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5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B.甲图反映的区域范围比乙图大

    C.甲图中的S市城区面积比乙图大 D.甲、乙两图中的铁路长度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侧方框为右图中小方框内等高线的放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山脉北坡 B.乙地有河流流经

    C.丙地坡度最大 D.丁地位于高原

    2.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 B.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

    C.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 D.该区域主要分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完成下面小题。

    1.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2.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 B.云、鲁、苏 C.青、粤、晋 D.桂、甘、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 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大 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2.下列生态功能中,规划目的以保护湿地、涵养水源为主的是

    A.c B.d C.e D.g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丙地年蒸发量小雨500毫米

    B. 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

    C. 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

    D. 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

    2.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 油菜花黄蜜蜂忙 B. 阴雨绵绵面梅子黄

    C. 稻田受旱暑骄阳 D. 落叶遍地球疯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B.锋面活动 C.反气旋过境 D.热带气旋影响

    2.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 B.四川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2006一2011年各年5月中下旬,长江中游洞庭湖和都阳湖水体面积变化对比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时期两湖水体面积变化的特点是

    A. 两湖水体面积均持续减少 B. 两湖水体面积变化基本同步

    C. 洞庭湖水体面积变化逐年减小 D. 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最大

    2.该时期鄱阳湖水体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鄱阳湖流域降水量的变化 B. 鄱阳湖流域蒸发量的变化

    C. 鄱阳湖出水量的变化 D. 长江干流入湖水量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距海距离 B. 地形条件 C. 局地水域 D. 植被分布

    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A. 虫害 B. 冻害 C. 滑坡 D. 洪水

    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 含沙量高 B. 流程较短 C. 春、夏汛明显 D. 冰川补给为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GDP重心与能源消费总量变化轨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源消费总量、能源生产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

    A.a、b、c B.b、c、a

    C.c、a、b D.c、b、a

    2.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下图为某年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甲地与乙地的入春时间可能分别是

    A.2月18日5月20日 B.2月25日3月18日

    C.3月18日2月25日 D.5月20日2月18日

    2.导致图中各地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太阳辐射②地表植被③地形④海陆位置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图为黄河入海口段主河道故道变迁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代表从1855年至今不同时期的主河道位置,数值越小,距今越远),东营市为该区域内最大城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主河道在入海口附近呈现的主要变化特点是

    A.南北间不断地有序摆动 B.呈扇形不断分汊、扩展

    C.不断淤积、延伸、摆动 D.向渤海推进速度逐年加快

    2.与环渤海周边城市相比,东营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可利用的最具优势的资源有

    A.人口 B.石油

    C.交通 D.湿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表反映了对我国某地区两种不同的农业种植方式的调查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位于

    A.北疆地区 B.松嫩平原

    C.华北平原 D.江汉平原

    2.现代种植方式的实现,主要依托于

    A.水肥控制 B.调节温度

    C.良种培育 D.全球变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图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0月

    2.如果水库出水量固定不变,则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密西西比河下游 B.塔里木河下游

    C.赞比西河下游 D.亚马孙河下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引汉济渭”工程从汉江取水,调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等城市的给水量。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引汉济渭”工程修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资金

    2.关于汉江和渭河的水文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汉江水量变化比渭河大

    B.汉江径流量小,渭河径流量大

    C.汉江无结冰期,渭河有结冰期

    D.汉江的含沙量比渭河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海南岛西部昌江县境内的海岸边,有一片罕见的热带滨海沙漠。此地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邻北部湾,这片沙漠沿着海岸线及河流狭长分布,这里有流动沙丘,也有半流动和固定沙丘,有的高达四、五十米。经专家考证,这片热带滨海沙漠并不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

    材料二2015年12月30日海南环岛高铁建成,由海南东环铁路和海南西环铁路组成,形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是中国第一条,也是全球第一条环岛高铁,游客来高铁环游海南岛将成为现实,海南将形成“环岛三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岛同城。

    材料三下图为海南岛热带滨海沙漠及环岛高铁线路图。

    (1)简述海南岛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原因。

    (2)简述海南岛高铁修建成环形的主要原因及运行过程中常遇到的不利天气。

    (3)简述海南西部罕见沙丘的成因。

    (4)对该片沙漠的治理,有人认为应该保留这片沙漠,只需控制其规模,不使其继续扩大即可,请阐述这种观点的理由并提出保留沙漠的措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区域略图。西宁市地处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汇聚,平均海拔2261m,形似一叶扁舟。图中甲地位于湟水谷地,其南北坡的植被差异很大,一坡植被以乔木为主,森林茂密,而另一坡植被以草类为主,植被稀疏,当地人将此现象称为“阴阳脸”。

    材料二 下表为2003年和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现状。(单位:万公顷)

    年份

    耕地

    园林

    林地

    牧草地

    居民点及

    工矿用地

    交通运

    输用地

    水利设

    施用地

    未利用

    土地

    2003

    14.82

    0.03

    10.85

    33.19

    2.64

    0.22

    0.08

    7.55

    2008

    14.58

    0.03

    11.25

    33.06

    2.85

    0.29

    0.09

    7.28

    (1)西宁市空间形态呈________状,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说出甲地森林茂密的坡向,并分析甲地出现“阴阳脸”现象的自然原因。

    (3)简述2003~2008年期间西宁市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4)说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