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8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诗歌鉴赏 2 题,现代文阅读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材料作文 1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2 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B.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的生活用品以及床上用品都应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当前某些引起轰动的影视作品,也许在两年以后,甚至五年以后就会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

    D.俄罗斯有发展远东的计划,中国有振兴东北的战略,如果有效对接,可能实现双赢,不过目前还只是一种期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侥幸∕角色       车辙∕折戟沉沙      瞠目∕交口称赞

    B.蹩脚∕别扭       干涸∕曲高和寡      徜徉∕逢场作戏

    C.怆然∕创伤       蛊惑∕余勇可贾      诘问∕开花结果

    D.盘踞∕拮据       癖好∕否极泰来      摒弃∕敛声屏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批览  装潢  共商国是  心心相印 B.掣肘  启事  出奇不意  倍尝艰辛

    C.招徕  冒然  既往不究  飞黄腾达 D.遴选  邦交  掎角之势  平心而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国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飞声海外,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严重________了世界和平。

    ②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     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内容,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_____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妨害      留恋     窜改 B.妨害     留连     窜改

    C.妨碍      留连     篡改 D.妨碍     留连     窜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

    D.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在反腐败的斗争中,公众的监督一旦缺失,往往导致腐败势力不可收拾,使反腐败的成本变得异常巨大。

    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绕的黄山,奇松怪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

    C.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D.张老师的家离学校较远,足足有七八华里,但他每天上下班却都是安步当车,健步如飞,也倒练就了一身好筋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从天津市合作交流办获悉,本市积极搭建招商平台,按照园区定位进行精准招商,吸引了一大批好项目大项目。

    B.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

    C.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对环境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D.照片拍得好,诗歌写得有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唐代狂草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唐朝狂草书风的出现,其原因是多元的,随着狂草书势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狂草书势的内涵会更为丰富迷人。

    ①如果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②是最具抒情性最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

    ③也是中国写意艺术发展的一个巅峰   ④是世界造型艺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⑤张旭、怀素的狂草可说是书法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致

    ⑥那么狂草就是这个核心的金字塔尖,是“王冠上的明珠”

    A.③④①⑥⑤② B.③⑤④①⑥② C.④③⑤②①⑥ D.②④⑤③①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                                     。一旦失去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尤其值得深思。

    ①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

    ②学生同样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求索。

    ③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

    ④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

    ⑤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课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

    ⑥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③②⑤④① C.③②⑥①⑤④ D.④⑥③②①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以“长乐钟声花外尽”为上联,能与它相对的最恰当的下联是

    A.水碧沙明两岸苔 B.龙池榭色雨中深 C.池中春蒲也入袋 D.榆柳萧疏楼阁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因此他命名自己的书房为“七录斋”。他组织了爱国社团复社,成为复社的领袖。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著有《七录斋集》。

    B.杜甫一生坎坷,忧国忧民,诗风沉郁顿挫,《登高》为其现实主义代表作。李白一生壮游天下,特立独行,诗风豪放飘逸,《蜀道难》为其浪漫主义代表作。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源头分别是诗歌总集《诗经》和屈原的《楚辞》。

    C.鲁迅原名周树人,青年时代先去日本留学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故事新编》。

    D.曹禺的主要作品有《雷雨》、《日出》、《称心如意》等,《雷雨》通过两个家庭前后30年的纠葛,表现旧家庭的罪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乡思

    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1)“天涯”一词在前两句中反复出现,请说出两个“天涯”各指什么。

    (2)古诗中有“无理而妙”的评论语,请结合三、四两句作简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

    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楼。

    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容膝  

    贾大山

    东门里有个大觉寺,寺内有一方青石,上刻两个大字:“容膝”;又刻一行小字:“晦翁书”。原来这块石刻放在一个大殿的角落里,尘封垢染,无人问津。到了八十年代,寺内的工作人员把它拓片装裱,先是文人墨客喜爱,后来平常百姓也争着买。于是“容膝”拓片除了在寺内零卖,也批发到“四宝斋”。

    “四宝斋”就在大觉寺的对面,卖文房四宝、名人字画。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一个叫文霄,一个叫玉素,一个能写,一个爱画。

    “四宝斋”的顾客并不多,卖绿萝卜的老甘却是这里的常客。老甘是个种田人,认不得几个字,但是非常喜欢“四宝斋”。他说全城里的买卖,哪一家也不如“四宝斋”的买卖做得文雅,买的文雅,卖的也文雅。每天,他把放着半笸箩绿萝卜的小车儿朝“四宝斋”门口一撂,就钻到店堂里去了,一边取暖,一边瞅摊,一边看文霄夫妇做买卖。

    老甘望着装裱精致的“容膝”拓片,问了一句:“那个黑片子,卖多少钱?”

    “七十。”文霄告诉他。

    “呀,好贵也!”老甘吐吐舌头,悄悄说。

    “写字的人贵。”文霄也很喜欢老甘,生意不忙了,爱和老甘聊天。他说“晦翁”不是别人,就是朱熹,南宋的大哲学家。

    “老朱有两下子!”老甘说,“这两个字,写得是不赖!”

    “其实,‘容膝’是陶渊明的话。”老甘正赞叹着,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进来。玉素在后面的小屋里说:“对,是陶渊明的话。”

    “‘倚南窗以寄傲……’”眼镜背诵道。

    “‘审容膝之易安。①’”玉素在屋里接了下句。文霄一拍手说:“对,是有这么两句!”

    柜台里面一句,柜台外面一句,屋里一句,三个人津津有味地谈论着。他们越谈越投机。

    眼镜问到“容膝”拓片的价钱时,文霄十分友好地说:

    “别人买七十,你买……”

    “我买一幅,也优惠优惠吧!”文霄还没说完,走进来一个胖老头,淡淡的眉毛,疏疏的胡子,披一件细毛羊皮袄,玩两个健身球儿。他说他最喜欢名人字画,客厅里挂了一幅“难得糊涂”,卧室里挂了一幅“吃亏是福”,书房里想挂一幅“容膝”……

    “三间房屋?”眼镜问。

    “四间,吃饭屋里就不挂什么了。”

    “几口人?”

    “两口,我和老伴。孩子们,我谁也不跟,他们那里人来人往,又有电话,麻烦!”

    说完笑了,笑得十分得意。

    文霄正要取货,“没货了。”——玉素从屋里走出来,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胖老头说。

    玉素指着一幅国画说:

    “我看你不如买了这幅《八骏图》吧,你看这八匹马,奋蹄扬鬃,一匹一个模样儿,多么精神!”

    “多少钱?”

    “一百。”

    “行,它更名贵!”

    胖老头买了《八骏图》,刚刚走出店门,玉素就把嘴儿一撇,说:

    “哼,两口人四间房屋,好大的膝盖儿呀!”

    “他买《八骏图》最合适了!”眼镜忍不住,哧哧笑了,“他那屋里可以跑马!”

    笑了一回,玉素望着眼镜说:

    “您在哪儿工作?”

    “县政府。”

    “什么机关?”

    “小机关。”

    “机关再小也有名字。”

    “地名办公室。”

    “噢——”玉素看看文霄,“还有这么个办公室?”

    “无权无势,清水衙门!”眼镜的脸红了,通红通红。

    “住哪儿?”玉素又问。

    “梁家胡同。”眼镜的脸又白了,寡白寡白,“一家三代五口人,住在两间平房里,一间不到九平方米……”

    “看看看。”老甘两手一摊。

    “这就叫苦乐不均!”眼镜嚷了一声。然后对玉素说,他也想买一幅朱子珍迹。玉素笑了笑说:

    “真的没货了。”

    “这一幅……”眼镜指指挂着的拓片。

    “那是样品,不卖。”

    眼镜望着那拓片,待了一会儿,只好走了。

    老甘看看文霄,看看玉素,奇怪地问:“怎么,两位都不卖给?”

    “一位有贪心,一位有怨心,都不适合挂‘容膝’。”玉素说。

    “谁挂才适合呢?”

    “你挂最适合了。”玉素笑笑说,“你们老两口,两间小茅屋,屋前一棵垂柳,屋后一片菜畦,无忧无虑无争无求地过日子,多么安闲快活?‘审容膝之易安’,最不容易做到的是那个‘安’字,你做到了。”

    “不也不也,我也没做到!”老甘摇摇手,咧着大嘴笑了,“天一暖和,我也要盖新房了,不要那么大,也不能那么小,客厅、书房用不着,只能‘容膝’也不行。老伴嚷着买洗衣机哩,买了放在哪儿?人生在世,贪心不可有,怨心不可有,但是哪能无所求呢?你看我现在就有所求了——”

    外面过来一群红男绿女,老甘慌慌走出,野着嗓子吆喝起来:

    “绿萝卜!又甜又脆的绿萝卜!”

    文霄和玉素,听着那洪亮的叫卖声,相对无语。听了一会儿,两人一齐说:

    “老甘,大觉人也!”

    (选自《1992年全国短篇小说佳作选》,有删节)

    1.小说的情节紧紧围绕“容膝”拓片展开,请简要概括。

    2.简要分析老甘的人物形象特点。

    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

    (1)玉素从屋里走出来,似笑非笑地打量着胖老头说。

    (2)眼镜的脸又白了,寡白寡白。

    4.小说中的人物对“容膝”的态度和认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莫州任丘县,当辽使往来道,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介坐驿门,令曰:“非法所应给,一切勿与。稍毁吾什器者,必执之。”皆帖伏以去。沿边塘水岁溢,害民田,中人杨怀敏主之,欲割邑西十一村地猪①涨潦,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通判德州,转运使崔峄取库绢配民而重其估。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峄怒,数驰檄按诘,介不为动。既而果不能行。

    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张尧佐骤除宣徽、节度、景灵、群牧四使,介与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请中丞王举正留百官班庭论,夺其二使。无何,复除宣徽使、知河阳。介谓同列曰:"是欲与宣徽,而假河阳为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违,介独抗言之。仁宗谓曰:“除拟本出中书。”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缘阉侍通宫掖以得执政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请罢之而相富弼又言谏官吴奎表里观望语甚切直。帝怒,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介徐读毕,曰:“臣忠愤所激,鼎镬不避,何辞于谪?”帝急召执政示之曰:“介论事是其职。至谓彦博由妃嫔致宰相,此何言也?进用冢司,岂应得预?”时彦博在前,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帝怒益甚。梁适斥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趋进救之。贬春州别驾,王举正言以为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吴奎亦出。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梅尧臣、李师中皆赋诗激美,由是直声动天下,士大夫称真御史,必曰唐子方而不敢名。

    (注):①猪,同“瀦”,水停聚处。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帖伏以去    帖伏:顺从。伏,通“服”。 B.峄怒,数驰檄按诘   按诘:诘责质问。

    C.而同列依违    依违: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D.岂应得预    预:预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B.改置英州,而罢彦博相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C.介论事是其职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D.却其奏不视,且言将远窜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3.下面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知莫州任丘县。 B.介筑堤阑之,民以为利。

    C.入为监察御史里行,转殿中侍御史。 D.驿吏以诛索破家为苦。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中可以看出,统治集团内部不乏种种卑劣行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敢直言,有的人通过不正当手段谋一己之利,相比之下,唐介的精神更显得可贵。

    B.唐介是刚直不阿,不畏权势的谏官,他对张尧佐为笼络同党突然任命四个地方官的行为据理力争,毫不考虑个人的安危。

    C.皇帝虽几次发怒,但在理智上不能不承认唐介是尽到了职守,还是接受了谏议,直臣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D.唐介的时代,朝庭里仍有些秉公无私的官吏,他们或据理力争,或揄扬直臣,表现了正气,这也是皇帝最终肯定了唐介的原因之一。

    5.用“/”给文章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缘 阉 侍 通 宫 掖 以 得 执 政 今 显 用 尧 佐 益 自 固 结 请 罢 之 而 相 富 弼 又 言 谏 官 吴 奎 表 里 观 望 语 甚 切 直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介留牒不下,且移安抚司责数之。

    ⑵又虑介或道死,有杀直臣名,命中使护之。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诗经·卫风·氓》)

    (4)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5)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不久前,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

    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

    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