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连线题 3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著名和尚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 孔孟之学

    B. 陆王心学

    C. 程朱理学

    D. 格物致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下列言论与上述关于“人”的品质的观点相似的是

    A. “真正高贵并非无成,而是自为的’’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D. “神圣的种子不落在家庭里,而落在个人身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主权在民

    B. 三权分立

    C. 民主共和

    D. 君主立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A. 东汉的洛阳

    B. 明初的南京

    C. 北宋的开封

    D. 唐末的长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今天人们常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来命名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和演进的历史阶段,这是因为蒸汽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A. 减轻了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

    B.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交流联系

    C.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D. 提高了当时工人的社会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历史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生说;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也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甲—道,乙—儒,丙—墨,丁—法

    B. 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C. 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 甲—道,乙—墨,丙—法,丁—儒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教”主要指的是

    A. 纲常礼教

    B. 儒家思想

    C. 礼乐制

    D. 以法治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孔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里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是

    A. 启发诱导

    B. 择优而教

    C. 习思考相结合

    D. 因材施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言论反映墨家思想主张的是

    A. 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B. 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C.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就

    D.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

    A. “大一统”的主张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 “天人感应”学说

    D. “三纲五常”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董仲舒说:“(人)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未可全为善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面说法中,最符合材料本意的是

    A. 在孔子“仁”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天人感应”

    B. 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天人合—”思想

    D.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与孔孟儒学最大的区别是

    A. 重视总结前代成败存亡的历史经验教训

    B. 它促使知识分子阶层迅速崛起

    C. 术文化出现了由“王府官学”向“私家文学”转移的趋势

    D. 摈弃“民贵君轻”论,把儒家法学化和神学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朱子语类》中说:“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在此,朱熹

    A. 强调道德纲常即天理

    B. 强调理学的社会功能

    C. 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

    D. 重申君臣父子等级观念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李贽在《藏书》中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该材料表明李贽的基本观点是

    A.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B. 批判理学虚伪

    C. 强调个性发展

    D. 否定儒家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黄宗羲说:“唐之所以亡,由方镇之弱,非由方镇之强也。是故封建之弊,强弱吞并,天子之政教有所不加;郡县之弊,疆场之害苦无已时。欲去两者之弊,使其并行不悖,则沿边之方镇乎!”在此,黄宗羲

    A. 着重分析了唐朝灭亡的根源

    B. 提出扩大地方权力以限制中央集权

    C. 主张设方镇以克服分封制、郡县制弊端

    D. 反对实行分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代佛学大师憨山德清有一句名言:“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B.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台湾歌星周杰伦演唱了《本草纲目》:“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外邦汉字激发我民族意识……用书法书朝代内力传开,豪气挥正楷给一拳对白……”材料中所说的“正楷”的基本特点是

    A. 规矩与放纵并存,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兼具

    B. 笔画简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C. 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实用价值

    D. 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苏轼在欣赏王维的画作时说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下列作品在绘画风格上与之相似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C.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D. 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文艺复兴前欧洲人“为了信仰而生活”,文艺复兴后欧洲人“为了生活而信仰”。这句话表明了

    A. 文艺复兴第一次把人放到世界和社会中心看待

    B. 文艺复兴才让人们有了真正的现世生活

    C. 文艺复兴前后,人神主导地位的变化

    D. 文艺复兴后,人在反对神的存在以及对人的束缚后的人性自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A. 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与独立性

    B. 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C. 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 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柏拉图说:“在所有动物中,人是最非凡和最高明的。”亚里士多德表示:“一个自由人是为自己活着。因而不是为伺候别人而活着。”这反映了古希腊先哲的精神本质是

    A. 理性主义

    B. 人文主义

    C. 怀疑主义

    D. 个人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这种富丽豪华的运动只能以富庶而闻名的意大利作为最适合的土壤,一旦跨越阿尔卑斯山,传播到贫穷的北方世界,它就由对优美的古典文化的考据和模仿运动演变成民族语言文学的复兴运动。”“民族语言文学的复兴运动”是指

    A. 文艺复兴

    B. 启蒙运动

    C. 宗教改革

    D. 资产阶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历史上的某派别曾主张:“……法律的规定是任意的,而自然的指示则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规定是人们约定的结果,并非产生于自身;而自然的指示则与生俱来,并非人们之间约定的产物。”该派别的活动

    A. 促使罗马公民法向万民法逐步演变

    B. 冲破了天主教会对西欧的神学统治

    C. 以理性阳光驱散了西欧社会的黑暗

    D. 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

    A. 坚守法治原则

    B. 崇尚精神追求

    C. 重视民主信念

    D. 倡导人类平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B. 使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 构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 促进了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翮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

    B. 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C. 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

    D.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弗雷德里克C•拜泽尔在《早期浪漫主义和启蒙运动》中说:“如果说浪漫主义者就是启蒙运动的批评者,那么可以说他们也是启蒙运动的信徒。他们忠实于启蒙运动的两个根本观念:激进批评和公众教育。他们的目的不是要抗击启蒙运动,而是要消解它在18世纪末期的危机。”材料表明浪漫主义

    A. 是对启蒙运动的彻底否定

    B. 和启蒙运动在根本观念上具有一致性

    C. 与启蒙运动同时产生

    D. 与启蒙运动的内容基本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牛顿的发现被认为“跳出了神秘的黑匣子,用理性的光芒照亮了人类”;达尔文则因提出进化论,被当时的支持者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两人的学说都

    A. 反映了工业时代的要求

    B. 提升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C. 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D. 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连线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庙的历史沿革

    产生

    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

    初建

    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

    发展

    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且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现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

    鼎盛

    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

    ——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研究初探》

    据材料,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说明:任意提取两点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难度: 极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一时代的中国和希腊思想家们流传下的著名观点或名言

    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

    希腊

    泰勒斯

    万物皆源于水

    赫拉克里特

    万物的本原是火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孟子

    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希腊思想家和中国思想家的研究内容有何异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4—18世纪中西思想的异同之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为什么与西方的启蒙思想不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