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0 题,其中:
选择题 3 题,单选题 1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4 题,中等难度 6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 题
  1. 影响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因素很多,包括

    ①西方的侵略和西方文化的渗透

    ②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③近代中国政局的变化

    ④中国的改革开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33年罗斯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并发表鼓舞人心的就职演说。该演说的核心内容应该是

    A. 抗击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B. 建立雅尔塔体制

    C.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 “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面对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总统给美国开出的“药方”是

    A. 继续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B.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D. 推行福利政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5 题
  1.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 《定军山》

    B. 《一江春水向东流》

    C. 《渔光曲》

    D. 《三毛流浪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近代中国的几种人中最先穿上西服的有可能是

    A. 通商口岸的码头工人

    B. 内地学校里的生员

    C. 乡下的土财主

    D. 洋行里的职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            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图所示票证曾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经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B. 农业产量稳步增加

    C. 生活物资日益丰富 D. 粮棉物资统一管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中国内地一个极普通的农家女子能够经常到城里去品尝西餐,挑选服装。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

    A.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 辛亥革命后

    C. 新中国成立后

    D. 改革开放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对我国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表述正确的是

    A. 我国近代航运业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

    B. 中国铁路建设起步早,但发展缓慢

    C. 中国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

    D. 中国自办电报的时间早于自办邮政的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第一家中国从事江海运输业的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

    A. 广州

    B. 天津

    C. 上海

    D. 福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哪条铁路的修建改变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困境

    A. 兰新铁路

    B. 宝成铁路

    C. 京九铁路

    D. 青藏铁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导致近代中国交通和通信事业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因素是

    A. 中国政府无能

    B. 外国势力入侵

    C.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D. 传统观念的制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A. 华尔街股市暴涨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 经济危机爆发

    D. 美国经济繁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罗斯福新政影响的正确表述是

    A.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B. 经济恢复的同时,也加剧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C. 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D. 使美国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罗斯福新政期间,田纳西水利工程的修建起到的作用是

    A. 恢复银行信誉

    B. 规定生产规模

    C.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D. 稳定农产品价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当时美国修建如图1中所示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就业,缓和社会矛盾

    B. 整顿银行秩序,克服金融危机

    C.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 减少农产品过剩,保护农民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国采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该国是

    A. 英国

    B. 联邦德国

    C. 法国

    D. 苏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

    A. 奉行自由放任政策

    B. 普遍实行政府干预

    C. 实行计划经济

    D. 倡导“新经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

    请回答:

    (1)判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