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多选题 4 题,单选题 10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多选题 共 4 题
  1. 一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则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B. 速度方向不可能改变

    C. 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 速度逐渐增大,方向可能改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斜面体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块沿粗糙的斜面加速下滑,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 )

    A.斜面体对物块的作用力斜向左上方

    B.斜面体对物块的作用力斜向右上方

    C.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于物块与斜面体的重力之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原来做匀速运动的升降机内有一被伸长弹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质量的物体A静止在地板上,如图所示,现发现A突然被弹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断,此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 加速上升 B. 减速上升 C. 加速下降 D. 减速下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用竖直挡板将小球夹在挡板和光滑斜面之间,若逆时针缓慢转动挡板,使其由竖直转至水平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挡板对小球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B.挡板对小球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D.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直逐渐减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的汽车,制动后能在2m内停下来,如果该汽车以40m/s的速度行驶,则它的制动距离应该是( )(设两次制动过程中汽车产生的加速度相同)

    A.2m B.4m C.16m D.8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力F的一个分力F1跟F成30°角,F1大小未知,如图所示,则另一个分力F2的最小值为:(   )

    A.     B.  C.F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某国的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SA - 7型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0~1 s内导弹匀速上升

    B. 1~2s内导弹静止不动

    C. 3 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

    D. 5s末导弹回到出发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为如图所示的一段抛物线,其方程为x=﹣20t2+40t,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做曲线运动

    B.质点做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的直线运动

    C.质点做加速度大小为40m/s2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D.质点在0~1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20m/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离O点的距离为20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65m,25m B.65m,-25m

    C.25m,25m D.25m,-25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航天员若在轨道舱内长时间停留,需要每天进行锻炼,在轨道舱内,下列运动最能有效锻炼肌肉的力量的是   (   )

    A. 上下举哑铃 B. 拉弹簧拉力器 C. 做引体向上 D. 跳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描述,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B.伽利略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C.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它们的初速度均为零

    B.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C. 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D. 0~t1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所示,用力F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P、Q、R,使其做匀加速运动. 若P和Q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6 N,Q和R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4 N,Q的质量是2 kg,那么R的质量是(   )

    A.2 kg

    B.3 kg

    C.4 kg

    D.5 k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双层公交车靠站后,没有下车的乘客,因下层坐满了乘客,驾驶员提醒上层的后面有空位,新上车的乘客走向上层的后方入座,此时车(包括乘客)的重心 ( )

    A.向前上方移动 B.向后上方移动

    C.向正上移动 D.不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时,调整轨道的倾角正好能平衡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图中未画出).

    (1)该实验中小车所受的合力________(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力传感器的示数,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实验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挡光板的宽度l,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中心距离为x.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该实验要验证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完成下面问题.

    (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

    B.加速度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2)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

    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的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瞬时速度

    v1

    v2

    v3

    v4

    v5

    数值(m/s)

    0.165

    0.214

    0.263

    0.363

    (3)在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4)由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4 题
  1. 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甲以0.5m/s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行驶,乙在甲的前方200 m处以5 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运动,求:

    (1)甲用多长时间能追上乙;

    (2)在追赶过程中,甲、乙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乙两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10m/s。当两车快要到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红灯亮时,立即紧急刹车,甲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6s;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结果甲车正好在距其16米的停止线处停下没有闯红灯。求:(不考虑汽车的长度)

    (1)甲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乙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且紧急刹车后刚好没与甲车相撞,则甲、乙两车原来的距离为多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mA=10 kg,mB=20 kg,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的大小.(sin 37°=0.6,cos 37°=0.8,取g=10 m/s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质量为m=2kg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F在0-2s内的图象如图a所示,物块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b所示。已知物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10m/s2。

    (1)求0-2s内摩擦力的大小;

    (2)求物块在6s内的位移大小;

    (3)通过计算,将图a中F在2-6s内的图象补充完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