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null 1 题,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28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8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null 共 1 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

    A.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B.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

    C. 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

    D.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包产到户”不等于资本主义

    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时代的要求”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8 题
  1. 洋务运动兴起后,“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 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 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C. 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其直接原因是

    A. 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 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

    C. 利用了列强对华输出的资本

    D. 各种实业团体的推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题文)汉武帝时,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工商业者,实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置行政机构具体管理。东汉虽然设立盐铁官,但只是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利于

    A.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 强化中央集权

    D. 小农经济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0月12日习惯上被称为“哥伦布日”,以纪念探险家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欧洲国家每到这一天都会隆重庆祝,如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盛装游行等庆祝活动,吸引众多观众;但哥伦布在拉美却不太招人喜,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表达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情感

    A. “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急先锋”

    B. “这是地球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举”

    C. “他缩短了美洲社会步人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D. “他是曾经站在航海历史的门檻上,向前迈进了决定性一步的历史人物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 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 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中国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 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12年4月22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

    A. 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 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 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

    A. 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

    B. 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

    C. 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 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A.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 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

    A.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 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 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 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58年8月,毛泽东指出:“人民公社的特点有两个,一为大,二为公……农林牧副渔,农业合作社原来就有。工农商学兵,是人民公社才有的。这些就是大、公,就是比合作社更要社会主义,把资本主义的残余,比如自留地、自养牲口都可以逐步取消。”材料表明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目的是

    A. 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多样化   B. 促进所有制进一步变革

    C. 消灭私有制以实现工业化   D. 实现“赶英超美”的目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春秋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的主要条件是

    A. 统治阶级的提倡

    B. 国家分裂的影响

    C. 社会人口的增加

    D. 铁器、牛耕的出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在中国古代考核地方官员的述评材料中,往往可见“祈雨辄应”、“祷雨即沛”、“竭诚祷雨”等内容。这说明

    A. 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

    B. 君权神授思想根深蒂固

    C. “祷雨”是地方官主责

    D. 重农思想影响官员升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关于草市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草市最早出现于西汉 

    B.南北朝时出现管理草市的“草市尉”

    C.唐朝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D.宋朝时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女吸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白头不出门”。诗句所述不能反映出的是

    A. 自耕农经济的封闭性

    B. 自耕农经济农民生活富足

    C. 自耕农经济的保守性

    D. 自耕农经济的稳定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 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 手工业者无人身自由

    C. 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D. 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所示的工具,王帧在《农书》说明:“其制,当选湍流之侧,架木立铀,作二卧轮;用水激下轮。……则排前直木,则排随来去,揙冶甚速,过于人力。”这一工具的运用使得(  )

    A. 农业生产力极大提高   B. 农田灌溉得到了迅速发展

    C. 冶金业得到迅速发展   D. 使用灌钢法炼钢成为可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明代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主要是因为

    A. 官营作坊的产品数量有限

    B. 私营作坊的工人大量增加

    C. 商品货币经济的不断发展

    D. 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始兴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下面一则材料记载了杭州的商贸发展情况:“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希,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杭州

    A. 汉代

    B. 六朝

    C. 唐朝

    D. 宋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下列各项促进江南开发和经济重心南移的有

    ①魏晋以来的北方人口南迁

    ②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③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④唐宋海上贸易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 重工业生产速度加快

    C. 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D. 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 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 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 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 农业商品化趋势加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歇尔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产,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A. 西班牙实现了有效的资本积累

    B. 欧洲的封建贵族势力衰落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D.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从生产方式变革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意义在于

    A. 欧洲的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B. 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

    C. 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 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  白居易的诗篇《朱陈村》,描写了唐代的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三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明清农耕经济发展(美洲作物传入)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小农经济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述美洲作物的传人对中国明清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

    地点

    资本

    雇工

    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南海

    l万元

    700人

    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

    天津

    7万元

    10人

    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

    宁波

    5万两

    400人

    新式轧花机40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

    广州

    15万两

    每周产纸40吨

    燮昌火柴公司

    上海

    5万两

    800人

    日产火柴50箱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综合以上信息,从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角度,概括新中国初期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原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