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41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39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1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20世纪60年代末,灰、绿、蓝成了中国服装的主色调,肥、大、宽成了中国人服装的基本式样,军装和“干部服”盛行,这反映出

    A. 国人追求舒适的生活方式

    B. 国家贫穷落后

    C. “左”倾思想盛行

    D. 当时的世界时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39 题
  1.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那么,在此之前,我国人民公社体制下的农村经济制度是

    A. 国家所有、个体经营

    B. 集体所有、集体经营

    C. 集体所有、三权分置

    D. 国家所有、合作经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这说明当时(  )

    A. 纺织业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B. 男女平等,妇女的作用受到重视

    C. 纺织业由国家经营管理,地位高

    D. 主张实现多种经济形式均衡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在古代史家的笔下,大江之南的乡村社会,“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织,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A. 土地过度集中

    B. 有田者无力可耕

    C. 小农户个体经营

    D. 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们用如下情景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境况:一把写着“提倡”的残破扇子,扇子写着“实业”的燃烧着的蜡烛,此情景含义是( )

    A. 中国民族工业受到外企的排挤

    B. 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成为潮流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方兴未艾

    D. 民族工业走向衰败不可避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学者吴慧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 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

    B. “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

    C. 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D. 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忌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 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 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 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D. 近代民族工业从诞生之初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

    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 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 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C.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79年初,宣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标语是

    A. “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C. “政治挂帅,提高觉悟,争取更大的跃进”

    D.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20世纪90年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步骤是,开发开放

    A. 深圳

    B. 浦东

    C. 厦门

    D. 海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董熠在《救荒活民书》中说:“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该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小农经济的

    A. 封闭性

    B. 分散性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出现上述状况的政治前提是

    A. 华侨竞相回国投资办厂

    B. 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C. 各类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日本近代汉学家内藤湖南说:“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文中“宋代发生的商业革命”不包括

    A.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C. 出现了区域性的大商帮   D. 出现晓市、夜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希望您当十年总统,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这段话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理念由革命救国转向

    A. 实业救国

    B. 教育救国

    C. 军事救国

    D. 法制救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

    A. 家庭手工业

    B. 田庄手工业

    C. 工场手工业

    D. 官营手工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它有火的刚烈、水的优雅、土的敦厚。”“中国人把那个看似普通的泥土,在水与火的灵动下,在中国人心灵与精神的升华中,成就出这种美丽的器皿。”这描述的是中国的

    A. 青铜器

    B. 铁器

    C. 玉器

    D. 瓷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从1895年开始,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里,张謇的企业从一个扩大到20多个,形成了一个以纺织为主跨行业的资本企业集团。这主要得益于

    A. 洋务企业的诱导

    B.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

    C. 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面为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B. 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处于劣势

    D. 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如下图是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总额发展变化的一幅曲线图,从1866年到1956年90年间共出现三个资本总额的投资高峰,其中第二个高峰出现的原因主要在于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B. 洋务运动的推动

    C. 南京国民政府的激励政策

    D. 相对和平的国内外环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该“经济奇迹”出现的关键机遇是

    A.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

    D.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1947年的上海,西药盘尼西林针剂已经像黄金一样,成为硬通货在市面流通。老百姓抢购日用品,文人囤积白纸,医生囤积紧俏药品,各个行业的人都在想尽办法将手中的法币换成实物。这反映了当时

    A. 黄金无法购买实物

    B. 市场上纸币非常缺乏

    C. 通货膨胀非常严重

    D. 日用品价格比较稳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因素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C.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单薄

    D.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从一产生就受到来自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图中的历史信息体现的建设成就是

    我国制造的第一批喷气式飞机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生产线

    A. 新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 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工业化初步基础

    C. “大跃进”改变经济落后局面

    D. 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活力增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58年一则新闻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公顷)产36956斤(18478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以上信息

    A. 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 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 这是“大跃进”,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它不是要改变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国有企业改革

    B.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C.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重新界定了经济特区的“特”:“保持经济特区优势的立足点……主要应通过深化各项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法制规范……”。这一定位的时代背景是

    A. 围绕特区“姓资”“姓社”的争论

    B. 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差距消失

    C. 平等竞争的统一国内市场完全形成

    D.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1.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2006年3月5日至14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D. 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2. 据徐柯《可言》记载:辛亥革命后一些城市中尽管政府严令剪辫,不少士绅仍“视无发者如同仇敌”。有的城市公然成立了“保辫会”“复古会”,认为“剪辫即系投洋”,以致20世纪20年代“辫发犹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

    A. 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无作用

    B. 封建势力在革命后恢复旧有统治秩序

    C. 剪辫运动缺少广大基层民众支持

    D. 社会革命过程曲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3. 2013年3月12日,一个特殊的族谱展览在佛山市图书馆开展。66岁的佛山人庞日泉共花了18年时间手写完成了佛山陈氏、庞氏九卷族谱长卷,反映了这两个家族近千年的历史变迁,值得注意的是,女性也进入了其族谱。“女性也进入了其族谱”的原因有

    ①社会制度的变革

    ②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文化教育的普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4.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导致这一改变的重要因素是

    A. 服饰的中西合璧

    B. 报刊杂志的创办

    C. 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 交通通信工具的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5.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而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 电话

    B. 有线电报

    C. 无线电报

    D. 广播电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6. 1960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辩论通过电视向全国转播。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给电视观众留下了比对手更好的印象,而收音机听众却感觉其对手尼克松表现更佳。为此我们可以认为

    A. 影视对国家的政治走向起决定作用

    B. 现代媒体比传统媒体更具有竞争力

    C. 电视、广播的政治功能越显突出

    D. 现代科学技术让竞选变得更加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7. (题文)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艺术形式。如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 农业合作化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8. “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材料中“新路”的本质含义是

    A.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B. 市场主导资源配置

    C.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 积极融入全球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9. 《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火遍神州大地,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满足了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

    ②一度引领了社会生活

    ③促进了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

    ④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材料一  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摘编自《商君书·农战》

    材料二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

    ——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三  清代中后期农业税与工商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种四  清代统治者坚持认为“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要避免“为农者相率而趋于工矣”。为此,对工商业实行重税政策,全国各地关税卡路林立,“关津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地之税”。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的经济政策并说明其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

    (3)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对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消极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