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0 题,其中:
单选题 33 题,选择题 2 题,综合题 4 题,资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33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3 题
  1. 下列微生物与制作的食品对应有误的是(   )

    A. 青霉菌——葡萄酒   B. 醋酸菌——食醋

    C. 乳酸菌——酸奶   D. 酵母菌——馒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皮肤能防止病菌侵入人体,与这种免疫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 青霉素过敏现象   B. 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C. 白细胞消除病原体   D. 得过麻疹后不再患此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手腕部可以触摸到“脉搏”,这是桡动脉的搏动。与手腕处同等大小的静脉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  )

    A. 弹性较大 B. 血流速度慢 C. 管壁较薄 D. 送血回心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继2014年央视曝光了校园周边小卖部销售不合格辣条之后,今年3•15晚会上不合格辣条又一次榜上有名。辣条主要原料为小麦粉和辣椒,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制作过程卫生状况非常差。下列有关辣条的危害错误的是(  )

    A. 食品添加剂一定致癌

    B. 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食用过量,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危害

    C. 小作坊菌落超标,容易诱发急性肠胃炎

    D. 长期食用会造成营养不均衡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某研究团队发现疟原虫对小鼠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下列关于该研究的推断合理的是(  )

    A. 对小鼠免疫系统而言,疟原虫和肿瘤细胞都是“自己”成分

    B. 疟原虫入侵后,小鼠淋巴细胞会产生抗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C. 疟原虫入侵后,可能会激活更多免疫细胞识别、杀死异常细胞

    D. 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推广到人的肿瘤防治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推铅球的过程中,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 舒张 B. 舒张 收缩 C. 同时舒张 D. 同时收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生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

    A.呼出二氧化碳 B.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分解有机物 D.消耗氧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若遇到因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造成的心跳骤停、呼吸停止,应立即对伤者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发生意外时,应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 B. 根据颈动脉是否搏动,可确定有无心跳

    C. 在人工呼吸前,应首先确保呼吸道畅通 D. 所有人均可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操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能被直接吸收

    B.维生素不用消化就能吸收

    C.酒精是有机物,必须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D.水和无机盐要被消化后才能被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人患急性炎症时,数量会急剧增加的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心脏中动脉血流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A.由左心房流向左心室

    B.由右心房流向右心室

    C.由左心室流向右心室

    D.由右心室流向左心室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A. 心房→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室

    B. 心室→动脉→身体各器官→静脉→心房

    C. 心房→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室

    D. 心室→静脉→身体各器官→动脉→心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人体吸气时,膈肌所处的状态、胸廓容积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分别是

    A. 收缩、缩小、降低 B. 舒张、缩小、增大

    C. 舒张、扩大、增大 D. 收缩、扩大、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外界空气中的氧到达组织内的连续生理过程是(  )

    ①外界空气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②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④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①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分别取某健康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某种物质在尿液中没有、在血浆和原尿中都有且含量几乎相等,则该物质是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水 D.尿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健康的人血液流经肾脏时不会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废物由多变少

    B.氧气由多变少

    C.蛋白质由多变少

    D.营养物质由多变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甜菜红素是红心火龙果的重要营养成分,但不易被消化分解,因此在大量食用红心火龙果之后会引起尿液变色,关于甜菜红素及其随尿液排出的途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甜菜红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中

    B. 在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中能检测到甜菜红素

    C. 在肾小囊腔的原尿中检测不到甜菜红素

    D. 重吸收作用能将全部甜菜红素吸收回血液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跳反射是一种简单的条件反射

    B.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C.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D.条件反射的形成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人看到“前方危险”的告示后停下了,而一只狗却仍然前行,这种差异的本质是人类拥有(  )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身体运动中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眼睛突然进入一粒异物,人的反应是(   )

    A.先闭眼,再感到疼痛        B.先感到疼痛,再闭眼

    C.疼痛和闭眼同时发生        D.只闭眼,不会感到疼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人在听到巨大声响时,应及时把口张开,避免

    A.震落听小骨

    B.鼓膜两侧的气压相差过大

    C.耳蜗的感受器受到过强的信号刺激

    D.半规管的感受器受到过强的信号刺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某人遇到车祸出现外出血,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抬到阴凉处静卧

    B.实施人工呼吸

    C.赶紧送医院

    D.先进行止血处理再送医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随科养宠物家庭的增加,被狗咬伤的事件时有发生。被狗咬伤后可能感染,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全世界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狂犬病病毒属于传染源

    B.被狗咬伤后,人体三道线先后发挥作用

    C.给狗定期注射疫苗是为了切断传播途径

    D.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属于特异性免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细菌性痢疾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由痢疾杆菌所致。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传染源

    B.痢疾杆菌是细菌性痢疾的病原体

    C.细菌性痢疾能够通过苍蝇进行传播

    D.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喝生水等措施可预防痢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某地曾流行甲型肝炎,后来查明是由于食用了携带甲肝病毒的海产品引起的。这种携带甲肝病毒的海产品属于(  )

    A.病原体 B.传染病 C.易感动物 D.传播途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2002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山东省政府联合宣布:我国首批自主完成的成年体细胞克隆牛成功问世.下列有关克隆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克隆牛培育使用了细胞核移植技术

    B.克隆牛和牛的杂交育种过程相同

    C.克隆牛培育属于有性生殖

    D.克隆牛培育属于体外受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下列生物技术与应用实例的搭配错误的是(  )

    A.发酵技术﹣﹣利用酵母菌酿制葡萄酒

    B.克隆技术﹣﹣利用体外受精解决不孕不育问题

    C.组织培养﹣﹣利用蝴蝶兰的花梗培养出新植株

    D.转基因技术﹣﹣利用某种微生物生产人胰岛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下列生物技术中,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来培育生物新品种无关的是

    A.转基因技术 B.发酵技术 C.诱变育种 D.杂交育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人体因分泌的激素异常而患巨人症和糖尿病,与此相关的内分泌腺分别是()

    A. 垂体和胰岛 B. 甲状腺和肾上腺

    C. 胸腺和垂体 D. 甲状腺和胰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的是(  )

    A. 体液中的溶菌酶能使侵入人体的病毒失活 B. 青霉素能杀死侵入人体的某些细菌

    C. 人体内衰老的细胞被吞噬细胞消化分解 D. 移植的异体器官被人体排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生物结构“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所经过的结构,以下生物结构“流程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外界空气进入人体肺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通过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大肠→小肠→肛门

    C.完成反射活动过程: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

    D.红灯成像:光线→虹膜→瞳孔→晶状体一视网膜→视神经→视觉中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符合该观点的是(  )

    A.心脏左心室的壁厚,利于体循环 B.气管由“C”型软骨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薄,利于重吸收作用 D.小肠含有多种消化液,有利于物质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下图中字母A﹣F依次表示消化道的不同器官,曲线甲、乙、丙表示三大类有机物在各器官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脂肪,消化是在A处 B. 乙为淀粉,初步消化是在C处

    C. 丙为蛋白质,初步消化是在B处 D. 消化的终产物都能在D处被吸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人体内二氧化碳扩散的方向是(  )

    A.静脉血→组织细胞→肺泡 B.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

    C.肺泡→静脉血→组织细胞 D.肺泡→组织细胞→静脉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食品中哪些不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造的是(  )

    A.米酒、酱油 B.腐乳、泡菜 C.酸奶、馒头 D.果汁、干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酒后驾驶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重大隐患和第一大“杀手”。图是酒精进入人体后的吸收及排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吸收酒精的主要器官是____,其吸收量多的原因是_____。

    (2)从酒精的吸收和代谢过程可以看出,喝酒会对______等器官造成危害。

    (3)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的是呼出气体中酒精的含量,请写出酒精被消化道吸收后呼出的途径:消化道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_____→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口腔呼出。

    (4)小部分酒精随血液经过__________、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5)研究人员以46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不同累积饮酒量(0-175ml)下,人体对声、电刺激的反应时间,进而探究饮酒对人体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如下:

    人体在不同酒精量情况下对声刺激和电刺激反应的时间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饮酒量的增加,人体对声,电刺激的反应时间都______,主要是因为酒精会抑制人的神经系统,所以交通法规定禁止酒后驾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肺炎是指发生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是一类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患儿常见症状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1)细菌是引起肺炎的致病微生物之一,它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此过程属于___免疫。

    (2)胸部X光检查是确诊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做检查时,医生要求被检查者用力吸气后闭气不动。此时,膈肌所在的位置应是图1中的____(选填字母)。

    (3)治疗细菌性肺炎可采用输液的方法,将阿奇霉素与葡萄糖液混合后,经患儿手部的血管输入,此血管的类型为____。此外,患儿还可口服清肺热类的中成药(如图2)进行辅助治疗,该药属于____(填“处方药”或“非处方药”)。

    (4)相比于输液和口服,雾化吸入疗法(如图3)可让药物直达呼吸道和肺部。吸入的药物可帮助化痰,进而减少呼吸道内引起咳嗽反射的刺激,达到止咳的疗效。咳嗽是一种____反射,从反射弧的组成看,呼吸道内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属于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肾功能损伤或是衰竭的患者,因无法排出代谢废物而危及生命。医生常通过血液透析机将患者的血液从体内引入特殊膜材料制成的管道系统,使血液与管外的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然后再将除去代谢废物的血液输送回患者体内。图1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图2为血液透析示意图,通过导管与患者的血管相连,位于透析液中的半透膜的管道系统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和尿素等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患者的血液流经半透膜管道系统时,其中的废物就透过半透膜扩散到膜外透析液中去,除去废物的血液再流回人体内。

    (1)当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_____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可以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_____;之后液体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_____、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都能再次回到血液。

    (2)图2中,新鲜透析液的成分与人体内的_____(血浆和尿液)相似,半透膜模拟的是_____层细胞构成的肾小囊内壁和毛细血管壁,半透膜的管道系统的作用相当于尿液形成中肾小球的_____作用。与肾脏形成尿液的过程比较,血液透析的工作过程中没有肾小管的_____过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顺义区在5月进行体育测试,为了形成健康的运动观念和习惯,体育老师会经常组织一些体育测试活动。如图甲是李亮在体育测试时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过程,A、B、C、D代表相关的系统或器官,a是可被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图乙是人体的反射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李亮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早晨吃了富含营养的鸡蛋、牛奶和面包等食物

    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__;若a是淀粉的消化终产物,进入血液后先到达心脏的______,D代表肾脏,则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到返回血液依次经历的结构是肾小球→肾小囊→________→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2)测试过程中,李亮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都会增加,消耗大量的氧气。当进行图甲中③所示过程时,膈肌和肋间外肌处于__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系统进入组织细胞参与______作用为李亮提供能量。

    (3)在进行1000米快跑测试时,李亮因意外摔倒擦伤了膝盖。李亮“擦伤膝盖并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乙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资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使得我们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至今也未能返校见面。关于影响我们健康生活的疫情,你了解多少呢?请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引起此次疫情的病原微生物,是一种大小约120纳米、具有类似王冠外形的病毒,被 称为新型冠状病毒(如图1所示)。科学家发现,和SARS病毒类似,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很可能是蝙蝠。但蝙蝠体温高,免疫系统复杂,可以携带多种病毒而不发病,这是长期以来病毒与 宿主共同进化的结果,二者处于平衡状态。但人类打破了这种平衡,由于接触、捕杀、食用野生动物,冠状病毒就这样找上了人类。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接触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使得疫情快速爆发。所以政府要求市民居家生活,杜绝聚集,外出时佩戴口罩,勤洗手等,都是有效的预防传染病措施。

    如果人体感染了病毒,少量的病毒是不会使我们表现出病症的,但病毒能侵入人体细胞,利用人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快速繁殖。从感染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叫潜伏期。新冠肺炎的潜伏期在3~14天,期间也有传染性。所以曾经与患者具有密切接触史的人员需要隔离14天进行观察。经过两个月的时间,举全国之力共抗疫情,我国的疫情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最新的报道中称,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达90%以上,中西医结合救治是中国方案的亮点。近日,在《药理学研究》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指出,连花清瘟能显著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在Vero E6细胞中的复制,并明显降低促炎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的作用。目前,中国已向意大利援助了10万盒连花清瘟(图2、图3)。

    为了预防传染病的流行,注射疫苗是一种很常见的措施。我国科学家一直在努力研制 新冠疫苗:在“学习”病毒的前提下,对病毒进行“手术”,用移花接木的方法,改造出一个我们需要的载体病毒,并注入人体产生免疫。目前我国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此次试验将志愿者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三组,每组36人,经过筛选和体检后,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可以接种疫苗,注射后将集中隔离观察14天。接种后半年内,医学团队会进行多次随访,看其是否有不良反应,以及体内是否产生抗S蛋白特异性抗体。有了抗体,说明免疫系统已经做好了准备,可以抵御病毒于细胞之外了。

    (1)与细菌不同的是,新型冠状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它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构成的,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_____中。

    (2)新冠肺炎具有传染性和_____。

    (3)戴口罩、勤洗手,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角度看,这些措施属于_____。

    (4)当人体最初感染病毒时并未出现症状,此阶段称为潜伏期。这是因为我们呼吸道黏膜和体液内的吞噬细胞等正在发挥作用,与病原微生物对抗,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

    (5)连花清瘟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机理是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