的中国

    A. 民族经济获得独立发展

    B. 封建自然经济彻底消亡

    C. 近代商业成为经济主体

    D. 传统经济结构遭受冲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为严复1895年所发部分文章简表。这些著述反映出此时

    A. 变法维新思潮势不可挡

    B. 民族危机已空前加深

    C. 民主革命形势不断高涨

    D. 君主立宪是必然选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1938年1月《救亡日报》上的一幅漫画—《粉碎敌人的离间》。它反映了

    A. 中华民族团结抗敌的坚强意志

    B. 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C. 民族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

    D. 国共两党政治分歧已消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78年10月,四川省将六家国有企业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允许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的前提下,增加市场需要的产量;允许企业销售计划外物资和产品;扩大奖励基金数额,允许企业提取利润留成。几个月内,试点企业即取得了明显成绩。这些尝试

    A. 深受农村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B. 开创了市场经济发展新时代

    C. 推动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

    D. 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代雅典城邦主张“用体育锻炼出儿童健美的体格;用美育发展儿童的行为美、语言美;用德育剔除儿童心中的邪念,使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毅力;用智育使儿童获得真正有用的学问,成为身心既美且善,和谐发展的人。”该教育理念

    A. 维护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

    B. 提高了雅典所有民众的文化素养

    C. 抑制了公民个人自由意识

    D. 反映了民主政治对公民素养的要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各州制定的宪法都附上了《权利法案》,其中列举了政府在任何借口下都不得侵犯的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出版自由,请愿权利,陪审审判制,人身保护法,禁止建立常备军等。这表明,新生的美国

    A. 采取了英国的政治体制

    B. 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C. 威胁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D. 采纳了联邦制的模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19世纪中期,受过教育的人虽然对牛顿宇宙说的起源及其验证知之甚少,但其理论却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因为普通人仅仅在原理及逻辑层面上接受了牛顿惊人的伟大成就,并且宇宙说支持而非违背了人们所习惯的常识。这种现象表明

    A. 只有大众接受的科学才有价值

    B. 牛顿经典力学遭受学术界抵制

    C. 政治民主化是科学发展的前提

    D. 实用功能助推科学成果的普及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56年6月,西欧六国代表齐聚布鲁塞尔,讨论(欧洲)共同市场和原子能合作开发问题。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拒绝六国邀请,他不想参加一个“六个国家,其中四个(法、荷、比、卢)是由我们从另两个(德、意)手中解放”的俱乐部。这反映了

    A. 欧陆国家合作冲击了英国霸权

    B. 欧洲经济一体化之路充满挑战

    C. 历史纷争是区域合作主要障碍

    D. 欧共体难以消弭成员内部矛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约翰逊总统尝试过用计划和项目管理改革政府。尼克松政府试行过目标管理。卡特总统签署1978年《文官制度改革法》,撤销文官委员会,新设人事管理总署、功绩制保护委员会、联邦劳工关系局执掌联邦人事管理权;简化对文官的处分和解雇程序;新设9200个“高级行政文官”职务;强化功绩制原则,实行功绩薪金制,将文官业绩考核结果与报酬挂钩。里根政府采纳格雷斯委员会建议,实施“改革1988计划”,试图采用预算控制减少行政开支,建立“小政府体制”,取得一定成效。里根政府期间,联邦雇员的人数减少了15%,政府开支的增长率从过去的14%下降至10%。

    ——摘编自黄贤全、黄贤华《美国重塑政府运动》

    材料二  1986年,邓小平连续四次谈政治体制改革。他先后指出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总的目标是三条: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内容首先是要党政分开,要解决党如何领导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权力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是精简机构。1986年进一步提出,我们要讲民主,但不要搬用资产阶级的民主,不搞三权分立那一套。

    ——摘编自蔡定剑《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政治体制的变化,并说明其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政治体制变革的不同之处。

    (3)综合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到北宋仁宗(1022-1063年在位)初年,福州十二县“共管官庄一百四,熟田千三百七十五项八十四亩,佃户二万二千三百人”。早在太宗(976-997年在位)初年,官庄田土既依民间体例只有二税之征,复有官授券书以为地权之证。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福州路转运使方仲荀向朝廷建议:将福州官庄“差官估价,令见(现)佃人次买,与限二年送纳”。但朝廷“诏福州官庄,更不出卖。依漳、泉州例,均定租课”。此举受到官庄佃户的抵制,很快就被迫退回原状。仁宗天圣三年(1025年),朝廷采取“相均米数,依州价折纳现钱,铜铁中半”的办法。此种加税举措也行不通,于是方仲荀再次坚请出卖福州官庄。这次仁宗同意了方之建议,“与本州出卖,不得亏损官司”。最终,迫使佃农为早已私化、形同己业之所谓官庄,倾其所有来支付地价。

    ——摘编自葛金芳著《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仁宗对福州官田政策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仁宗的福州官田改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5年1月,中日就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举行谈判。中方以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为基础提出包括反对霸权等内容的条约方案。日方对此提出异议。……在中国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复出,着手推动中国的对外政策朝着既服务于消除现实威胁,反对霸权主义的战略,又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和维护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一大目标进行重大调整。在日本,福田赳夫组阁,在政界和财界都对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对恢复谈判表示出积极姿态。当时,美国卡特政府规劝日本在中日缔约问题上积极行动。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正式签署。条约中的“反霸条款”最后表述为:“缔约双方表明,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或其他任何地区谋求霸权,并反对任何其他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摘编自陶永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始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的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系列致命的霍乱流行病,使19世纪中叶的伦敦遭遇极大的恐慌。约翰·斯诺(1813-1858)是一位信守经验论的英国医生。他的开创性研究都致力于改善公共卫生。当伦敦苏活区又一次被致命的霍乱袭击时,斯诺开始使用访谈、逻辑推理、图表、地图等方式,收集这种疾病爆发和传播路径的详细数据。他“发现几乎所有的死者都住在布劳德大街的一座水泵周边”,它取水的水井打在一个离污水坑仅有1米之遥的地方,这导致供水中渗入致命的细菌。斯诺撰写了调查报告,最终说服权威机构关闭了这座问题水泵,并结束了这场霍乱。斯诺对水体传染疾病的发现,引发了伦敦市公共供水、排水系统的通盘变革。世界其他城市也纷纷效法伦敦,做出了相同的改进。今天,斯诺以“现代流行病学之父”之名传世。

    ——摘编自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文件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约翰·斯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约翰·斯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的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东林学派创立之际,正值“王(守仁)学末流”盛行于学界之时,所以,东林学派强调“经世致用”的学术研究风气,恰是针对明末士人好于空谈心性,致使学风疏薄的情形。继东林学派之后,复社士子对于“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继承与推广更为彻底。从复社的创始人张浮、张采,到社中的骨干力量,如黄宗羲、陈子龙、方以智、顾炎武等人,都是“经世致用”学问的倡导者与践行者。伴随着党社运动,推进“经世致用”学术风气的是以基督教神哲学与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欧洲最早的算学、天文学、地理学以及后来的机械学、水力学和铸炮技术有利于帝国的防务和繁荣。

    ——摘编自文家亮、黄纪泽《明清之际党社运动对中西科技汇通之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外历史相关知识,对明清之际的中西科技汇通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