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材料分析题 1 题,单选题 11 题,null 2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 题
  1. 路德曾说:“教皇、主教、神甫、修士被杜撰为神圣阶层,王公、贵族、工匠、农民被称为世俗阶层,这纯粹是谎言和虚假的编造……实际上,所有的基督徒都是属灵阶层,除职业外,并无区别。”以下解释符合路德本意的是

    A. 宗教信仰是愚蠢的

    B. 神职人员不应存在

    C. 反对封建君主统治

    D. 现实世界人皆神圣平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1 题
  1.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拉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1 题
  1. 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A. 法律有阶级性

    B. 法律地位至上

    C. 司法必须公正

    D. 法律并非万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 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 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 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

    D. 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毛泽东说:“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与此诗句相关的思想是

    A. 孔孟之学

    B. 程朱理学

    C. 明清之际的新思潮

    D. 阳明心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我一边上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 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 “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热播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 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

    B. 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

    C. 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

    D. 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某中学组织夏令营时,同学们对一幅“三教合一”的图案产生了浓厚兴趣。图案中三人共一个鼻子,一人正面,另两人均侧面(如图)。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 “三教”应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B. 三人一个鼻子说明三教实现了真正的“合一”

    C. “三教”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佛教、道教、儒学

    D. “三教合一”引起了明清的思想批判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明末清初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否定传统的封建统治思想,从本质看反映了:

    A. 儒家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B. 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要求打破思想束缚

    C. 地主阶级改革派迅速形成和发展壮大

    D. 地主阶级思想家从明朝的灭亡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A.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B. “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C. “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

    D. “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启蒙思想家康德说:“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这一言论说明

    A. 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 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 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 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是

    A. 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

    B. 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 书写材料中的一次伟大革命

    D. 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驶速迟缓”的主要原因有

    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②专制集权的官僚体制

    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

    ④漠视私有产权,没有专利权观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null 共 2 题
  1.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宣等《韩愈评传》

    材料二  19世纪末,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二书,认为汉代以来儒者奉为经典的《周礼》《左传》等书,是汉代学者为王莽篡汉而伪造的,影响恶劣,导致“中国之民,遂二千年被(遭受)暴主夷狄之酷政”。他主张回归孔子所编写的《诗经》《礼记》等原典,理解真正的儒学精神。在他看来,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创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至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

    ——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8分)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7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