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圣”的汉字源初之意,就是对一个人修为境界的评价。汉唐时圣人不再是神一样的人物,而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但他的人格和地位始终是高贵的。宋明时圣人有人间的烟火气,不过圣人的喜怒哀乐是随着天地万物变化而变化,表达出一种超然的人格力量。“圣人”内涵始终不变的是

    A. 高尚品德

    B. 知识渊博

    C. 自然主宰

    D. 天神代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秦亡汉兴为历史一大变局,“天命论”或“逐鹿说”(依靠个人智力与体力)是汉代人提出的重要解释。汉初围绕君主的作为,“逐鹿说”有相当的共识;东汉时“天命论”成为维护东汉王朝的有力武器,并成为班固编撰《汉书》的指导思想。这说明

    A. 汉代强调命运不可违

    B. 史学开始为统治者服务

    C. 得天下者由人心决定

    D. 统治需要影响历史解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宋代的士大夫们允许自家女儿、儿媳改嫁,还为其他妇女的再嫁提供方便。王安石因其子王雾精神失常,替儿媳庞氏择婿而嫁;范仲淹作主将守寡的儿媳嫁给自己门生王陶;还办义庄为再嫁妇女提供资金。这反映了当时

    A. 婚姻自主较普遍

    B. 理学影响力有限

    C. 对外贸易较发达

    D. 市民阶层的扩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中后期,因外国贡使日益增多,朝廷恢复了洪武年间一度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和广东广州设立的三个市舶司作为安顿之处,泉州名“来远”,宁波名“安远”广州名“怀远”。郑和下西洋时流落在外的中国流人,或受感召,或被强行遣回。明廷的这些措施

    A. 有利于中国商民在海外发展

    B. 政府的海洋意识在逐渐加强

    C. 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开始

    D. 导致民间海外贸易削弱萧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898年《湘报》第二十号提出使中国富强的四点主张:“改法以同法”(“西法与中法相参也”);“通教以绵教”(“西教与中教并行也”);“屈尊以保尊”(“民权与君权两重也”);“合种以留种”(“黄人与白人互婚也”)。这些观点表明

    A. 中体西用思想有所突破

    B. 民主思想已经成为主流

    C. 立宪改革已是社会共识

    D. 中西文化实现深度交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五四运动使形形色色的社团、学会、报刊,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学说竞相登台,外来思潮如民主主义、空想主义、社会主义,一齐涌人中国思想界;然后中国知识界将目光从美国转向俄国,社会主义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这一变化说明五四运动

    A. 使爱国救亡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B. 促进了知识界学习俄国成为共识

    C.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导致民主共和的道路遭国人抛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0年中共认识到封建势力是帝国主义的工具,消灭封建势力的土地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必经之路;1940年改变了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的革命方针,提出凡是反对法西斯、援助中国的国家都不是帝国主义。中共这一转变的主旨是

    A.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改变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立场

    C. 加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 为抗日战争赢得更好的环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图是苏联援助中国工业化建设宣传画,该画反映了

    A. 人们对实现工业化的喜悦

    B. 苏联工业化的建设成就

    C.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建设情况

    D. 冷战格局下的中美对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公元前242年,罗马又专门设立外务大法官。只要是牵涉罗马公民之间的诉讼案件,就由内务大法官负责审理,受理的依据是原有法律;而涉及到外邦人诉讼的案件,包括外邦人之间、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之间的诉讼案件,则由外务大法官负责受理,审理的依据是万民法。由此可知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公元3世纪初的罗马

    A. 形成内外大法官共审制

    B. 公民法和万民法并行

    C. 罗马法学体系最终成熟

    D. 社会矛盾已极大缓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776年《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新独立的国家是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法律至上的国家。华盛顿曾代表乔治亚州在宣言上面签名确认。由此推测当时的美国

    A. 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的法律基础

    B. 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

    C. 华盛顿具备了当总统的法律条件

    D. 联邦制的法律基础已具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对以下1925-1928年各主要国家每年每人消费工业品的价值(以美元计)统计表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美国的人均收入世界最高

    B. 苏联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C. 世界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

    D. 欧洲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施两洋战略:一方面联合欧洲,利用北约的东扩,从大西洋向东挤压;另一方面利用同日本等地区盟友的双边关系从太平洋向西挤压。美国实施两洋战略的主要条件是

    A.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

    B.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C. 中国发展.第三世界崛起

    D. 欧州国家的联合走向分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约5000年前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私有财产制度和婚姻制度开始出现,而后一夫一妻模式的小家庭和最初以原始习惯来调整的婚姻家庭关系形成。周礼上说:“夫妻一体也”,夫妻是“一与之齐,终身不改”。照此说来,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自西周始,婚姻实行等级婚、买卖婚与父母包办婚姻,程序上则采取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奉行“父母之命,媒的之言”。而在婚姻关系终止上,男方拥有绝对主动权。在家庭关系中,夫对妻、家长对子女占据统治地位,即“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雏形。后世继承了周代的婚姻家庭制度。两汉时,以孺家纲常伦理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思想正式形成,这进一步确立了家庭规范,包括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等内容。《唐律》与《唐律疏议》确立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基本原则,用孺家伦理尊卑长幼的等级纲常为中心来规范婚姻家庭制度。例如以父权与夫权为重点,规定了家长可为卑幼包办婚姻。宋至清朝均加以继承,当然也有所变更并加以完善。

    ——摘编自马荟《当代中国婚姻法与婚姻家庭研究》

    材料二  中国近代婚姻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变革”,而又以近代婚姻观念的变革最明显、内容最丰富。延续了几千年的以家族为本位,以维护男权为目标的中国传统婚姻观念,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强教冲击下,开始走上了现代化与西方化的道路,以个人主义、男女平等、自由自主为价值取向的西方婚姻观念输入中国,并逐步在中国近代婚姻观念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五四前后婚姻变革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封建家庭主义的束缚,对传统婚姻给予摧枯拉朽式的打击,使旧有的、野蛮的、半文明的婚姻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近代中国人一度树立起情爱、人性、自由、自主自立等现代观念。这一时期婚姻观念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即:婚姻目的出现了变化、婚姻主权开始下移、男女双方的择偶标准发生了明显改变、夫妻关系趋向于平等以及文明婚礼开始盛行。

    ——摘编自《五四前后婚姻观念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国传统婚姻观念与西方婚姻观念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基本特点,并说明近代中国婚姻变迁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战国法家有三个学派: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鞍重“法”,这些学派思想由韩非子集以大成,构成法家思想的终极核心。其中申不害在韩国实行了以“术”为主的改革。他认为,国君治国的主要方法就是“明察法令”;他整顿官吏队伍,“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建立了严格的官员考核制度,有效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他还整肃军兵,主动请命,自任韩国上将军,将贵族私家亲兵收编为国家军队,与原有国兵混编,进行严酷的军事训练,使韩国的战斗力大为提高;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极力主张百姓多开荒地、多种粮食;他也重视和鼓励发展手工业,特别是兵器制造。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摘编自《变法图强的申不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申不害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申不害改革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他谴责斯大林违背集体领导原则,破坏法制……他认为斯大林应对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利负责,应对农业危机和对外政策的失误负责等。戈尔巴乔夫扦击斯大林时期所形成的政治体制是“僵化”的集权体制,导致社会生活“过分国家化”、国家机构“官僚化”、人的思想“单一化”,掀起了新一轮的批判斯大林乃至低毁列宁的浪潮。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时期,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在指出斯大林的错误的同时高度评价了斯大林,说他是俄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活动家。在俄共中,肯定斯大林者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其他党派,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占自由民主党被调查者的83%。学者阿尔图宁·尼古拉说,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摘自《苏联兴亡史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持全盘否定态度的原因及苏联解体后对斯大林的评价有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在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类文明史中,有多次思想解放运动,思想解放其实也是一种价值观体系的重塑。一种新的、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价值观体系能推动社会深入持续地发展进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人们的价值观体系不能随着已经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状况而变动,那就不仅有观念滞后于社会之嫌,而且价值观体系的反作用必将阻碍社会的发展。

    ——摘编自《现代化的历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外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价值观体系的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一

    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