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7 题,其中:
单选题 35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null 1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25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5 题
  1. 《剑桥欧洲经济史》中写道:“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反映了

    A. 工业化限制了人们的自由

    B. 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

    C. 工业化改变传统家庭结构

    D. 机器主宰人们的社会生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新航路开辟后热衷于探险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看到可以用白银跟中国人做生意,便掀起了一场银矿开发狂潮。整整两个半世纪,美洲的巨额白银不断的流入中国。这反映了

    A. 白银流入促进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

    B. 对外贸易增加使中国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C. 中国商品满足西、葡两国的市场需求

    D. 西、葡已成为明朝政府最大的贸易伙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7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 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B. 从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

    C. 意在重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D. 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汉政府在丝织业发达地区设置官营丝织作坊,如齐郡有“三服官”主管制作“天子之服”,所属“作工各数千人,一岁所费数巨万”。长安有东、西织室,汉元帝时,每年花费五千反映出汉代

    A. 丝织业的生产技术高超

    B. 官营生产超过私营作坊

    C. 官营丝织业生产规模大

    D. 丝织业为政府垄断专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 注重精耕细作

    B. 结构日趋合理

    C. 分工日益细化

    D. 技术领先世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为了将贸易扩展到整个中国,英国于1793年派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清政府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视。乾隆曾连颁数旨,亲自确定了体恤优礼的接待方针,不仅破例允许使团从天津上岸,而且命令沿海各省地方官做好接待工作,向使团提供丰富的免费食物供应。清政府的这些举动意在

    A. 营造万邦来贺的盛世景象   B. 践行平等尊重的交往规则

    C. 宣示国力以威慑夷狄之邦   D. 开放海禁以改变保守形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中国“竟无第二个郑和”的根本原因是

    A. 综合国力走向衰落

    B. 航海技术的落后

    C. “海禁”政策的实施

    D. 自然经济的特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在殖民争霸过程中,英国打败了下列哪三个国家,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A. 西班牙、法国、葡萄牙

    B. 西班牙、荷兰、法国

    C. 西班牙、荷兰、美国

    D. 荷兰、德国、法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题文)《盛泽》诗云:“吴越分歧处,青林接远村。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晨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A. 商品农业已相当发达

    B. 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 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 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有史学家评价某次远航的成果是“欧亚大陆两种文化首次面对面的划时代的会合”,该远航的领导者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85年4月30日安庆市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工作全面开展。纺织厂等18家企业为第一批厂长(经理)负责制试行单位。这一工作开展的相关背景是

    A. 安庆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B. 城市经济体制的全面展开

    C. 中央开发14个沿海城市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题文)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作者主要探究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

    A. 原料,资本,劳动力

    B. 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

    C. 技术条件,劳动力,资本

    D. 市场,资本,劳动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1960年冬,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方针。该方针的提出说明

    A.国民经济形势开始迅速好转

    B.对“左”倾错误开始局部纠正

    C.国家开始干预国民经济发展

    D.中国开始摆脱照搬苏联模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1886年贵州青溪铁厂开始筹办,它是贵州第一个官商合办、为军火工业服务的近代民用钢铁企业,但最终因资金、管理等问题归于失败。下列与该企业类型相同的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发昌机器厂

    C. 开平煤矿

    D. 福州船政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而对比雄安,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下列有关“深圳和浦东的崛起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 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 它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

    C. 它们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

    D. 深圳特区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太原王氏是明清著名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做官发财后大兴土木,建成后的王家大院被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其深远影响是

    A. 妨碍了君主专制主义加强

    B. 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C.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D. 影响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丝路山水地图》在戊戌年(2018年)春晚惊艳亮相。据考证,此图绘制于明朝中后期,地理范围从中国嘉峪关到天方城(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下列关于我国古代丝织业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

    B. 唐代吸收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C. 明清时期北方丝织业进入鼎盛时期

    D. 宋代吸收波斯的织法和风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题文)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近代史》中提到“到1860年,英国对几乎所有的货物,除30项外,全部免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不过,英国更积极于强迫其他国家实行自由贸易,向英国商品敞开大门。”这主要缘于英国

    A. 已成为“日不落”帝国

    B.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实力增强

    C. 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

    D. 最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治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英国议会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规定“凡外国商品输入英国,或英国商品输出到外国,只许用英国船装载或用输入国或输出国的船只装运,否则一律禁止输入英国。”该条例

    A. 促发英西战争

    B. 导致英法七年战争

    C. 遭到荷兰反对并引发冲突

    D. 标志着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甲午战后,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状元张謇等投身于近代民族工业,从而使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清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   B. 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 国人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D. 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与交通工具的革新相关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以电力作为能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1884年,美国芝加哥建成世界第一栋“摩天大楼”。此后高耸林立的大楼逐渐改变现代城市的面貌,成为20世纪都会城市的重要景观。“摩天大楼”大量出现,主要得益于

    A. 化学工业的发展   B.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C. 内燃机的创制   D. 炼钢技术的改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2018年4月13日,我国宣布“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下列关于海南岛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南岛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B. 海南岛是中国首批设立的自由贸易区

    C. 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海南岛建立

    D. 海南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工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下列关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A. 群众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B.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 南京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

    D. 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南宋时期,著名的外贸海港广州、泉州遍布多种名窑,已不仅是瓷器的集散地,更是窑群林立的瓷器生产中心。据此可知当时(  )

    A. 沿海地区瓷业发展远远超过内陆   B.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海外贸易

    C. 海外贸易刺激沿海瓷业迅速发展   D. 瓷器成为海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这一举措(  )

    A. 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

    B. 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

    C. 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宋代早市批售或零售“果子”竞争激烈,商贩用其特有的声韵叫卖,在勾栏瓦舍中的艺人听了相关的叫卖声而产生了“文八娘叫果子”的节目。这反映出宋代

    A. 商品经济发展影响文化创造

    B. 商贩叫卖之语符合宋词韵律

    C. 商业活动发展打破时空界限

    D. 勾栏瓦舍成为主要休闲场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土地的转让现象,农业资产者获得了贵族手中的土地。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阶级的分化,西欧物价平均上涨了两倍到两倍半。这一现象被称为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圈地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 耧车

    B. 翻车

    C. 曲辕犁

    D. 筒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全球通史》写道,“控制奴隶贸易16世纪时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是荷兰,18世纪时则是英国”。这反映了欧洲殖民活动

    A. 拥有稳定的殖民秩序

    B. 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C. 以综合国力作为基础

    D. 与工业革命发展同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 实施“一五”计划

    B. 组织人民公社

    C. 进行三大改造

    D. 发动“大跃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皇朝续文献通考》中提到,农民经常因为缺乏其他副业收入而很难养家糊口,就种田而言,一亩之田,耒耜有费,籽种有费,罱斛有费,雇募有费,祈赛有费,牛力有费,花费大约需要一千钱。据此可推知

    A. 古代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

    B. 官府的盘剥是小农贫困的根源

    C. 工商业收入是小农主要收入来源

    D. 商品经济是农业经济重要补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明代法律规定民间典卖土地,自行立契,按则纳税,通过黄册、鱼鱗册的编制,使民田得以典卖、继承、赠予等方式流转,“田宅无分界,人人得以自买自卖”。这一规定

    A. 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权属制度

    B. 是封建社会走向長落的集中体现

    C. 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人地矛盾

    D. 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宄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反映了

    A. 自由资本主义盛行

    B. 国家如强对经济的干预

    C. 垄断资产阶级干预国家政权

    D.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李淘在《明清史》中说:“鸦片战争前夕的清代农业,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商业性农业已经出现。……商业性农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南的苏、杭地区和粤江下游广州附近地区。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下列各项属于鸦片战争后中国“商业性农业”发展原因的是

    A.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农业原料的掠夺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夹缝中日益萎缩

    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从15世纪末开始,人类的全球化进程拉开序幕,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全球化开始的话,那么束牟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  “(第一次工业革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运用产业革命造就的廉价商品,利用先进的洋枪洋炮,叩开了闭关自守的古老国家的大门。(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使输入地区人民受到沉重剥削。……国际垄断同盟形成,它们在经济上分割世界……对经济全球化进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钦庄、计翔翔等《世界文明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的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1 题
  1. (12分)根据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 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 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