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0 题,其中:
现代文阅读 3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情景默写 1 题,选择题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2 题,中等难度 4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中等
现代文阅读 共 3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

    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快执意叫“我”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我”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 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 方快与“我”,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D. 文章善用反复手法来加强语势、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快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我”朗读时的忘我。

    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 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襄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 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C. 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 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

    B. 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C. 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

    D. 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B. 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C. 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调感方面的不同。

    D. 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级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一时间,垃圾分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

    近年来,全国各地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从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看,2013~2017年,上海、北京生活垃圾产生量稳居全国前两位。五年间,上海市垃圾产生量分别为736.0万吨、742.7万吨、789.9万吨、879.9万吨、899.5万吨;北京市垃圾产生量分别为671.7万吨、733.8万吨、790.3万吨、872.6万吨、90l.8万吨。目前上海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已高达900万晚/年,亟待通过垃圾分类破解“垃圾围城”难题。

    2005~2017年,上海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年均增长率为3.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上海市垃圾产生量平均增长率甚至接近7%,出现了垃圾减量每年“越减越多”的尴尬局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已迫在眉睫。

    (摘编自矫旭东《上海垃圾分类如何引领“新时尚”》)

    材料二

    早在2000年6月,我国就将8个城市列为垃圾分类试点,但时至今日,垃圾分类面临的最大尴尬仍然是很多人因为分拣意识不够而“拎不清”。

    “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还没有从培养一代人的文明习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目前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基础了解层面,还需要加强引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海云指出。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李长军说:“我们通过七年的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要获得居民认可,社区里的志愿者及值班很重要,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比单纯的信息传递更能让居民认识和实施垃圾分类。”在他看来,志愿者不是单纯的督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上门拜访,与居民的平时交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等等。

    (摘编自光明网《垃圾分类如何“拎得清”》)

    材料三

    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推进,不仅促进变废为宝,还催生出了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这一新兴职业。他们用互联网在线接单,上门回收固定种类废品。一名上门回收员表示,自己目前己靠“收垃圾”月入过万。

    垃圾分类是进行垃圾减量化、集约化、无害化等科学处理的基础性工作,看似寻常却不容易,既要严格遵守程序规范,进行有效的细分,又要按照分类处理的原则进行精准投放,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形成了一定的生活成本和日常负担,一些市民原有的处理习惯难以短期内改变。细分化时代,若是没有专业服务的介入和替代,垃圾分类的日常化处理,就会遭遇各种因素的限制。

    垃圾分类上门回放行业的兴起,意味着一种新业态、新职业的产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可喜的变化。首先,实现了“专业人办专业事”的服务升级,可以解决“生活垃圾怎么分”所造成的困扰与麻烦。其次,激活了参与的源动力,减少了拾荒者、废品回收站等中间环节,把一部分利益让给市民,同时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品质也更有保障。再次,垃圾分类上门回收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拉长和延伸了产业链。最重要的是,回收员上门回收,连接了垃圾从收集存放到运输处置的全过程,成为首尾两端的纽带,继而产生闭环和聚合效应。

    (摘编自唐伟《垃圾分类上门回收是服务升级下的多赢之举》)

    1.下列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垃圾分类“强制时代”在上海率先出现,与生活垃圾产生量“越减越多”密切相关。

    B.垃圾分类已试行将近二十年,与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相比,居民分拣意识更为重要。

    C.垃圾分类是科学处理垃圾的基础,需要投入时间、精力进行有效细分、精准投放。

    D.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这一岗位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开展。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类将在全国范围内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新时尚”。

    B.上海市垃圾产生量正不断挑战上海当前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垃圾围城”的难题亟待破解。

    C.专业服务的介入,可以取代市民进行日常性垃圾的分类处理,使垃圾分类在细分化时代顺利完成。

    D.垃圾分类上门回收员这一新兴职业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是垃圾分类产业链拉长和延伸的一种表现。

    3.“垃圾分类”势在必行。请根据材料,为有效推进这项工作给出具体的建议。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老学庵壁

    陆游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橡。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宋朝的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

    B. 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

    C. 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却依然心系天下,希望百姓生活太平、无忧。

    D. 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充满生活气息。

    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邵伯温,字子文,洛阳人,康节处士雍之子也。雍名重一时,如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皆交其门。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故所闻日博,而尤熟当世之务。光入相,尝欲荐伯温,未果而薨。后以河南尹与部使者荐,特授大名府助教,调潞州长子县尉。

    及司马光子康诣阙,邢恕召康诣河阳,伯温谓康曰:“公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竟往。康卒,子植幼。吕大防谓康素以伯温可托,请以伯温为西京教授以教植。伯温既至官,则诲植曰:“温公之孙,大谏之子,贤愚在天下,可畏也。”植闻之,力学不懈,卒有立。

    绍圣初,章惇为相。惇尝事康节,欲用伯温,伯温不往。会法当赴吏部铨,程颐为伯温曰:“吾危子之行也。”伯温曰:“岂不欲见先公于地下耶?”至则先就部拟官,而后见宰相。惇荐之于朝,而伯温愿补郡县吏,惇不悦,遂得监永兴军铸钱监。时元祐诸贤方南迁,士鲜访之者,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惇犹在相位伯温义不至京师,从外台辟环庆路帅幕,实避惇也。

    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童贯为宣抚使,士大夫争出其门,伯温闻其来,出他州避之。擢提点成都路刑狱,贼史斌破武休,入汉、利,窥剑门,伯温与成都帅臣卢法原合谋守剑门,贼竟不能入,蜀人德之。绍兴四年,卒,年七十八。

    赵鼎少从伯温游,及当相,乞行追录,始赠秘阁修撰。尝表伯温之墓曰:“以学行起元祐,以名节居绍圣,以言废于崇宁。”世以此三语尽伯温出处云。

    (节选自《宋史·邵伯温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惇犹在相位/

    B.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惇犹在相位/

    C.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惇犹在相位/

    D.会西边用兵/复夏人故地/从军者得累/数阶伯温当行/辄推/同列秩满/惇犹在相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的皇子公主等。

    B.西京,指现在的西安,它是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首都、京师,被称作西京。

    C.吏部,是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所有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D.丁母忧,遭逢母亲的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邵伯温受过良好教育。他在家聆听父亲的教诲,在外又结交了司马光、韩维、吕公著、程颐兄弟等,增长了见闻,熟悉了时务。

    B.邵伯温懂礼知恩。他劝说司马康做事要有分寸,守礼节;司马康去世后,他承担起了教育司马植的责任。这些体现了对司马光的感恩。

    C.邵伯温守义正直。章惇因为曾经侍奉邵康节,想要重用邵伯温,邵伯温却百计避免;众人皆巴结童贯时,他却躲避,因此被童贯忌恨。

    D.邵伯温深受百姓爱戴。在反贼史斌势力正盛之时,他与卢法原共同谋划,坚守剑门关,最终阻止了史斌入川,蜀人因此十分感激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伯温谓康曰:“公除丧未见君,不宜枉道先见朋友。”康曰:“已诺之。”

    (2)伯温见范祖禹于咸平,见范纯仁于颍昌。或为之恐,不顾也。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行路难》(其一)展现了李白到达理想彼岸的自信、乐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的笔力多深,是刀刻也罢,血写也罢,其实他的追求从来不是要作一个词人。郭沫若说陈毅:“将军本色是诗人。”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他由武而文,又由文而政,始终在出世与入世间矛盾,在被用或被弃中受煎熬。作为封建知识分子,对待政治,他不像陶渊明那样     ,使再不染政;也不像白居易那祥长期在任,亦政亦文。对国家民族他有一颗放不下、关不住、比天大、比火热的心;他有一身早炼就、憋不住、使不完的劲。他不计较“五斗米折腰”,也不怕谗言倾盆。所以随时局起伏,他就大忙大闲,     ,大进大退。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他亲自组练过军队,上书过《美芹十论》这样著名的治国方略。他是贾谊、诸葛亮、范仲淹一类的时刻     的政治家。他像一块铁,时而被烧红锤打,时而又被扔到冷水中淬火。有人说他是豪放派,继承了苏东坡,但苏的豪放仅止于“大江东去”,山水之阔。苏正当北宋太平盛世,还没有民族仇、复国志来炼其词魂,也没有胡尘飞、金戈鸣来壮其词威。真正的诗人只有被政治大事(包括社会、民族、军事等矛盾)所挤压、扭曲、拧绞、烧炼、锤打时才可能得到合乎历史潮流的感悟,才可能成为正义的化身。诗歌,(    ),才能炸响,才能     。学诗功夫在诗外,诗歌之效在诗外。不但我们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浮光掠影  大起大落  忧心如焚  震耳欲聋

    B.浅尝辄止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振聋发聩

    C.浅尝辄止  大起大落  忧心如焚  振聋发聩

    D.浮光掠影  悲喜交加  忧心忡忡  震耳欲聋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也只要在政治之风的怂恿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

    B.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怂恿下,就能飞翔,就能燃烧

    C.也只有在政治之风的鼓荡下,才能飞翔,才能燃烧

    D.也只要在政治之风的怂恿下,就能飞翔,就能燃烧

    3.文章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我们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B.我们不但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

    C.我们不但承认艺术本身的魅力,更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

    D.不但我们承认艺术加上思想的爆发力,更承认本身魅力的艺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请把下边这个较复杂的长单句改写成三个短句。

    曾把母鸡下蛋的鸣叫和诗人的创作相提并论说“都是痛苦使然”的尼采的这家常而生动的比拟恰恰符合中国传统里一个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的意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面一段对话,在语言表达上有五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甲:兄弟,今日光临拜访,有事相求。

    乙: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尽管说,我必鼎力相助。

    甲:近来做了一笔生意,没能赚到钱,暂时折在上面了。

    乙:做事情暂时有困难,不要灰心。

    甲:目前手头周转不灵.还请慷慨解囊。

    乙:没问题,能帮得上你的忙我爱莫能助。

    甲:好的,万分非常感谢!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白云,因为没有根基,只能浪迹天涯。

    ②波涛,如果没有乱石的阻挡,就难有千堆雪的壮观。

    ③车轮,一旦离开坚实的地面,转得再快,也寸步难行。

    ④瀑布,因为心中有大海,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勇往直前。

    ⑤圆规,站稳脚跟迈出坚定一步,有始有终才有完满结局。

    ⑥竹子,最终能长成参天巨竹,其秘诀是每前进一步便及时小结。

    以上句子内涵丰富,读后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少于800字。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