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2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30 题
  1. 巴黎和会的美国记者贝克尔曾说:“俄国问题对巴黎会议的影响是深刻的,没有莫斯科就不能理解巴黎。虽然布尔什维克和布尔什维主义在巴黎不曾有代表,但经常都是强有力的因素。”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内容是

    A. 英、美联合反对法国严厉处置德国的主张

    B. 英国为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与美国矛盾尖锐

    C. 英、法、日等国瓜分了德国海外的殖民地

    D. 法国主张严厉惩罚德国以获得欧洲大陆霸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70年,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国情咨文,把只是针对亚洲的“关岛主义”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为“三个支柱”的“新和平战略”。这说明美国

    A. 放弃了与苏联争霸

    B. 对外战略由亚洲转向全球

    C. 力图维护世界和平

    D. 争取对外关系的主动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理解正确的是

    ①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系

    ②从背景看交战各国都是非正义的

    ③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④“一战”的爆发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A. 世界大战欧洲策源地形成

    B. 慕尼黑协定签订

    C. 德国法西斯全面进攻法国

    D. 美国出台中立法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②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④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缔约国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这段文字出自

    A. 《华沙条约》   B. 《北大西洋公约》

    C. 《联合国家宣言》   D. 《凡尔赛和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绝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引起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强烈不满。表明当时

    A. 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需打开苏联市场

    B. 苏联轻工业发达,须竭力保护本国市场

    C.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的意识形态对立

    D.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据某史学著作:“当事件发生时,(中苏间的)这种分歧完全公开化了,毛泽东主义者嘲笑苏联害怕美国这只‘纸老虎’,而莫斯科则谴责北京存心想把世界拖入核战争。”文中的“事件”是

    A. 华约组织建立

    B. 朝鲜战争

    C. 柏林墙修筑

    D. 古巴导弹危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世纪中叶以后,在美国兴起的女性选举权运动扩展到世界各国,但收效甚微;1917年后,俄国、美国等国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二战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促成女权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

    B. 战争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C. 工业革命中女性发挥重要作用

    D. 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907年,英国外交部高级职员艾尔·克劳在《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中指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结合时代背景推断,英国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的理由是

    ①德国完成统一成为欧洲强国

    ②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

    ③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④德国大力发展军力,组建三国协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21年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美国发出邀请的主要意图是

    A. 减轻巨额军费开支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

    B. 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怒潮,充当和平使者的角色

    C. 通过外交手段重新确定远东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

    D. 牵制日本扩张,与英国共享亚太地区领导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A. 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 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 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 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学者在1919年撰文称,“各国战后所耗元气,都要取偿于外。环顾宇内,就剩中国一块大肥肉,自然远客近邻都在那里打我们的主意。若是自己站不起来,单想靠国际联盟当保镖,可是做梦理!虽然如此,我们却不能将国际联盟这件事看得毫无价值,还要尽自己的力量,促他的进步。这回国际联盟总算世界主义和国家主义调和的发轫,把国家相互的观念深入人心,知道国家意志并不是绝对无限,还须受外部多大节制。”该文旨在

    A. 说明列强环伺的隐患使中国外交依然被动

    B. 希翼中国应当认清国际时势主动有所作为

    C. 揭示国联的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真正的和平

    D. 强调国联盟约为中国争取外交平等提供了契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白人不再被认为几乎是天命注定的统治有色人种的人了”。这主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A. 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B. 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的觉醒

    C. 使欧洲现存的社会制度遭到怀疑与否定

    D. 造成巨大破坏给人们留下了心灵创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

    A.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人口流动频繁

    B. 一战就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

    C.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如表为20世纪上半期出现的国际会议。它们

    1919年1月18日

    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2日

    华盛顿会议

    1941年8月14日

    罗斯福和丘吉尔大西洋会晤

    1942年元旦

    26国华盛顿会议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①反映了解决国际争端方式的变化

    ②都由大国操纵并损害弱国利益

    ③都体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

    ④展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   B. 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

    C. 英法的反对   D. 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 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 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 “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下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一战爆发后日本对德国宣战

    独占了中国山东和东北的市场

    B

    英法美日签订《四国条约》

    日本取得与欧美列强平等地位

    C

    德国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法西斯的独裁统治在德国建立

    D

    美英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A. A

    B. B

    C. C

    D.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下图为1919年的时政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马关条约承认了日本在山东的权益

    B. 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是合法的

    C. 外争国权失利引发了五四运动

    D. 弱国无外交,中国的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二战期间召开了多次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内容出现于德黑兰会议的是

    A. “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日本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

    B.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C. “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保障……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

    D. “(罗斯福)建议把德国分成五个自治邦,(丘吉尔)主张把德国分成两个部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邮票可以反映历史,也是设计者所处时代和设计者本人思想认识的反映。下图为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①邮票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国曾经追求过“美国式”的民主

    ③邮票突出“抗战建国”反映了当时中美两国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台湾已经回归中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为民国21年在《申报》刊登的一则香烟广告。这表明当时

    (注:“国难当头”“人人应有救国的责任”)

    A. 申报成为宣传抗日的主流媒体

    B. 全民族抗战已成为社会共识

    C. 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 爱国商家利用时局营销产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关于20世纪30年代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一战后的掠夺性和约给战败国埋下了“复仇”隐患

    B. 战胜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轴心国的侵略气焰

    C. 中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未能制止法西斯侵略

    D.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未能协调一致,制裁和制止法西斯侵略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40年12月23日,重庆《大公报》报道:“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张书旂为庆祝美国罗斯福总统第三届连任大典……特制《百鸽图》一巨幅(相赠),甚为精致,蒙委员长赞许,亲题‘信义和平’四字,以颜其额。”此图赠与美方的深层用意应该是

    A. 争取美国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B. 对美国珍珠港遭到袭击表示慰问

    C. 庆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感谢美国在开罗会议上支持中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942年1月26日,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宣言有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依次排列。这表明:

    ①国际关系分化的结果

    ②消除了反法西斯联盟的内部矛盾

    ③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同。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的竞争。”由此可知

    A. 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B. 冷战下的各国关系是伙伴而非敌对

    C. 冷战的目的是实现现代化与全球化

    D. 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美国政府由此制定了一套全球性的遏制战略。”材料中“遏制战略”的开端是

    A.政治上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      B.经济上援助控制西欧以对抗苏联

    C.军事上与盟国组成反苏战略同盟      D.外交上孤立封锁中华人民共和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1952年,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而对立的世界市场”,他把世界市场划分为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两个平行而对立的市场,并认为在资本主义总危机日益加深的趋势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将日益狭小和萎缩。该理论

    A. 推动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B. 加快了社会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C. 有利于苏联冲破帝国丰义经济封锁

    D. 使经济领域具有了强烈的冷战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方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

    ——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共同签署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宣告在战后建立一个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奠定了联合国成立的基础。1944年8~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在美国举行会议,中国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处理国际争端的原则等多项建议后来被纳入联合国宪章,被称为“中国建议”。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同时发表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案》,确立了未来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内容,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四个发起国的首席代表轮流担任大会主席,中、英、法、俄和西班牙文为会议正式语言,设立了中、美、英、苏、法等十四国首席代表组成的执行委员会。6月25日制宪大会一致通过《联合国宪章》。次日,与会的50个国家举行签字仪式,中国代表团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都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声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拒绝服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的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以上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爱因斯坦临终前夕在一份反战和平宣言上签了字,这份宣言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的?

    (3)联合国的哪些行动与爱因斯坦的思想是一致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