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7 题,其中:
单选题 11 题,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论述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1 题
  1. 明代泰州学派的代表何心隐《寡欲》载:“寡欲,以尽性也。尽天之性以天乎人之性,而味乃嗜乎天下之味风味。而色,而声,而安佚,乃又偏于欲之多者之旷于恋色恋声,而苟安苟逸已乎?凡欲所欲,而若有所节,节而和也,自不戾乎欲于欲之多也,非寡欲乎?”该观点

    A. 超越了程朱理学的范畴

    B.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 主张有节制地释放人欲

    D. 表达了新兴阶级的诉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象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调节农业生产

    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这一风格

    A. 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

    B. 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

    C. 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D. 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 宗法意识的淡薄

    B. 考试入仕的开始

    C. 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D. 特权垄断的削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西周的官僚制度已相当完备,官僚机构庞杂,职官名目繁多。据统计,仅西周铜器铭文中提到的各类职官就有213种之多。周王室的官僚机构分为两大系统,即卿事寮和太史寮。此外,王室还设有掌管周王衣食住行的宫廷内官。这反映了西周

    A. 官僚政治的形成

    B. 国家机器逐步完善

    C. 分封制逐渐成熟

    D. 宗法制度渐趋完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涌上街头,打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打倒十个资本家部长!”决不同英法资本家签订秘密条约!“的横幅,举行示威。同时,莫斯科等大城市也爆发了群众游行活动。由于前线战事吃紧,这次全国性的抗议活动没有继续下去。这一抗议活动

    A. 促使两个政权并立局面出现

    B. 遭到沙皇政府的严厉镇压

    C. 说明和平取得政权失去可能

    D. 得到布尔什维克党的指导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观点

    出处

    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

    江有典《史外》

    (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斐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唯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

    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

    虽(东林)完成等主持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议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电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

    《四库全书总提要》

    A. 清初启蒙思想初步发展

    B. 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

    C. 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

    D. 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34年,有人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今则知之;昔日认为须由皇帝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主理国家,可以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A. 民主共和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日长

    B. 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升

    C. 苏维埃政权有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 中共开始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陆军总部发布命令:“政府机关暨国营事业,以及一切税款之收支,自我政府所派人员接收后,即应完全使用法币,不得再用伪钞,京沪区各银行,自民国三十四年九月十二日起,凡一切往来交易,应一律使用法币。”国民政府上述做法的目的是

    A. 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B. 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 强化对金融领域的控制 D. 便于融入国际贸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中国科技不再受计划经济的干预

    C. 中国国力显著提高

    D. 中国科技获得了苏联的技术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是关于古希脂科学成就的漫画。该漫画

    A. 再现了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

    B. 描绘了地心引力的发现过程

    C. 说明了智者学派的科学贡献

    D. 彰显了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1956年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的意义是

    A. 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

    B. 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

    C. 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

    D. 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材料一  先秦儒家大师的民生情怀,为儒学的未来发展定下了亲民内涵。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说,用天意来限制帝王的权力,警告帝王要关心民生。唐代柳宗元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强调吏的职责是为民办事,为民服务。到了宋代,改革家李觏提出了“安民养民”思想,认为“生民之道食为大”。清初启蒙思想家唐甄主张“富民养民”,强调富国要以富民为内容,认为人民的富裕乃是改善社会道德和政治的基础,因为百姓富足,不恩犯乱,然后才能风教可施,才可幸致太平。同时认为横征暴敛是妨害富民的一个根本原因,

    ——付蓓、覃雪梅《中国古代富民思想研究》

    材料二  1906年清政府创设“民政部”,揭开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历史序幕。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务部设立警务、民治、土木等六个局,民治局管理地方官吏、选举、公益事业、慈善团体、抚恤等具体事务。民国时期是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制度首个发展高峰期,社会福利行政、社会福利立法、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服务和福利教育研究等领域均作出开创性贡献。

    ——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研究》

    材料三  计划经济时期最突出的体制特征是社会主义国家福利制度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性、工作单位、民政部门、福利制度建设是五个关键词凸显社会政策与福利制度的时代特征。其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全民福利,追求平等与自由…改革开放后突出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主义社会福利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主义、个人与家庭责任、社区服务、社会保障制度是六个关键词,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时代特征。

    ——刘继同《中国现代社会福利发展阶段与制度体系研究》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生思想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清末至民国初年社会福利制度奠基和发展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计划经济时代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福利制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威尔逊利用了广大人民群众厌恶战争求和平的心理,大谈其“自由和平之幸福”,“国无大小一律平等之权力”,“民族自决”等等,颇能起一些迷惑作用。但是,巴黎和会根本没有重视殖民地“居民的利益”,对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属地使用了“委任统治”的原则进行了处置。委任统治的原则是威尔逊明确提出的,委任统治制度被写进了国际联盟盟约第二十二条,随着《凡尔赛和约》于1920年1月10日生效……至于指定受委任统治国家的方法以及委任统治区域的分配在国际联盟盟约中都没有规定。这两点对于在战争中事实上已经占领了前敌国属地的英、法、日、比等国是十分重要的……列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分配殖民地委任统治权,就是分配被委托者盗窃和抢劫的权利配地球上一小撮人对大多数人进行剥削的权利”。

    ——摘编自王助民《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战后委任统治制度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民族自决的角度对一战后列强所确立的委任统治制度进行评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王艮出生于一个世代灶户家庭。他开创的泰州学派,是明末具有强烈“异端”色彩的思想派别。泰州咩派产生、形成于明中叶正德、嘉靖年间,明王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赋役日增,农民起义接连不断,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日益敏烈,整个社会动荡不安。这个学派基本上以陆王心学作为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和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从王学演变分化出来的。但是它又有别于王学;自成体系,独树一帜,具有明显的叛逆精神。王艮泰州学派的主要学说有二:一曰“百姓日用之学”。强调“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二曰“格物”(亦称为“淮南格物”)。他说:“格物,知本也”。“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他晚年过分强调孝弟,上书嘉靖皇帝,陈言“尽孝道而安天下之心”求通天下以孝为教。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并结台所学知识,简述王艮创立泰州学派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王艮泰州学派的思想主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论述题 共 1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即现代化的过程,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复杂的过程。

    材料  两种现代化模式启动背景的比较

    项目

    西欧——内源性现代化

    东亚——外源性现代化

    1.前现代传统结构的状况

    多元型等级结构,封建庄园与自治城市并立,新生的资本主义因素从内部引起旧制度转变

    一元型专制结构,王权与小农经济牢固结合,旧制度在外来因素的冲击下逐渐解体

    2.外部环境

    面对相对稳定的分散的农业世界,国际发展差距和技术差距都不大

    面对激烈竞争不断扩大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发展差距和技术差距愈来愈大

    3.人口背景

    人口增长出现在工业化启动之后,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5%——15%

    人口高增长出现在工业化启动之前,年平均增长率大约是20%——30%

    4.文化背景

    同质文化(犹太——基督教文化)的自我革新与扩散

    外来异质文化(现代西方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挑战与渗透

    5.现代化启动的内部条件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引发长期的渐进性的社会内部变革

    内部资本主义因素微弱,外来挑战造成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自我转型困难

    6.现代化启动的外部条件

    开辟海外市场,拥有通过殖民扩张进行资源掠夺,资本积累,移民等先占优势

    被西方殖民主义边缘化或半边缘化,但可利用外资、外债和外国先进技术,发挥迟发展优势

    7.现代化启动的顺序

    一般以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为先导,推动政治

    一般以政治革命或改革运动为先导,推动经济改革与技术更新,变革的总趋势是自上而下

    8.现代化的中心角色

    新兴的市民、商人、企业家、制造商等分散的社会群体扮演中心角色

    现代民族国家、改革政党等有组织的社会主导力量

    9.现代化的主流模式与战略

    自主型市场经济;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非自主型的中央统治经济或混合经济;强制性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从以上表格的“项目”中任选两个角度,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西欧和东亚的现代化启动进行说明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