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商代的占卜多由贞人(巫人)解释并宜示神意。从已经发现的卜辞来看,商代前期占ト的范围非常广泛,后期的范围则大为缩小;前期的卜辞多为贞人的解释和发布,后期则成为商王行止的记录。这反映了商代

    A. 商王不得不借助神权来维护其统治

    B. 巫人在社会中享有崇高的政治地位

    C. 神权对王权的巩固存在着双重效应

    D. 商王把持着沟通人神间沟通的特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汉朝前期,政府多次颁布“爵”诏令(如下表),民户可用钱买爵以减罪或免除徭役,遇到灾困亦可卖爵自救。这一措施

    时间

    内容

    出处

    公元前194年

    “民有罪,得买舟三十级,以免死罪”

    《汉书·慈帝纪》

    公元前189年

    “夏,大早……令民得卖爵”

    《汉书·惠帝纪》

    公元前168年

    晁错上书汉文命“某天下入粟(给国家缴纳粮食)得以拜爵”

    《汉书·食货志》

    公元前158年

    “天下旱,蝗。帝加惠:……民得卖爵”

    《汉书·文帝纪》

    A. 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B. 造成西汉统治前期吏治腐败

    C. 直接导致国家粮食储备充足

    D. 使得民户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汉唐时期,孟子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只能归入“子部”一类;中唐以后,孟子的地位逐渐上升。及至宋代,《孟子》超越“五经”而跻身“四书”,成为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宋代孟子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 朱熹欲借孟子思想完善自己的学说体系

    B. 孟子思想契合了宋儒的政治和理论诉求

    C. 宋代儒学与道教佛教思想逐渐走向融合

    D. 孟子在儒学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表是1840年--1894年中国主要周边国家与欧美列强及日本建立条约关系的情况。

        项目

    国别

    建立条约关系的国家

    最后一次来华朝贡之年

    备注

    朝鲜

    日、美、英、德、意、法、奥

    1894年

    条约均用汉文及中国年号

    琉球

    美(1854年)法(1855年)

    1862年

    条约使用汉文及中国年号

    越南

    法(1862、1874、1883、1884年)

    1880年

    1884年沦为法国殖民地

    缅甸

    英(1826、1866年)法(1884年)

    1875年

    1866年沦为英国殖民地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周边国家断绝了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往来

    B. 工业革命使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

    C. 近代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D. 传统朝贡体系逐渐让位于近代条约体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718年,在康熈帝的支持下,聘请西洋传教士采用经纬测量法编绘的《皇舆全览图》完工(如图)。这是中国第一幅经过大规模实测编绘的地图,其后200年中国疆域的界定基本渊源于此图。这地图的编绘

    A. 延续了自古以来国人“天下”的概念

    B. 推动了统治者对国家主权意识的认知

    C. 体现了十八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互动

    D. 是中国古代传统地图绘制的结晶之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表为“部分省区农会会员统计表”,由此可知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数(人)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766

    66.0

    700000

    7.6

    湖南

    38150

    3.9

    4517140

    49.4

    湖北

    4120

    0.4

    2502600

    27.3

    江西

    1153

    0.1

    382617

    4.2

    A. 江西农民土地革命的积极性整体较低

    B. 湖南湖北两省农村社会矛盾最为尖锐

    C. 农会会员数量的变化深受政治环境的影响

    D. “工农武装割据”促使全国农民运动高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1932年国民政府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调查全国的资源和工业情况。在此基础上,1934年9月到1935年4月制定了《重工业建设计划》、《战时燃料及石油统制计划》、《四川水力建设计划》、《运输动员与统制初步计划)《粮食存储与统制计划》等。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A. 实施统制经济全力围剿工农红军

    B. 推进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经济

    C. 借鉴苏联经验应对全球经济危机

    D. 受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形势推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83年,在一份关于如何处置私营业主超出规定雇用帮工的请示报告上,邓小平批注:“放两年再看”;1985年,他的意见还是“再看看”;1987年,中共中央“5号文件”最终去掉了对雇工数量的限制,而那时,私营业主雇用大量劳动力的现象在社会上已没有争议了。这反映出当时

    A. 政府对是否给私营企业放权仍犹豫不决

    B. 不做政策上明确界定是合理的改革思维

    C. 民众对于改革的思想认识已经彻底解放

    D. 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古希腊悲剧大多是讲灾难降临的英雄不屈服于命运的摆布而奋起抗争的故事。这些作品,往往用希腊人熟悉的神话故事、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抒发公民的情感,关注广大观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诸如城邦政治、社会矛盾、人生因惑等。由此可知,古希腊悲剧作品

    A. 起到了教化城邦公民的作用

    B. 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生

    C. 标志着人文主义精神的萌发

    D. 使希腊社会充斥着悲剧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美国1787年宪法颁布时其中并未包含保护公民权利的“人权法案”,作为宪法主要起草人之一的汉密尔顿对此曾这样论述:“在公开宣称的基于人民权力、由人民的直接代表与公仆执行的宪法中,…人民不交出任何权利;既然人民保留全部权利,自然无需再宣布保留任何个别权利。”下列表述与汉密尔顿观点一致的是

    A. “人权法案”的缺失是宪法制定者无意疏忽所致

    B. “人权法案”的制定不符合建立强权政府的需要

    C. 公民权利通过主权在民的宪政原则受到充分保障

    D. 公民权利通过政府权力严密的分权制衡得以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23年,苏联由于工农业产品存在价格剪刀差(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导致农民损失约一半的收入,并爆发了剧烈的工业品销售危机。这现象的发生

    A. 说明苏联工业品市场出现严重饱和

    B. 证明新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不适应

    C. 一定程度上受到粮食税改革的影响

    D. 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大国交战函数:P=(1—F)(1—C),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C)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据此,下列历史推断或结论合理的是

    A. 两极格局中争霸大国正面交战的可能性较低

    B. 大国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一定导致热战

    C. 国家力量对比均衡就可以彻底避免战争发生

    D. 多极化趋势加强使得美俄对决的可能性增大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时代的商人群体是富民阶层(没有政治特权,仅仅占有财富和拥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依然属于“民”的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群体不断增强的财富力量和社会影响推动着中国传统社会从豪民社会向富民社会转变,这从商人群体自身财富力量的发展和因商人而改变的诸多规制可充分体现。唐宋商人群体是在国家管制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这种官商模式在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有利于商人财富迅速扩大,但也隐藏了严重的社会后患,那就是日益壮大的商人群体逐渐演变成为旧体制的忠实维护者而不是革命者。这也规定了中国古代的富民阶层不是向市民阶层转化,而是向士绅阶层转化,富民社会没有走向市民社会,而是走向了没落。

    ——摘编自张锦鹏、杜雪飞《商人群体:唐宋富民阶层的重要财富力量

    材料二  “市民社会”一词最早出现在14世纪欧洲社会,是业已发达的“政治文明”社会的象征。从传统共同体到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市民社会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个体摆脱共同体的桎梏,个体价値在一定意义上得到承认,个体主体性得到一定程度的张扬,依据自身需要,凭借人的理性力量追求自身利益。其次,契约原则成为市民社会交往的普遍规范。…市民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典型特征的,每个人因为不同或者差异性才会产生交换的需要,进而演变为一种“契约意志”。…至此,市民社会实现了从“自然一致性的机械团结”向“自为的有机结合”的巨大转变

    ——摘编自杨生平、张晶晶《市民社会的正义悖论及其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富民阶层形成的原因以及影响。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近代西方市民社会形成发展而中国古代富民社会未能走向市民社会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一选修1:历史土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世纪末年到20世纪初,在美国起了一场全面而复杂多样的送动,对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请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整与适应,它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会国规模的改革运动。多数学者认为,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农民不满、エ人罢工、揭发送贵的兴起(一科新闻工作者从人道主义出发,针对政治腐败、城市犯罪、教育失败、社会不平等以及种族歧視等现象,展开口谏笔伐,他们被人们称为“扒者”)是其兴起与缘荣的偉化荆。这场政草送动大体分为三个主要方面:一是城市和州的改革,主要目标在于建立公正的市、州政府,消除城市和州政府的腐放现象;二是社会正义送动,中心内容是改善城市大众,尤其是エ人的生活与劳动条件;三是联邦政府的草,即要求送用联邦政府的力量在全国范国内限制大公司的随心所欲,调整金融、货币、资源等经济政策,并对劳エ政实改草等。有研究者称其是美国的“二次建国”。

    ——摘编自冯伟年《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必知识,指出美国社会进步运动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社会进步运动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

    第三章1919年修约方针的订立与推动

    第四章《中德协约》与《中奥商约》签订

    第一节《中德协约》的谈判与签订

    第二节德国对中国战事赔偿问题

    第三节《中奥商约》的谈判与签订

    第五章废除《中日民四条约》(即所谓的《二十一条》)的交涉(注:华盛顿会议上废除了部分条款)

    第六章《中俄协定》与北洋修约

    第一节北京政府对旧饿条约权益的清理

    第二节《密件议定书》与中俄旧约废止问题

    第三节1924年—1927年中做会议

    第四节《中饿协定》与北京外交圈的没落

    第五节广州政府与《中俄协定》

    第七章北洋平等订约的努力与成果

    第八章五州之后北洋“到期修约”的发展

    ……

    ——摘编自唐启华《北洋修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开展的有利国际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修约外交取得成果的内因,并对其修约外交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艾尔弟雷德・塞耶・马汉(1840—1914年),美国著名的海军理论家,“海叔论”的创始人。1890年,他在其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中表示,获得制海权或控制了海上要冲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影响海权的六个要素是地理位置、自然结、领土范围、人口数量、民族特点、政府性质,而1890年的美国正好拥有成为全球性海上强国所需要的一切因素;海权不仅局限在本土海城周边,还包括它对国家利益所及的全球重要海城的控制。整个20世纪许多国家都以马汉的海权论为理论基础制定了本国的海军战略和对外地缘战略。而对德国海军日益发展的挑战,英国皇家海军引用马汉的观点,提出进一步扩充英国舰队并使之技术现代化。很多英国评论家认为,马汉的著作是美国内战后开始结東孤立主义政策的信号。正是马汉的思想使得美国海军在1898年1918年、1945年走向胜利。

    ——摘编自(美)罗伯特・西格著《马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汉海权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汉海权论对世界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必修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有一天,始皇帝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认为不是好事。宫中有人将此事告诉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始皇帝大怒,说:你们有人泄露我说的话!但没人敢承认。于是,秦始皇下诏,速捕当时在场者,并全部杀掉。

    材料二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卢生说始皇曰:“……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长生不老)之药殆可得也。”乃令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甬道相连,……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以上关于同一事件的描述存在一定的差异。综合所给材料提出你对此的判断,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要求: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