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单选题 1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材料  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宣布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后不再延长。8月8日晚,苏联政府根据亚尔塔会议精神,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随着苏联的对日宣战,日本人可能要面临在本土与苏美同时作战,决战难度大增。日军原先估计11月份在南部迎战登陆的美军,而苏军在10天左右就能从北方攻入日本本土。在日本决策层看来,苏军讲很快并早于美军登陆日本是很要命的,或者说他们宁愿被美国占领,也不愿意被苏联占领,因为苏联人很可能将日本变为“共产主义国家”,这样天皇政体也肯定完蛋。但如果马上投降,自然能限制苏军占领日本本土。

    ——摘编自梅然《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日宣战对日本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系列新的规章,严格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勤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才培训机构——储才馆。

    ——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据《后汉书·宣秉传》云:“光武帝(刘秀)特诏御史中丞(原隶属御史大夫)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御史中丞下有治书侍御史两人,掌法律条文解释;侍御史十五人,掌察举官吏违法,接受公卿群吏奏事,司隶校尉不仅内察京师百官犯法者,并领一州,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其时,“(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威贵重,(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刘秀复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其职权在西汉的基础上,将地方选举劾奏之权也转归刺史。这样,东汉就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完整的、强有力的监察系统。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武帝(刘秀)监察举措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光武帝(刘秀)的监察举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规则,向祖先寻求智慧,不失为解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材料一  《礼记》中有“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的说法,是指狩猎也应当遵从时节,对于没有按照时节捕杀的猎物,禁止在市场上交易。《唐律》中还依据封建社会礼治而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之间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特殊规定,对于将有毒食品给尊长食用意欲谋害尊长的,按谋杀罪论处;给卑幼食用致其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宋代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两代的行会一直承担着监管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在食品安全领城,法律的规定寥寥无几,而实践中食品安全件却时有发生,这时候主要是民间法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董妍《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末的美国已经初步完成工业化,然而,美国政府却依然以“守夜人”自居,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严重脱节。这一时期,美国大部分州都已制定有关规制食品掺假的法律。但由于各州食品法皆从各自州情出发,许多规定并不一致,且无法应用于跨州性食品贸易。而同期的大多数国家,中央政府监管食品是普遍做法,这也要求联邦政府有所作为。

    伴随铁路的延伸和统一大市场联系的日渐紧密,州际贸易日渐频繁,食品商业秩序越来越难以维持,这严重威胁到许多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出于安全的考虑,他们纷纷要求国家应负起相应的责任,制定一部全国性的食品法。在美国社会的转型期间,洛厄尔的《论政府》、威尔逊的《国家论》等著作相继问世,西奥多·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后,开始践行国家干预思想。

    ——摘编自吴强等《以1906年(联邦食品与药品法)的颁布为中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联邦层面的食品立法呼声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阿甘正传》是由美国作家温斯顿·格卢姆于1986年创作的小说,小说描绘的是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强不息,最终“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的励志故事。该书中许多情节反映了美国近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梗概如下:

    20世纪50年代初,童年的阿甘邂逅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猫王还根据阿甘特殊的腿部动作设计出了扭臀舞。1957年,阿甘亲眼看见种族主义者奥维尔·福布斯(支持用暴力阻止黑人入白人学校)参选美国总统被人枪杀,1967年,阿甘参加越南战争,拯救被困战友,被国人视为英雄,回国后他偶然间参加了反对越南战争求停止战争、从越南撤军的示威活动,并与青梅竹马的恋人珍妮重逢,其间,阿甘从电视上看到阿姆斯特朗登月后说的“这是我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1971年,阿甘退伍后又加入了全美乒乓球队,并代表美国来华参加中美乒乓球交流活动。阿甘“轰轰烈烈”的传奇一生,看似荒诞不经,其实正是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史与社会的缩影。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美国现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春秋初年,会盟的主持者、参与者多为各诸侯国国君。诸侯之间的会盟不再经过周王的批准;没有周王主持或参加的盟会几乎连年不断。这表明,此时

    A. 诸侯联合助推统一趋势加强

    B. 宗法分封制体系走向崩溃

    C. 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完全丧失

    D. 贵族统治新秩序亟待构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循吏”之名最早出现于西汉。西汉循吏者,属“奉职循理,何必威严”之官吏。循吏能“养之仁,使之以义,教之以礼……故人敬而悦之,爱而亲之”。“循吏”的出现反映出当时

    A. 儒学影响扩大

    B. 私学发展迅速

    C. 监察制度缺失

    D. 社会秩序混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唐律疏议》载:“诸于山陵兆域内失火者,徒二年;延烧林木者,流二千里……其在外失火而延烧者,各减一等。诸失火及非时烧田野者,笞五十,诸盗园陵内草木者,徒二年半。若盗他人墓茔内树者,杖一百。”由此可知,唐代

    A. 司法判决轻罪重罚

    B. 官方禁绝开发山林

    C. 政府重视生态保护

    D. 底层民众生存艰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明朝时,面对外敌入侵,不但明军浴血拼杀,京城的百姓也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明朝中后期,虽然军备废弛,但常常传出北方边镇百姓与驻军合力、死守孤城并击退强敌的佳话。这说明明朝

    A. 北方边患问题严重

    B. 国家的凝聚力较强

    C.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D. 民间慈善活动活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午战争后短短的几年间,洋务派不但把战前已有的洋务厂矿、铁路轮船运输等企事业与新式学堂,几乎全都扩充和增新;而且全然新建了为数可观的各类企事业、新式学堂和新军等“从未有如此之速”、如此之广泛,为时人所称道。这些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后

    A.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加速

    B.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C.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

    D. 中国向西方学习发生质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著名学者傅斯年认为,“五四运动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心的新发明”。这一观点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

    A. 使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B. 激发了民众参与爱国运动

    C. 改变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

    D. 使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为1941年12月美国政府印发的一幅宣传画“中国抗战是在帮助我们美国,赶紧援助中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当时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

    B. 西方国家认可中国大国地位

    C. 美国利用中国进行反苏反共

    D. 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力扩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社队企业又称社办企业,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早期分工的积极成果,20世纪80年代前期,社队企业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出现了大发展的势头。出现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B. 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展开

    C. 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

    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雅典帝国时代,为了和斯巴达一决雌雄,伯里克利经常派出军队侦察或打击伯罗奔尼撒同盟,这部分军人出席公民大会的机会就要减少;雅典向同盟国大量派驻屯田兵,镇守同盟国这部分屯田兵也不能经常出席公民大会。这表明雅典民主

    A. 仅是少数公民的民主

    B. 导致雅典帝国的衰落

    C. 在实践中具有局限性

    D. 使民众权利受到损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4世纪,“私人府邸、市政机关、行会大厦等新建筑逐步占据西欧城市的中心位置,教堂的位置变得次要起来”。这一时期,西欧的城市建设

    A. 促进了人文精神的萌发

    B. 反映了宗教改革的要求

    C. 推动了民主政治的构建

    D. 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33年,在联共(布)十七大报告中,斯大林说,“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工业产值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总产值中占首要地位”,“工业中的资本主义已经消灭,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现在是我国工业中唯一的垄断的体系”。这反映出当时苏联

    A. 延续新经济政策某些做法

    B. 斯大林模式已经得以确立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

    D. 加速推动农业集体化道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学者

    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

    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

    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

    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 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

    B. 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 美苏对峙是冷战主要表现

    D. 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