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三字经》自宋代问世以来,随时代发展而增改,以下为节录部分;……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段。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其中“革命兴”、“立宪法”分别是指

    A. 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

    B. 维新变法运动、《钦定宪法大纲》

    C. 义和团运动、《中华民国宪法》

    D. 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条约缔结后,晚清重臣张之洞哀叹:“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水师,何从施展?”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北京条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 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B. “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C. 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D.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上述言论充分反映了

    A. 美国要求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居霸主地位

    B. “二战”使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强的军事大国

    C. 随着实力增强美国的对外扩张野心日益膨胀

    D. 美国想按照实力确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

    A. 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 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 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   D. 该政策不影响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祀堂,悬挂一副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A. 曾国藩

    B. 左宗棠

    C. 李鸿章

    D. 张之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写道:“(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愈益民主化”开始于

    A.希波战争

    B.梭伦改革

    C.克利斯提尼改革

    D.伯里克利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这段论述表明《十二铜表法》( )

    A. 是人类历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B. 具有成文法的进步意义

    C. 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D. 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

    A. 制度的良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B. 强化君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C.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D. 缓和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左传·昭公》中写道:“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藩屏周。”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政治意图是

    A. 灭亡殷商

    B. 巩固统治

    C. 镇压叛乱

    D. 恩及兄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 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

    B.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C. 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

    D.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一步一步地进行了制度改革。可见英国政治体制创新的显著特点是

    A. 内容的继承与创新

    B. 方式的和平与渐进

    C. 君权的保留与限制

    D. 地位的首创与示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义和团揭帖中有以下诗句:“沿河一带建楼房,扯旗放炮逞刚强;有朝西北真主来,一炬火光化无常。”这反映出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盲目排外性,对清政府缺乏警惕

    B. 利用迷信,具有浓厚的封建落后性

    C. 缺乏正确斗争目标和正确理论指导

    D. 组织过于松散,没有统一的领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是因为周恩来主张

    A. 和平共处不称霸

    B. 求同存异谋发展

    C. 加强团结不结盟

    D. 区域互利求合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它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是指

    A. 亚太经合组织

    B. 上海合作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东南亚国家联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有别于以往的不平等条约最突出的、最能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确立的是

    A. 签约国之多超过以往任何一个不平等条约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京津军事要地为外国派兵驻守,清政府被解除武装

    D. 清政府必须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代大学士叶向高曾说:“臣备员(指叶向高谦称自己在内阁凑数)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君主大权独揽         B.内阁受到六部非议

    C.宰相权力极大         D.宦官参政妨碍阁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 1840年

    B. 1860年

    C. 1895年

    D. 1901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

    A. 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

    B. 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

    C. 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 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 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 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周恩来总理在谈及某一外交活动时评价道:“这一突破,使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往来了。”这一外交活动是

    A.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 参加1954年日内瓦会议

    C.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D. 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希腊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确切的是

    A. 妇女地位低下,隶属于家庭,无权参政

    B. 公民皆为男性,他们是城邦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力量

    C. 男人参军,保家卫国,确保城邦的安全

    D. 全体男性共同分享城邦权力,承担社会义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据统计,从1789年到1970年,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共行使否决权2255次,被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的有75次。这表明此时期美国

    A. 总统立法能力远远高于国会

    B. 国会分裂导致制衡力量丧失

    C.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严重破坏

    D. 国会对总统的制约力较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体形成了两大阵营对的格局。对美国来说,国民党统治的中国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但如果共产党得到政权,中国就会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重申确认国民党政府为合法政府,宣称“应尽一切努力防止承认共产党政权为中国的唯一政府”,同时还在中国的周边组织起一条反对承认新中国的联合阵线。在对新中国的经济政策上,对华实行全面禁运、经济封锁政策。

    ——摘编自王伟《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一起,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成为20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深远事件之一。

    ——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提供了效仿的榜样。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新中国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美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乾《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

    材料二  换而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洪仁玕之所以抛却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即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夏春涛《洪仁玕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留学生会议上的演说里有一个著名的比喻:“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开明专制化呢,还是民主政治?这就好比现在铁路造好了要用火车头,到底是用人家发明的老火车头呢,还是用人家发明的新火车头?当然是新火车头。新火车头发明要好几年,而我们拿来就可以用。既然要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不要再流第二次了。”这就是孙中山的观点,当时的政治精英基本上也是这种观念。

    ——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

    材料三  十月革命刚一爆发,许多报刊立即指出了它的“社会革命”的性质。认为其发动者“以工场劳动者为基础”“以激烈手段实行”……1919年初,社会上许多人对俄国革命仍然存在许多误解……到1920年,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俄国革命的看法已基本改观,许多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相信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了。

    ——摘编自杨奎松《社会主义从改良到革命》

    (1)材料一中的“近代化方案”集中体现在洪仁玕的哪部著作里?根据材料一,概括洪仁玕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

    (2)指出材料二中“用人家发明的新火车头”的含义。列举孙中山为此做出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使中国人对俄国革命态度发生改变的关键因素。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简要说明“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可行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