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选择题 7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其他题 1 题,话题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7 题
  1. 有关下列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哙拜谢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

    ④因击沛公于坐

    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⑥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⑦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⑧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A.①②中“谢”的意思相同,⑤⑥⑦均含有古今异义词。

    B.③⑤中“而”的意思不同,②⑥⑧均含有古今异义词。

    C.③④中“因”的意思不同,①④⑧均含有通假字。

    D.④⑥中“于”的意思相同,①⑤⑥均含有通假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竖子不足与谋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夫晋,何厌之有               大王来何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为公司对上古神话的钟爱,在已经          的商品中可见一斑:华为手机芯片,取名“麒麟”;其PC处理器芯片,取名“鲲鹏”;其人工智能芯片,取名“昇腾”;华为的路由器芯片,取名“凌霄”……神话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在这里体现得         

    神话中寄托着上古时代的祖先们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美好想象,          着他们的敬畏之心,对一个民族精神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有些神话故事看似简单,却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留下了印记,在能动的文化创作中得以深刻体现。(       ):许多中国人对希腊神话中的众神          ,提起中国神话,却认为晦涩难懂,不愿了解和深究。中国的神话根基深厚,许多神话的流传不仅需要薪火的传承,更需要静心阅读和领略。一味推崇西方神话,那么百年之后,如果我们的后人只知维纳斯而不知伏羲氏,那可能就是一个民族的不幸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面世  酣畅淋漓  蕴含  如雷贯耳

    B.面世  淋漓尽致  蕴藏  如雷贯耳

    C.面市  酣畅淋漓  蕴藏  如数家珍

    D.面市  淋漓尽致  蕴含  如数家珍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现在似乎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

    B.那么,现在的一种奇怪现象似乎出现了

    C.于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在当下出现了

    D.可是,似乎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于当下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传的许多神话不仅需要薪火的传承,更需要静心阅读和品味。

    B.许多神话的流传不仅需要静心阅读和领略,也需要薪火的传承。

    C.流传的许多神话不仅需要静心阅读和品味,更需要薪火的传承。

    D.流传着许多神话不仅需要薪火的传承,也需要静心阅读和领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都有活用,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顷之未发,太子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④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之 ⑤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⑥范增数项王 ⑦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⑧皆白衣以送之

    A.①④/②③/⑤⑦/⑥⑧ B.①④/②⑥⑧/③/⑤⑦

    C.①②④/③⑥/⑤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⑦/⑥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长歌当哭(dàng)   浸渍(zé)   弄堂(nòng)   引吭高歌(háng)

    B.目眦尽裂(cǐ)    赁屋(lìn)   雏菊(chú)    妄自菲薄(fēi)

    C.拱手作揖(yī)   濡缕(rú)     瞋目(chēn)   叱咤风云(zhà)

    D.殒身不恤(xù)   淬之(cuì)     解剖(pāo)   载歌载舞(zǎi)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退秦师》着意描绘人物语言,文中烛之武凭借天花乱坠的辞令,智退秦晋联盟,显现出他娴熟的外交技巧。

    B. 安倍远访欧洲,游说亚洲,用的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老套:通过攀亲戚、套近乎,试图从道义上围堵中国,让中国人在钓鱼岛问题上让步。

    C. 图穷匕见,这个一向以友好邻邦来标榜的霸权主义者,终于撕去了“友谊”的面纱,赤裸裸地进行军事交涉了。

    D. 司马迁是一位勇猛的斗士,他敢于标新立异,走自己的路,因而《史记》处处闪烁着他那创造性的火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该诗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诗人也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

    B. 诗人艾青目睹祖国河山惨遭践踏、人民蒙受深重苦难的历史,在《我爱这土地》中喷发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C. 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正的英雄。

    D. 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等大量书籍,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任鲁国史官时尽职尽责,被当时人所崇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实地探访聚集了大批陪读家长的毛坦厂镇,探求当地真实的“高考生态”。

    陪读妈妈:

    黄晓,今年43岁,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的“任务”除了陪伴上高二的18岁儿子,还需要照顾好因儿时发烧而失去自理能力的22岁女儿。黄晓租住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一年房租2万。虽说要带着女儿重新适应新环境,但黄晓只要想到能每天和儿子见面,心里就很幸福。在毛坦厂陪读的日子里,黄晓每天不到6点就要起床给儿子烧早饭。黄晓说,自己除了洗衣做饭,就是照顾女儿,而做饭一般都是烧儿子或者女儿喜欢吃的,“晚上11点多放学回来,我还煮面给他吃”。黄晓心疼儿子,考试后,从不主动问成绩。“看他脸色就知道他考得好不好。”她说。儿子晚上回家后学习一般会到12点半,而她也会等到儿子睡了之后再休息。

    陪读8个孙辈的七旬奶奶:

    一间约20平方米的出租房里,74岁的陪读奶奶李仁珍正坐在床边听着收音机,她孙子徐鹏是毛坦厂中学的高一学生.20多年前,不到50岁的她在老家开始了陪读生活。这是她第二次来到毛坦厂陪读,上一次是小孙女读高中时。在李仁珍看来,她不愿给晚辈添麻烦,“陪读”孙辈也是为了给子女们减轻压力,所做的事就是照料生活,帮孙辈洗衣、做饭,陪读8个孙辈也并非值得一提的事。除了吃午饭、晚饭时在家里的20分钟外,要到晚上11点放学后,李仁珍才跟徐鹏有独处的机会。她坦言,因为孙辈平时课余时间少、功课多,这些年陪读,自己很少主动跟孙辈交流,“怕打扰他们学习”。

    (摘编自澎湃新闻2018年6月2日)

    材料二:

    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的毛坦厂中学,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学子前来备战。

    近日,记者来到毛坦厂镇发现,当地托管中心的代陪读服务预定火热。在毛坦厂镇的一家托管中心,二层的楼房被隔成数个单间,每个单间里都配有床铺桌椅,这里的房间已经被预订过半,有些学生已经将物品搬进寝室。在开学前,这里将住满学生,托管老师会代替孩子们的父母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

    据了解,学生在托管中心一年的费用大概在25000到30000元人民币之间,价格根据所选房间的大小而定,费用包含房租、伙食以及洗衣服等服务费用。

    暑期放假,学生们在补习功课,家长则选择在小镇上做生意或者在服装加工厂打工,利用放假的时间工作赚钱,以此补贴家用。据了解,在服装加工厂通常按件计费,多劳多得,尽管收入不高,但对于陪读家长来说,可以缓解家庭的压力。

    在安徽六安毛坦厂镇,每年都有超过一万名学生来此求学,这也孕育了小镇上火热的“陪读经济”。

    (摘编自《安徽毛坦厂:学生求学催生“陪读经济”》,中国新闻网2018年6月29日)

    材料三: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就陪读现象对2003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陪读现象

    是否普遍

    非常普遍

    19.6%

    普遍

    50.8%

    一般

    21.8%

    不普遍

    7.8%

    陪读的

    主要阶段

    小学

    36.3%

    中学

    54.1%

    大学本科

    8.4%

    研究生

    1.2%

    陪读对孩子

    学习的帮助

    帮助大

    44.5%

    帮助小

    37.1%

    没有帮助

    10.1%

    起反作用

    8.3%

    陪读是否会给

    孩子带来压力

    压力大

    67.0%

    一般

    28.0%

    压力小

    3.3%

    没压力

    1.7%

    陪读给孩子带

    来的不良影响

    降低孩子的

    自理能力72.9%

    影响孩子的

    交往能力48.9%

    导致孩子

    自律能力差44.6%

    对陪读的态度

    赞成

    24.9%

    反对

    37.7%

    不好说

    37.4%

    (摘编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3月2日)

    材料四:

    根据陪读的表现形态,大体可分为临时性陪读、阶段性陪读、隐匿性陪读、全程性陪读等几类。多元的陪读现象,折射的正是复杂的教育图景。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是“陪读大军”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均衡的推进,教育资源校际、城乡、区域间不均衡的状况已经大大改观,但优质教育资源的高位均衡距离公众期待仍有差距。良禽择木而栖,望子成龙的家长自然也会择名校而居。再加上部分家庭对于升学与应试的过度追求、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该由父母包办的错误教育观和成长观,家长也就被裹换进陪读队伍。

    (摘编自赵婀娜《读懂“陪读大军”背后的教育焦虑》,《人民日报》2017年9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陪读家长的主要职责是照料孩子的生活,而在学业上,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与孩子之间则一般很少交流。

    B.大批学子前来毛坦厂中学求学,使得当地托管中心的代陪读服务项目火热,孕育了毛坦厂镇火热的“陪读经济”。

    C.虽然学生在托管中心一年的费用较高,但家长们可以选择在当地做生意或打工以补贴家用,这样大大缓解了家庭的压力。

    D.“陪读大军”产生的原因,一是优质教育资源仍不够均衡,二是部分家庭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和成长观。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多数人认为陪读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对陪读明确表示赞成的却不到四分之一,而明确表示反对的超过了三分之一。

    B.中小学阶段家长陪读的比较多,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家长陪读的就比较少,原因可能主要是不同阶段的陪读对孩子学习的帮助有很大的差异。

    C.大多数人认为陪读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较大,当然人们也认为陪读可能给孩子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例如降低孩子的自理能力等。

    D.大多数人认为陪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压力很小甚至没有压力,可见,从孩子的角度看,他们并不一定希望家长陪读。

    3.围绕“陪读”这一现象,以上四则材料中,每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闻作为一种媒体信息。本应有助于人们了解事情的真相,如信息论的提出者香农就曾把信息定义为“不确定性的消除”,然而信息也会增加人们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除了优化信息环境外,更现实的途径是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在信息时代,批判性地解读和使用媒体信息应是社会成员的基本技能。为什么在今天要特别强调受众的“新闻素养”?这是由新闻的性质和当今新闻的发展趋势决定的。新闻是帮助公民自治的必要信息,和其他出于私人利益或兴趣而获得的信息不同,它关乎社会群体的公共利益,最终会影响私人生活。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商业文化的介入、新闻发布门槛的降低,新闻与评论、娱乐、宣传的界线不再像从前那样清晰,“准新闻”甚至“伪新闻”层出不穷。

    新闻受众应该提高自己的新闻辨别能力,对不同来源的信息设置不同的警惕值,这样才能使自已变得明智。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二、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三、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四、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有人认为受众都是愿意看到真相的,他们欠缺的仅仅是辨别能力,然而现实中相当多的受众首先欠缺的是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如果说从前的新闻受众在接收信息上缺乏自由的话,那么现在的新闻受众更多是被诱惑,把有限的时间用于关注娱乐新闻,而最危险的是在被抑制和被诱导中养成的对事实真相无所谓的态度,要么是“你知道了真相又能怎样”,要么是“根本就没有真相,一切都是阴谋”。前者导致老于世故地配合做戏,后者导致愤世嫉俗、拒绝相信一切。

    还有一些人尽管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却习惯于把常识当成真相,或者以常识为标准来判断事件是否真实。常识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帮助我们迅速作出认知,提高判断效率,在生活中必不可少。其实常识并不意味着就是对事实真相的认识,常识往往受到特定观点和具体经验的限制,因人而异、缺乏普遍性和稳定性,有时会遮蔽事实真相。把常识推上神坛,会走向主观先行和反智主义的极端。因此,有必要对常识保持警惕。

    我们生活的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制作和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仅仅强调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和追求真相的意愿其实是不够的,还应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提高他们所生产的新闻的质量。从新闻业的发展来看,无论对新闻受众还是对新闻工作者,这可能都有更大的价值。

    1.下列有关受众的“新闻素养”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可以优化新闻的信息环境。

    B.能够批判性地解读信息是受众重要的新闻素养。

    C.只要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就能提高受众的新闻素养。

    D.受众新闻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当今新闻业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提出要提高受众解读新闻的能力的观点,在第二三段则着重论述了怎样提高解读新闻能力的问题。

    B.第四段对现实中新闻受众缺乏寻求真相的意愿进行了阐述,不仅论述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而且还指出了其表现。

    C.第五段在前一段基础上继续论证受众寻求真相的意愿,着眼于剖析真相与常识的关系,提出对常识保持警惕的忠告。

    D.第六段指出要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与前文关于受众能力和意愿的论述构成了层进关系,使阐述更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加点词“困境”在文中指的是本应消除不确定性的信息却增加了对真相认识的不确定性的状况。

    B.受众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应该考虑报道来源、内容完整性、事件证据,最主要的是要关注发布者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C.如果受众对新闻具有辨别能力,同时又有寻求事实真相的意愿,那么就可以净化新闻环境,保障新闻业良性发展。

    D.当今时代受众越来越多地拥有发布新闻的机会,所以,提高受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能力比解读新闻和追求真相更紧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乙)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①。”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号为皇帝。于是秦逐太子丹、荆轲之客,皆亡。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②,匿作于宋子。久之,作苦,闻其家堂上客击筑,彷徨不能去。每出言曰:“彼有善有不善。”从者以告其主,曰:“彼庸乃知音,窃言是非。”家丈人③召使前击筑,一坐称善,赐酒。而高渐离念久隐畏约无穷时,乃退,出其装匣中筑与其善衣,更容貌而前。举坐客皆惊,下与抗礼,以为上客,使击筑而歌,客无不流涕而去者。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嚯其目④。使击筑,未尝不称善。稍益近之,高渐离乃以铅置筑中,复进得近,举筑朴秦皇帝,不中。于是遂诛高渐离,终身不复近诸侯之人。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注)①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得到保存。血食,享受祭祀。②庸保:帮工,伙计。庸,同“佣”。被雇用的人。③家丈人:东家,主人。④嚯其目:弄瞎他的眼睛。嚯,熏瞎。

    1.下列对(甲)文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从百余骑(跟随) B.令将军与臣有卻(通“隙”,隔阂,嫌怨)

    C.至鸿门,谢曰(道歉) D.翼蔽沛公(名作状,像鸟展开翅膀那样)

    2.下列对(乙)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法定继承人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都是长子。

    B.皇帝,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号。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创“皇帝”一词作为自己的封号。

    C.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汉以后也称分封的王和列侯为诸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第二天带领一百多人马到达鸿门向项羽谢罪,认为自己不居功,两人有了隔阂是因为小人从中作梗,讨好项羽的同时还除了内患,突出了刘邦老谋深算、随机应变的人物特点。

    B.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珏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C.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人搜查太子丹和荆轲的门客,高渐离改姓名藏匿在宋子做佣工。

    D.秦始皇怜惜高渐离擅长击筑,于是赦免了他的死罪,熏瞎了他的眼睛,让他击筑。

    4.把文中画横线翻译成现代汉语。

    (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2)宋子传客之,闻于秦始皇。秦始皇召见,人有识者,乃曰:“高渐离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作①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②,从今又几年。

    (注)①作者贬南巴尉时作。②长沙傅:贾谊,他曾被贬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作者身处异乡却逢新年,伤感之情油然而生,不禁独立天边热泪横流。

    B.颔联感叹自己长期官居人下,春光老去,先“我”而归,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与愤懑。

    C.尾联诗人以贾谊自况,表明自己遭到了像贾谊一样的冤情,寄托了迁谪之意。

    D.全诗抒情语句不多,但情感哀切深至,首尾感叹往复,情致悱恻。

    2.本诗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一个人如果反过来去伤害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是不仁道的;表明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静默地走近,又投出,____________________,她飘过,____________________。(《雨巷》)

    (4)《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对“真的猛士”作了高度评价。

    (5)鲁迅痛惜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它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念刘和珍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一则消息拟一个最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0个字)

    (劳动报)美国地理学会上周四宣布,他们一个七人登山队在今年5月5日登上珠峰山巅后,以两套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作了五十分钟的测量,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就测量所得,计算出更准确的新高度:珠穆朗码峰离海平面的实际高度是8850米。目前通用的世界地图上关于珠峰8848米的高度是1954年由印度地质学家测量出来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顺序及内部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调整。

    树边红雨   小苑西回   看池边绿树   此间有尧天舜日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______,莺唤起一庭佳丽, 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1 题
  1. 将下列文字工整地抄写在田字格中。

    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话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已经两个多月了。高中生活让我们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而我们自己正在悄悄地改变着。其实,我们的人生在不同的阶段不断地发生着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如果我们以变化的眼光来看的话,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

    请以“改变”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题,不得出现班级、姓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