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1 题,语言应用 3 题,选择题 9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句子默写 1 题,命题作文 1 题
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6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 亲 (莫言)

    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 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 地紧缩。

    ②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 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⑧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作者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表现了在饥饿缠绕的苦难岁月里母亲的勤劳、朴实与坚韧。

    B. 这篇散文与传统的叙写母亲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一样,回忆母亲在苦难日子里顽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念及对“我”的启悟与激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由衷尊敬与感恩,全文主要赞美了作者母亲的勤劳乐观和坚韧。

    C. 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平淡中见警策,平凡中显深沉,令人回味无穷。

    D. 文中“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这句话告诉我们:面对苦难也要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是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是文学

    2.请简要分析文章中“母亲”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3.文题目为“母亲”,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3 题
  1. 根据下面的内容,给“微公益”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于是一种草根公益应运而生,这就是微公益。公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人们将微不足道的爱汇集起来,积少成多,就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微公益关注贫困,关注教育,关注社区发展,关注生物保护和低碳等,具有很强的利他性。它没有过去大慈善者那种“行侠仗义”“扶贫济困”的远大抱负,取而代之的是寓善于乐的参与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是一封推荐信,其中有5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推荐信

    xx大学招生办:

    兹有我校高三(一)班阳光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倍儿棒,综合素质优良。一直荣任我校晨曦文学社社长,热爱文学,爱好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贵大学的抬爱。

    特此推荐

    xx中学

    2018年3月19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历史是一段长长的有始无终的距离,它贯穿着人类的血脉,沉淀着先人用生命写给后人的启示。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上的点点残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岳武穆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一颗丹心,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历史的书页中,化作了民族的魂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9 题
  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歌当哭(dàng)   浸渍(zé)   弄堂(nòng)   引吭高歌(háng)

    B.目眦尽裂(cǐ)    赁屋(lìn)   雏菊(chú)    妄自菲薄(fēi)

    C.拱手作揖(yī)   濡缕(rú)     瞋目(chēn)   叱咤风云(zhà)

    D.殒身不恤(xù)   淬之(cuì)     解剖(pāo)   载歌载舞(zǎ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词语字形只有一个错误的一组是(   )

    A.鞭苔   峥嵘   遏制   箫瑟   一愁莫展

    B.斑斓   神州   急躁   哀惋   蜂涌而至

    C.寒喧   青荇   雾蔼   箕踞   挺而走险

    D.飘泊   炽热   惆怅   煽动   历尽苍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②如果一般读者不认为我的这本小册子言不及义,编辑出版工作者又觉得它有可借鉴之处,那么我就心满意足了。

    ③他下笔处总有水泽之感,竟令人无从辨别这到底是画家亲历过的山水还是这山水源自那魂牵梦萦的神游之境。

    ④小长假期间,开车自驾游的市民特别多,有很多家庭倾巢而出,离开繁华喧嚣的都市,尽情享受天造地设的自然美景。

    ⑤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5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高速狂攻,压得曼联喘不过气来。

    ⑥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京安足球队经过与对手90分钟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取得胜利。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⑥   D. ①④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B.为了防止这次财务大检查不走过场,部长要求各级领导机关在财务检查中首先要严格检查自己,作出表率。

    C.云南普洱地震发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有关部门要全力以赴抢救 受伤群众,要求驻地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等有关方面妥善做好群众避险和安置。

    D.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其遗 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会更为丰富迷人。

    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②是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

    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

    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

    A.③④①⑥⑤②

    B.④③⑤②①⑥

    C.③⑤④①⑥②

    D.②④⑤③①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子亦有不利焉       恐惧不敢自陈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行李之往来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诸郎中执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项中,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A.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兵

    B.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C.金千金,邑万家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句子中黑体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夜缒而出②沛公军霸上③烛之武退秦师④使使以闻大王⑤道芷阳间行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⑧箕踞以骂⑨群臣怪之

    A.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B.①②/⑤⑧/③④⑥⑦/⑨

    C.①②/⑤⑧/③⑦⑨/④⑥ D.①⑧/②⑤/③④⑥⑦/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关于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作品,所以它又被人们合称为“春秋三传”。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 主张和言行策略,后由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D.在《鸿门宴》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北向,再次为东向,最次为西向。我们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雎至,秦王庭迎范雎,敬执宾主之礼,范雎辞让。是日见范雎,见者无不变色易容者。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秦王跪而进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间,秦王复请,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范雎谢曰:“非敢然也。臣闻始时吕尚之遇文王也,身为渔父而钓于渭阳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说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故文王果收功于吕尚,卒擅天下而身立为帝王。即使文王疏吕望而弗与深言,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武无与成其王也。今臣羁旅之臣也,交疏于王,而所愿陈者,皆匡君臣之事,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知今日言之于前,而明日伏诛于后,然臣弗敢畏也。大王信行臣之言,死不足以为臣患,亡不足以为臣忧,漆身而为厉,被发而为狂,不足以为臣耻。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因以杜口裹足,莫肯即秦耳。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居深宫之中,不离保傅之手,终身闇惑,无与照奸;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此臣之所恐耳。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秦王跽曰:“先生是何言也!夫秦国僻远,寡人愚不肖,先生乃幸至此,此天以寡人慁①先生,而存先王之庙也。寡人得受命于先生,此天所以幸先王,而不弃其孤也。先生奈何而言若此。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愿先生悉以教寡人,无疑寡人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战国策·秦策》

    注释:慁(hùn混):打扰,烦劳。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屏左右     屏:遮蔽

    B.被发而为狂     被:披

    C.是以杜口裹足    杜:闭

    D.下惑奸臣之态    惑:受迷惑

    2.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

    B.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

    C.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

    D.处人骨肉之间\愿以陈臣之陋\忠而未知王心也\所以\王三问而不答者\是也\臣非有所畏而不敢言也。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宾主之礼”,古代主人和客人相见要行宾主之礼,行九宾之礼,这是主人迎接客人最隆重的礼节,除此之外,宾主还可以行稽首、顿首、揖让等礼节。

    B.跪,古人的坐姿,双腿席脚掌垫着臀部而坐。这跟下跪不一样,下跪臀部不能靠在脚掌上,腰弯曲,面朝下,是认错悔过的姿势。

    C.跽,是跪这种坐姿的稍微变形,双膝着地,拉直身子,臀部不再靠着脚掌。这是警觉或倾听的姿势。

    D.名,是在古代社会中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己称呼用名,外面称人用字。字是在孩子年满二十岁的时候,由父母所取。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夫穷辱之事,死亡之患,臣弗敢畏也。臣死而秦治,贤于生也。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老莱子相传为春秋时隐士,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用典,用古代的美谈和当今的时局形成对照,点出当时的时代背景。

    B. 颔联“何处访庭闱”一句采用问句,暗示这也正是首联“万事非”中的一例。

    C. 诗中写黄牛峡的景属于虚写,杜甫《望岳》的写景也采用了这一手法。

    D. 诗人在秋天送别友人,但全诗并不见离别的感伤之情,不落专写“凄凄戚戚”之情的俗套。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按要求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沁园春·长沙》)

    (2)她静默地走近,又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她飘过,像梦一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惨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5)《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直接描写音乐的声调来渲染凄凉悲怆氛围的句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的声音是多样的,有乐音,有噪音;有美的,有丑的……父母的关爱,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关怀,是美的;自然的音籁,丝竹的旋律,歌手的演唱,也是美的……

    请以“最美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

    要求: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出真情实感;卷面整洁工整;不得透露考生真实校名、班名、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