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诗歌鉴赏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6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因此,“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

    因此中华文化还滋生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

    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摘编自刘梦溪的《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别地的生活方式与信仰。

    B.中华文化自古以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像现代文化一样是多元的、共生的。

    C.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三教合一”唐代就有。

    D.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走不上绝路的,因为有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给以安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介绍了文化的概念内涵,紧接着阐述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共生的。

    B.文章以《诗经》与《离骚》为例,来论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

    C.孔孟诞生于黄河之滨,老庄诞生于长江之畔,证明了中华文化学术思想是多元的。

    D.文章大体呈现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而尾段强调了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同时兴起但特征不同,长江文化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B.因为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所以佛教、道家思想能够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C.自古胡人可以到长安为官,可见“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

    D.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有包容性、不排外性与不具有侵略性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出现了“传统文化热”“诗词热”“国学热”等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关注的回潮。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面临的文化新课题。

    只有站在时代高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才能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动力。诸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传统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值得所有创作者讴歌。高长力认为,反映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规律,反映关于世界和谐、和平的情感,中国传统神话题材作品不仅具有世界意义,更具有国际传播价值。

    动画,作为故事内容最为直观生动并被青少年群体广泛接受的呈现方式,是讲好故事的重要途径。“要让中国动画受到世界观众的喜爱,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余培侠说,“要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式、手段,才能增加文化的感染力、情感的穿透力。

    (摘选自新华社《植根传统创新表达:国产动画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材料二:

    “新哪吒的热映让一些人怀念起美影厂力作《哪吒闹海》。”速达说,“有丰富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美影厂与民营动画公司有很大区别,肩负着更重的社会责任,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美影厂的片子要有引领作用,出来一部就是一部,我们要做在中国乃至世界动画史上留得下来的作品。”

    一系列项目正在美影厂酝酿。在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美影厂展区可以看到,美影厂有大量经典动画片IP。“这是我们的优势,要好好珍惜这些宝贵资源。”速达说,“开发这些老一辈动画人留下的财产,是美影厂今后要走的路之一。美影厂有众多经典IP,我们计划将美影厂的一些经典IP角色整合到一个新的空间中,形成多部新的作品。”从2018年开始修复的经典动画《天书奇谭》不久就要上映了,可以说是美影厂唤起大众记忆、挖掘经典IP的再次尝试。

    除了修旧,还有创新,美影厂计划开发一大批艺术短片,像木偶动画、剪纸动画的团队要逐渐恢复起来。他们还在做一件对民营动画公司来说很奢侈的事情——水墨动画。记者在美影厂观看了水墨动画《斑羚飞渡》测试片,已经可以从中看到惊人的水墨效果和磅礴气势。

    一个国产动画的春天即将到来。

    (摘编自环球人物《老哪吒的“童心”》)

    材料三:

    中国电影从未像今天这样呼唤“工业化”:对于制作方而言,“工业化”是投资逐步走高、制作日渐庞大的发展中,确保各环节有序进行的保障;对于观众而言,“工业化”意味着我们能够看到更多如同《流浪地球》《哪吒》《红海行动》这样兼具故事性与娱乐性的优质国产大片;对于市场而言,“工业化”也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从源头有效遏制乱象;而从产业视角来看,“工业化”是中国电影不再满足于消费市场拓荒,更需要围绕内容生产,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从电影消费大国迈向电影制作强国的必由之路。

    把工业流水线上的标准化要求放置在文艺作品创作之上,曾引发许多人的不解。而今年,随着《流浪地球》等追求工业化标准的优质作品的问世,正逐步淡化这种误解。所谓标准化,绝不是指内容的去艺术化,去创造化,而是在工作方式上,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在掌控电影制作的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同时,保证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艺术水准。

    将艺术创作的热情消耗,对高速发展行业的投机心理,最终转变为可持续的高效制度规范与管理操作,或许将从根本改变这个产业的面貌,迎来工业化安全生产的局面。

    (摘编自黄启哲《中国电影从未像今天这样呼唤“工业化”》)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热”“诗词热”“国学热”等现象出现,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持续关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创新成为当下的文化新课题。

    B.反映中华民族特有民族精神的传统神话故事,拥有一种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值得创作者讴歌。

    C.美影厂有大量经典的动画片IP资源,开发这些老一辈动画人留下的财产,是美影厂今后要走的路之一,一系列项目正在美影厂酝酿。

    D.将艺术创作的热情消耗、对高速发展行业的投机心理,转变为可持续的高效制度规范与管理操作,可能会从根本改变这个产业的面貌。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站在时代高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使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浪花,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动力。

    B.有丰富历史和优秀传统的美影厂与民营动画公司有区别,肩负着社会责任,美影厂的片子要担负引领作用,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

    C.对于市场而言,“工业化”意味着观众能够看到更多兼具故事性与娱乐性的优质国产大片,如《流浪地球》《哪吒》《红海行动》等。

    D.标准化是指在工作方式上,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目标,通过规范标准的操作,掌控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保证作品的市场竞争力与艺术水准。

    3.哪些因素会使你对中国电影的未来充满信心?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遍地白花

    刘庆邦

    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

    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了张家古旧的门楼子,画了李家废弃的碾盘,画了石榴树、柴草垛、鸡窝……村民看着平常的东西,经她一看,就成了好看的东西,经她用笔一点,就成了一幅画。凡是被她画过的人家,神情都有些骄傲,还没被她画过的,都希望她能到家里画一回。

    这天早上,小扣子一爬起来,就和他的黄狗去找女画家。

    太阳还没出来,村街上弥漫着浓浓的烟火味。有人家烧麦秸,有人家烧豆叶,有人家烧甜瓜秧,每样柴火散发一种香,就形成了醇厚绵长的人间烟火味。村里人原来并不觉得烟火味香,而女画家一进村就闻出来了,她说,哎呀,真香!大家用鼻子吸了吸,是香!

    女画家开始到野地里作画去了。女画家在前面走,小扣子和黄狗远远地在后面跟着。

    女画家这天所画的是一片茅草。茅草长在一片荒地上,面积并不大。可经女画家一画面积就是了,白茫茫的,好像一眼望不到边。在小扣子眼里,女画家画的画是有声音的,那声音是旷野里的长风吹在茅草穗子上出来的,呼呼作响,一直向天边响去。在小扣子眼里,女画家画的画是有温度的,让人感到一种萧萧的凉意,一看就想抱紧自己的身子。在小扣子的眼里,女画家画的画是有气味的,这种气味是土地的气味,茅草穗子的气味,还有风的气味。有了声音、温度和气味,女画家画的画就像是一个神话般的世界,让人一看就不知不觉走进去了。

    小扣子看见,他家的黄狗突然跑到茅草丛里去了,在那里仰着脸瞎看。小扣子刚要把黄狗赶开,女画家说,不要管它。结果女画家把黄狗也画进画里去了。小扣子心里一喜,女画家总算画了他家的一样东西,他总算为女画家作出了一点贡献。

    女画家看着小扣子。女画家的眼可真亮啊,恐怕比太阳还亮,小扣子只看了女画家一眼就不敢看了。女画家还很年轻,除了眼睛很亮,她的头也很亮,牙也很亮,嘴唇也很亮,照得小扣子不敢抬头。

    女画家的问题还很多,她问小扣子,荞麦是不是红秆儿?绿叶?白花?荞麦花开起来是不是像下雪一样?女画家问什么,小扣子都说是。有一个问题小扣子吃不准,荞麦是什么时候种?

    女画家提了这个问题,他就得回答,不能让女画家失望。

    当晚,小扣子让母亲去给女画家送鸡蛋。小扣子说,女画家把他们家的黄狗画在画上了。

    小扣子和母亲到的时候,女画家正跟房东一家人说闲话,好像说到的话题又是荞麦花。母亲把小扣子推到前面,说:“你把我们家的狗画到画上去了。我儿子让我来感谢你。”女画家笑了,说画了人家的狗,不但不给人家钱,还要白吃人家的鸡蛋,这样的便宜事上哪儿找去!她说,这些鸡蛋她先不吃,一个一个画在画上,这样小扣子家的人还会给她送鸡蛋,送到后来,她就不画画了,成贩鸡蛋的了。女画家的笑话把院子里的人都说笑了。

    月光正好,母亲和小扣子没有马上回家,女画家接着又说到了荞麦花。女画家说,她小时候,跟着下放的父母在农村住了一段时间,好像看见过荞麦花。在她印象里,荞麦花不是零零星星开的,似乎一夜之间全都开了。她早上起来,觉得西边的天怎么那么明呢,跑到村边往西地里一看,啊,原来是荞麦花开了。荞麦花开遍地白,把半边天都映得明晃晃的。荞麦的花是不大,但经不住荞麦花又多又密,白得成了阵势,成了海洋,看一眼就把人震住了。在没有看到荞麦花之前,她喜欢看那些一朵两朵的花,老是为那些孤独的花所感动。看到了大面积白茫茫的荞麦花,她才打开了眼界,才感到更让人激动不已和震撼的,是潮水般涌来的看不见花朵的花朵。她钻进密密匝匝的花地里,一呆就是半天。她记得荞麦地里蜜蜂和蝴蝶特别多,像是在花层上又起了一层花。连蜜蜂和蝴蝶似乎都变成了白的。她晚间也去看过荞麦花。晚间很黑,没有月亮。不过,她一点也不害怕,因为满地的白花老远就看见了。她看着前面的光明,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花地里。

    说到这里,女画家轻轻地笑了。反正那样的荞麦花如今是很难看到了。

    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只有如霜的月光静静地洒落。

    来年,在小扣子的一再要求下,母亲种了一块荞麦。小扣子看见,荞麦出芽了,荞麦长叶了,荞麦抽茎了,荞麦结花骨朵了……荞麦终于开花了!荞麦花开得跟女画家的回忆一样恍如仙境……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有多处场景描绘,作者以朴素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使小说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富有诗情画意的美。

    B.黄狗在小说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画狗情节既拉近了小扣子与女画家的距离,又为下文送鸡蛋的情节作铺垫。

    C.“院子里的人一时都没有说话”,表现了村民沉醉于女画家描绘的美景中及对美景不再的深深自责,暗示了主旨。

    D.文末写荞麦开花,照应题目,营造美的意境,增强文章感染力,也暗示以小扣子为代表的村民们美的感受被唤醒。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女画家形象的?

    3.有评论者说,本文展示给读者的是三个不同的乡村,请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日:“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赢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日:“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缪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于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晋书·陶潜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缪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屠子其罪不细也/

    B.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缪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

    C.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缪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

    D.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缪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褐”原意指古时贫苦人穿的粗布衣服,是古代下层人民日常服饰中的一种,亦引申为贫苦人、仆役的劳作装,或指地位卑下的平民百姓。

    B.“祭酒”原指飨宴时长者酹酒祭神的长者;后用为官名,意为首席,主管,如国子祭酒等;本文指州中的学官。

    C.“三径”,西汉末年兖州刺史蒋诩归乡里,“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D.“羲皇上人”,羲皇本名伏羲氏,后世追尊的“三皇”之一;上人,居于上位的人,指君主;此处指陶潜归隐以后感觉像君王一样自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出身名门,祖上在朝为官居要职,他少年时心怀大志,知识渊博有文采,聪颖洒脱真性情,被乡里邻居看重。

    B.陶潜曾几次因为家境窘迫不得已出来做官,但最终忍受不了以尊严来换取俸禄的生活,在辞去彭泽令后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彻底归隐。

    C.辞官不久被征召为著作郎,陶潜没有上任,他辞绝州郡长官的拜见,但同乡张野等人邀请他喝酒,他就算不认识主人,也欣然前往,尽兴而归。

    D.陶潜不仅善写诗,也通音律。每逢好友聚会他就会拿出不加装饰的琴来,抚琴而歌,表现出高雅的人生情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于野亭。 

    (2)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居吴兴

    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①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②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托刘表。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真成”写出了诗人面对社会政治环境的无能为力和对当权者的强烈不满。

    B.颔联诗人以无枝栖息的乌鹊和“不解营巢”的“拙鸠”自喻,表达了渴求贤主的愿望。

    C.颈联中,诗人分别从国家局势和个人身世角度写自己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忧惧之情。

    D.本诗围绕“寓居”二字,结构严谨,风格则悲壮沉郁,与杜甫诗歌风格有相似之处。

    2.有评论者认为诗中的“秋风秋雨…‘落日孤云”具有某种特殊意味,请说说你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2)在《阿房宫赋》中,“____,____”写出了秦统治者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

    (3)历来的诗评家都认为“____,____”是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   ,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____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____。但是,(   )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____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发泄  鄙薄  俯拾即是  价值感 B.宣泄  鄙薄  俯拾即是  存在感

    C.宣泄  鄙夷  数见不鲜  价值感 D.发泄  鄙夷  数见不鲜  存在感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行不行”的探寻,更需要“该不该”“能不能”的判断。

    B.中国的进步,与其说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毋宁说更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C.中国的进步,虽然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但也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

    D.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复杂的矛盾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B.复杂的矛盾也许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也许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C.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D.难道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进入夏季,打雷打闪再平常不过了,但是你知道有一种闪电荣登地球未解之谜的行列吗?______,它会突然爆炸也会安静消失,神秘莫测,让人难以捉摸。普通闪电持续时间一般为几十微秒,球状闪电却可持续几秒甚至几分钟。到底是怎样一股力量让它的寿命异于普通闪电,____但毫无疑问的是,球状闪电的危害是极大的。那么公众究竟该如何防范球状闪电呢?由于球状闪电本身非常罕见,对其危害性的观测和研究很少,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以下是我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李军故意伤害罪减刑刑事裁定书中的一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明显不符合公文的语体色彩,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经审理查明,犯人李军在坐牢期间,认罪悔罪,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做完了劳动任务。2018年获得监狱改造积极分子奖励。本院觉得,李军确有后悔表现,符合减刑法定条件,可以减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指出: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2019年9月25日,习近平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强调:共和国的大厦是靠一块块砖垒起来的,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谁是英雄?今天,我们一起寻找”,众多媒体共同发起的“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点燃了亿万网民的英雄情结,“怎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英雄”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某班级拟召开“新时代与英雄”的主题班会,请你写一篇文章参与交流讨论。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