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12 题
  1. 从血缘意义上说,受到祭祀的祖先应是本族群的直系先祖。然而春秋后,人们在祭祀祖先时,祖先已不单纯具有血缘上的意义。如出身于“夷狄”地区的舜与文王,因为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合乎“中国”的规范,也成为公认的圣人,受到祭祀。这一变化

    A. 反映了宗法制遭到破坏

    B. 推动礼乐制度的世俗化

    C. 有助于华夏民族的发展

    D. 加速王权与族权的分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

    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写道:“在外交政策中,政治家常常通过寻求共同利益来达到目的。毛泽东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聚焦于最重大的战略目标,即开展地缘政治对话,重塑冷战时期的国际秩序。”材料中“对交叉重叠的敌意加以利用”主要是指

    A. 建国初实行的“另起炉灶"的政策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日内瓦会议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 新时期不结盟政策的推行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益捐助制度”是古典时代雅典让富人出钱为城邦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起初出于对政治回报的预期,富人自愿踊跃捐助。公元前5世纪末,由于富人的不满和频繁逃避,捐助成为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捐助制度促进社会平等

    B. 法律保障公益活动进行

    C. 城邦政治影响捐助制度

    D. 雅典民主政治开始衰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民国初年,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所耳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

    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伏尔泰说:“中国的皇帝、蒙古的大汗、土耳其的苏丹都不能对地位最低微的人说‘我禁止你消化、上厕所和思维’。”伏尔泰意在强调

    A. 君主专制导致等级森严

    B. 法律面前人人都应平等

    C. 君主专制破坏平等关系

    D. 平等是天赋的自然权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宋度宗( 1240-1274年)时,有臣僚谏言:“政事由中书则治,反之则乱,天下事非人主所可得私也。”这表现了当时士大夫

    A. 对君权合法性的质疑   B. 挑战君权至上的传统

    C. 约束君权的治世精神   D. 共治天下的民主意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20世纪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B. 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C. 努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模式

    D. 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代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

    A. 土地的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障   B. 租佃经营基本取代自耕农经营

    C. 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D. 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表为中国某时段银钱比价

    表格数据反映了该时段

    A. 白银的大量流入导致中国货币贬值

    B. 不正当的国际贸易冲击了中国的金融秩序

    C.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依然占优势地位

    D. 西方大规模经济侵略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两套邮票相比,后者

    A. 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B. 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 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

    D. 呈现了抗战中不同力量的历史贡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一份对1842年英国曼彻斯特的调查报告提到:“手织工……每天干14小时活,挣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1844年对全英国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织袜工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只有6先令,且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A. 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

    B. 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 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

    D. 反映了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

    ——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

    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

    ——摘自《朱子家训》

    睦宗族,和乡邻。禁凌暴,守法纪。戒争讼,莫为非。宣圣谕,敦族义。圣谕指明太祖朱元璋的“圣谕六言”即“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节选自《中国古代家规族约》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曾国藩在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认为“中国自强之本在立机器局,开翻译馆,造地球仪,皆是也。”李鸿章在《谕玉侄》中说“吾国自古相传之伦理曰君臣曰父子曰夫妇曰兄弟曰朋友,此五者之纲纪,在家族封建时代似可通行,然已不甚适当……大地交通,国家种族之竞争愈烈,故吾之伦理,愈不适应于当世,而吾国人犹泥之,此地方所以不发达,邦国之所以日受人侮也”。左宗棠教育子女“读书只要明理,不必坚以科名,子孙贤达,不在科名有无迟早……终日读书,而所行不逮一村农野夫,乃能言之鹦鹉耳,纵能掇巍科、跻通显,於世何益?於家何益?非惟无益,且有害也。”张之洞在《与子书》中说:“方今国事扰攘,外寇纷来,边境累失,腹地亦危。振兴之道,第一即在治国,治国之道不一,而练兵实为首端……因送汝东渡。当今既入此,应努力上进,尽得其奥,务必养成一军人资格。勿忘!勿忘!”

    ——摘编自陈延斌《洋务派家训初探》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家规、家训”内容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家规、家训”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晚清家训对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结合时代背景作简要评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著名甲骨学家董作宾将甲骨卜辞分为新旧两派,新派的起始之人即为祖甲。他说:“新派者,自祖甲始之,在卜辞中,充分表现其革新之精神。如历制之改进,祀典之修订,卜事及文字之厘定,皆其大端……祖庚既殁,祖甲新立,遂毅然实行其革新礼制之计划,此卜辞中足以为之证明者也。”祖甲的改革并不是在即位后就立刻进行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其中,两项历法改革的实施时间也有不同,废除“十三月”置闰制废在前,改用“正月”之名在后。祀典改革则是在两项历法改革之间开始进行的。这些时间先后实际上反映了祖甲改革各项举措具有内在承续关系。祖甲改革以废弃“十三月”置闰为开端,使得每年固定为十二个月,之后又对过去较为随意的祭祀行为进行了规范,形成了缜密的周祭制度。

    ——摘编自莫伯峰《殷商祖甲时代历法改革的时机》

    (1)根据材料概括祖甲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祖甲改革的历史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反法西斯同盟国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地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堪称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战争。而在具体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除了军事目标,英美空军,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炸毁烧毁410多万户住宅(占总数的20%),炸死、烧死465000余人,其中平民410000余人,其他为士兵、外国强迫劳工和战俘。还有大量防御工事、飞机场、工厂以及历史文化遣迹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被永久摧毁。

    ——孙立新、陈瑜《二战期间同盟国空军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及其历史书写与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英空军轰炸德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同盟空军对德国的轰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世界进入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先后兴起,成为世界性的支配力量,下表列举部分重大事件。

    大国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大国兴衰的启示”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明确、源自材料;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