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2 题,其中:
选择题 6 题,综合题 6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6 题
  1. 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原始真核生物与蓝藻之间的种间关系只有互利共生

    B.叶绿体中可能存在核糖体,DNA为链状

    C.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的线粒体提供了氧气和有机物

    D.原始真核生物吞噬蓝藻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流动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生态学家研究发现,植物群落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比率(黄/绿比率)与群落的P(光合作用)/R(呼吸作用)比率呈现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正确的是( )

    A.有机物积累逐渐增多,黄/绿比率有增高趋向  

    B.人工林年平均黄/绿比率过高时,应适当采伐

    C.农作物栽培时选择b点比a点更适宜      

    D.在作物收获季节,群落的P/R值可能在a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图1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图2表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关叙述最合理的是(  )

    A.若图1中b2为合成图2中X1的模板链,则X1的碱基序列与b1完全相同

    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和白化病的根本原因是图2中①过程发生差错导致的

    C.图2表示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活动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D.图2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

    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         

    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

    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     

    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推知,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C.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的下降而减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土壤中某些真菌能与植物根系形成菌根,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甸实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的形成率。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实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真菌与优质牧草A是共生关系,与劣质牧草B是寄生关系

    B. 图中的种群密度应该是采用样方法调差出来后的平均值

    C. 接种菌根真菌后,提高了试验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 此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是因变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6 题
  1. 某兴趣小组以天竺葵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其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日变化关系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图中曲线1表示         ;曲线2表示_________。

    (2)从图示看,该植物光合作用在13时表现为“午休”现象,此时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内C3和还原氢的含量变化分别是         

    (3)如果将观察对象改为植物释放O2的速率,假定该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则释放的O2最快时的速率为        

    (4)在25℃的条件下,该兴趣小组将天竺葵置于不同光照强度及是否施肥的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5℃、30℃)。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①C点条件下限制该植物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②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③土壤含水量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一),现在用6只果蝇进行三组杂交实验(如表二),分析表格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

    基因型饲喂条件

    AA

    Aa

    aa

    室温(20℃)

    正常翅

    正常翅

    残翅

    低温(0℃)

    残翅

    残翅

    残翅

    表二

    组别

    雌性亲本

    雄性亲本

    子代饲喂条件

    子代表现及数量

    ①残翅

    ②残翅

    低温(0℃)

    全部残翅

    ③正常翅

    ④残翅

    室温(20℃)

    正常翅91 残翅89

    III

    ⑤残翅

    ⑥正常翅

    室温(20℃)

    正常翅152 残翅49

    注: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

    (1)亲代雌果蝇中   (填表二中序号)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亲代果蝇中③的基因型一定是  

    (2)亲代①的基因型可能是     ,为确定其基因型,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思路,首先将第I组的子代进行随机自由交配得F2,然后把F2放在(20℃)的条件下饲喂,观察统计F2表现型及比例。若F2正常翅与残翅的的比例为   ,则果蝇①的基因型为Aa。还可以设计实验思路为:用亲代①与亲本    杂交,然后把后代放在   的条件下饲喂,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3)若第Ⅱ组的亲本③与亲本④杂交,子代在室温(20℃)的条件下饲喂,子代只有两只果蝇成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长期吸食毒品会影响人体健康。吸毒者和健康人的相关激素检测结果和睾丸酮(雄性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如下所示,请回答:

    (1)睾丸酮的化学本质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GnRH只能作用于垂体,这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据表可知,上图中的______(填图中字母)过程在吸毒者体内会减弱。调查发现,吸毒者还容易出现怕冷、寒热交替以及多尿等症状,说明吸毒会造成下丘脑____________调节功能异常。

    (3)吸毒者往往因为共用注射器而感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破坏人体的_______细胞,此类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分泌_______作用于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__,因此艾滋病患者的体液免疫能力也基本丧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扁担塘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一个湖泊,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基地。

    (1)传统渔业只重视水草→草食性鱼这一条食物链。为了使渔业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应增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生物       ,调整食物链(网)结构,调整后的结构如下图。

    此食物网中虾类和底栖动物的关系是           。对于该湖泊的鱼类和河蟹产量来说,水草和         极为重要。

    (2)科研人员针对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种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收支进行了相应研究,结果如下表。

    能量KJ·m-2·a-1

    动物名称

    摄入食物中

    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

    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铜锈环棱螺

    516

    15

    231

    270

    铜锈环棱螺的能量来源是食物中的       能,它同化的能量为        KJ·m-2·a-1。

    (3)铜锈环棱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中包含了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引起的热能散失。科研人员在测定这部分能量时,首先将实验螺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48h的饥饿处理,然后取相同的       (填“白色瓶”或“棕色瓶”)分别标号,进行如下处理,密闭后置于光下。(“+”代表放入,“-”表示不放入)

    实验处理

    组A

    组B

    ①预处理的湖水

    +

    +

    ②经48h饥饿的铜锈环棱螺5只

    +

    +

    ③水生植物(食物)

    +

    -

    为了排除水生植物对水中溶解氧的影响,需另设置一组对照,对照组的处理应包括          (选填表中实验处理的标号)。实验3h后待A瓶中的螺饱食后再测定各瓶溶氧量,可得铜锈环棱螺在饱食和饥饿状态下的代谢率。然后科研人员除去A瓶中的水生植物,给A、B瓶更换预处理湖水,每隔3h测定一次溶氧量并计算代谢率,直到A、B两瓶铜锈环棱螺的代谢率       时终止。通过计算得出机体在摄食、消化、吸收等过程中所散失的能量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苹果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科学工作者按甲图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液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再稀释103倍。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____________。

    (2)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土壤的目的来选择细菌,所用培养基应该___________。

    (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__________。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____,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_____,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乙图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_________是最理想菌株。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通过人工改造能使某种DNA病毒失去自我繁殖能力,但其DNA还能成功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从而达到使用病毒做载体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下图表示用这种病毒做载体治疗白血病的过程。请分析回答:

    (1)治疗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和________。

    (2)人工改造这种病毒载体时,通常要加装标记基因,该过程用到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标记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灭活的病毒在细胞工程中一般用于________。

    (3)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会停止分裂,此时需要重新用酶处理,分瓶继续培养,这样的培养过程叫做________.

    (4)该图所示基因治疗的方式叫做________,这种治疗方法________(能、不能)解决后代遗传问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