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 题,单选题 22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11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 题
  1. 宋代海外贸易活跃,仅进出口货物就达400多种,对外贸易港口有20余处,在广州、泉州等地设市舶司,有的还设有市舶务、市舶场等下属机构,大批海外蕃客来华贸易。这说明宋代

    A. 突破了朝贡贸易体制

    B. 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

    C. 商业是主要财政来源

    D. 抛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526年非洲刚果国王阿方索写信给葡萄牙国王诉说:“这个国家每个角落都有许多商人(葡萄牙的贩奴者),它们将毁灭这个国家,人们每天在遭受奴役和劫掠,甚至和王族成员也不能幸免。”对“劫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 缓解了欧洲人力资源短缺

    C. 掠夺了非洲大量黄金白银

    D. 促进了欧洲海外市场拓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22 题
  1. “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的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

    A. 优先发展重工业

    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推行了公私合营

    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商业革命的影响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世界市场的形成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 西周

    B. 春秋战国

    C. 唐代

    D. 宋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许多欧洲观察家认为,“(近代)世界贸易不仅扩大了财富,在新旧大陆之间交换了作物和新发明,而且还给许多‘不信神的民族’传去了耶稣基督的福音”。站在他们的理解角度,世界贸易

    A. 改变了人们的精神信仰

    B. 传播了欧洲先进的制度

    C. 它是连接新旧社会的桥梁

    D.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导致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棉纺织机器的发明   B. 蒸汽动力的普遍使用

    C.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D. 交通运输能力的增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元末明初时,徐一夔在《织工对》中记叙:元末至正年间,杭州“有饶于财者”,家有杼机四五具,雇工十数人,织工劳动“每夜至二鼓”,其中技艺较高的织工,且可获得“倍其值”的工资。由此可见

    A. 丝织业已出现雇佣关系

    B. 自然经济从元开始解体

    C. 私营已超过官营手工业

    D. 元代江南经济超过北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

    A. 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B. 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

    C. 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 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

    A.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

    B. 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

    C. 清廷允许民间设厂

    D. 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 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 总体上已经迖到小康水平

    C. 确立了社会生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 )

    A. 丝纺织业   B. 棉纺织业

    C. 麻纺织业   D. 毛纺织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某同学在主题为《上海与近代中国经济》的研究性学习中搜集到了以下三则材料:

    ①100法币只能买0.002416两大米

    ②3000家大工厂只有600家开工

    ③百货架上80%的商品来自美国。

    这三则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年的上海

    A. 1895年

    B. 1913年

    C. 1936年

    D. 1948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阅读下表:1935年和1941年中国民族工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工业类别时间

    1935年

    1941年

    资本总额(万元)

    占全国总资本比例

    资本总额(万元)

    占全国总资本比例

    冶炼业

    47.4

    0.19%

    13570.7

    37.01%

    机器金属业

    415.5

    1.66%

    4402.7

    10.6%

    纺织业

    12170.3

    48.53%

    5884.7

    14.17%

    食品工业

    6159.8

    24.56%

    2726.6

    6.57%

    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 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B. 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

    C. 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D. 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说明

    A. 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 明清官窑的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 官窑瓷器工艺制作水平越来越高

    D. 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马克思认为:“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的说明书中,他没有把自己的蒸汽机说成是一种用于特殊目的的发明,而把它说成是大工业普遍应用的发动机。”下列有关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使机器生产彻底取代了手工劳动

    B.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C. 可以普遍应用于各种生产和生活部门

    D. 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后,出现的民族工业发展的高潮,出现在下图中的哪一时期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成立于1868年的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是

    A. 中华民国的建立

    B. 中华民国政府提倡国货

    C. 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D. 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3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B. 洋务企业

    C.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阅读下表《国民经济发展统计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在总产值中的比例

    1957年

    43.3

    31.2

    25.5

    1960年

    21.8

    26.1

    52.1

    增长率

    —22.8

    47

    223

    A.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突破

    B.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D. 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动工业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是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其中“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指

    A. 经济特区的建立

    B. 土地改革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三  马行街铺席:马行北去旧封丘门外祅庙斜街州北瓦子……其余坊巷院落,纵橫万数,莫知纪极(终极)。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闲去处,通晓不绝。

    ——《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四  (嘉定县南翔镇)“四方商贾辐辏,廛市蝉联”,但自明至清,“多徽商侨寓,百货填集,甲于诸镇”。

    ——摘编自《南翔镇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一中的“本”“末”各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

    (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指出其对城市布局和功能的影响。

    (3)据材料四,指出明淸时期商业有哪些新发展?综合以上材料,指出城市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主要民族企业一览表(部分)

    企业名称

    地点

    资本

    雇工

    所用机器或产量

    继昌隆缫丝厂

    广东南海

    1万元

    700人

    使用蒸汽动力

    贻来牟机器磨房

    天津

    7万元

    10人

    机器磨面

    通久源轧花厂

    宁波

    5万两

    400人

    新式轧花机40台

    宏远堂机器造纸公司

    广州

    15万两

    每周产纸40吨

    燮昌火柴公司

    上海

    5万两

    800人

    日产火柴50箱

    ——摘编自林丙义《中国通史》

    材料二  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从制度选择的层面去考察,在世界范围内,无非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一条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从方法或具体路径选择的层面去考察,按照陈云的说法:“工业化不外三条路:重轻并进,先重后轻,先轻后重。

    ——沙健孙《毛泽东思想通论》

    材料三 

    材料四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早期民族企业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工业化建设的规划。

    (3)材料三的粮食产量变化得益于哪一改革措施?该措施对我国农村经济有何影响?

    (4)材料四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

    ——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导致“扩大了交往”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导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