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1 题,单选题 19 题,材料分析题 7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14 题,困难题 10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 题
  1. 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宣称:“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材料主要表明新文化运动

    A. 认为传统文化需要改造

    B. 有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C. 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

    D. 对传统文化有科学认识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9 题
  1. 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后,群龙无首。第二天立宪派首领汤化龙出来帮忙出谋划策,以咨议局、教育会、商会的名义通电,请各地响应,随后各省纷纷独立。由此可推知

    A. 各派合力促成辛亥革命成功

    B. 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 民主共和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D. 君主立宪思想已被国人摈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康熙年间,清政府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关署分别设在上海、宁波、厦门和广州。其中,以上海和广州发展最为迅速。嘉道年间每年进出上海港的南北海船约在4000艘左右,上海成为南北洋贸易的重要枢纽。这表明上海的发展得益于

    A. 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位置

    B. 清初海禁政策的放宽

    C. 鸦片战争之后的五口通商

    D. 清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45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而1995年的《世贸组织协定》则将“协商一致”作为主要的决策方式,投票表决只是辅助方式。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B. 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正走向衰落

    C. 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各国共识

    D. 新兴经济体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

    A. 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

    C.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   D. 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

    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当时

    A. 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理念

    B. 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

    C. 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

    D. 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战国晚期,“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鲁人俗俭啬,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致巨万”。这些记载说明

    A. 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实施

    B. 手工业者取得合法地位

    C. 家庭手工业超过了官营

    D. 民营手工业有一定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如图为东汉西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

    B. 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

    C. 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

    D.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表是关于印刷术的相关记载。由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沈括《梦溪笔谈》

    雕版印书,“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近世(本朝之前)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

    元朝王祯《造活字印书祛》

    千佛铜牌,多无文字,此有皇统纪元年号(金熙宗1141年),及李稀造题字一行,用括字排集成之,乃括字版传世之最先者。

    罗振玉《金泥石屑》

    尝见古骨肆,古铜方二三寸,……字形反,识者曰:此名书范,宋太宗初年,颁行天下,刻书之式。

    清•蔡澄(鸡窗丛话》

    A. 元朝活字印刷取代了雕版印刷

    B. 佛经大多采用活字印刷

    C. 金属活字印刷至迟出现于南宋

    D. 泥活字印刷术流传广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明代思想家王艮提出“百姓日用即道”。他认为“愚夫愚妇”都能知能行,“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这表明王艮

    A. 摆脱了宋明理学的藩篱

    B. 旨在满足市民生活欲望

    C. 继承发展了王阳明心学

    D. 与李贽的思想完全一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表为清朝不同时期汉族与满族的总督、巡抚人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度

    总督

    巡抚

    满族

    汉族

    满族

    汉族

    1837年

    7

    3

    8

    12

    1864年

    3

    7

    0

    15

    A. 国内民族矛盾的缓和

    B. 洋务运动的迅速开展

    C. 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 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877年,《万国公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1883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这些现象反映

    A. 有识之士呼吁社会风气开化

    B. 晚晴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C. 缠足现象引起国人普遍关注

    D. 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图是20世纪初期中国民营工业新增厂矿及资本额示意图。该图反映的状况得益于

    A.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高涨

    B. 维新派措施逐步实行

    C.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 清政府经济政策调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图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

    A.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

    B.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C. 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

    D. 中国军队已经扭转战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为西欧某国早期殖民扩张示意图。该国

    A. 派遣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 17世纪成为商业殖民帝国

    C. 最早发现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D. 18世纪成为世界殖民帝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简•爱》出版。《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敢于争取自由独立地位的妇女形象。小说通过大量的心理描写,把被压迫妇女的悲惨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该作品

    A. 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B. 反映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状况

    C. 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

    D. 表现西方社会严重的精神危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这对于神学来说,是一次致命的危机,它不仅仅否定了上帝造人造万物,而且彻底否定了神学的神圣性。”材料中的“它”

    A. 提高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B. 启迪人们以理性观察社会

    C. 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基础

    D. 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17年11月5日,俄国临时政府宣布戒严,对此资产阶级的《新时代报》写道:“为什么要宣布戒严?临时政府已经不再是一个权力机关了,它既没有道义上的权威,也不具备必要的机构来使用武力。”由此可见此时的俄国

    A.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 封建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C. 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基本成熟

    D. 无产阶级和平夺权胜利在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20世纪30年代,据对美国匹兹堡白领阶层和专业人员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家庭白天娱乐活动明显增多:打乒乓球、拼板子、下跳棋、客厅游戏、打桥牌,尤其突出的是听广播。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 民众生活悠闲

    B. 失业现象普遍

    C. 家庭观念重塑

    D. 经济走向繁荣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7 题
  1. 清朝康熙帝在位期间,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熙二十年六月七日,康熙下诏,指示“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确定了攻台方针,并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后“委以独任专征”的大权。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领水陆官兵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从铜山起航,向澎湖、台湾进发。八月十三日,施琅到台湾,接受了郑氏的归降。经过20多年的和与战,清政府终于统一了台湾。

    ——摘编自张春英主编《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史》

    材料二  为了缓和十分尖锐的满、汉民族矛盾,康熙八年六月,康熙颁布上谕说:“满汉军民,原无异视。”康熙先后实行了许多缓和民族压迫的措施。他下达了永远停止圈地的谕旨;采纳汉族官员的建议,亲自祭祀孔子,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对于汉族的其他习俗,如祭城隍之神、祭禹陵、祭真武、祭历代帝王、祭太岁之神、祭五岳等,他也都予以承认。康熙亲政不久,就颁诏天下:“命有关部门荐举才品优长,但又不愿出来为官的明朝遗老,聘请来京,以便重用,为国效力。”

    ——摘编自朱元鹏《清圣祖康熙全传》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帝在收复台湾中的历史作用。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的民族政策及具体措施,指出其在政治方面的积极影响。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强大的生命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并天下后,到汉武帝执政时期,经过数十年的多次战争,地方的分裂势力基本肃清。而楚文化、秦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历史过程。“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局面才得到实现。汉武帝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盛世。

    材料二  君主集权政体,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有共性,也有个性。对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需要做具体分析。如果没有这样的体制,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则无从谈起。中国的君主集权制度曾经对包括皇帝在内的统治者形成过一定的制约,更加重要的是,这种体制有利于维护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安宁。其中的科举选官制度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上层官员队伍的知识水平,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作出了贡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的史实为例,就“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98年4月,总理衙门上奏请开岳州、三都澳、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到清末为止,中国自开商埠为36个。商埠的自行开放,有着明显的针对“强邻环伺”而“隐杜觊觎”的目的。自开商埠在某些方面似乎也打上了半殖民地的烙印,但相对于条约口岸及租界而言,自开商埠仍然称得上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通商口岸。自开商埠中的各方面主权完全属于中国,更不准在此设立租界。“从中国的历史看,这应该可以称为一个划时代的重要决策。半封闭的中国国门终于由中国人自己打开,并很快对正在中国广泛发生的社会变革产生了促进作用”。

    ——摘编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1992年以后,全国掀起了一个新的开发开放热潮,发放了一批有条件的沿边境城镇和内陆各省的省会、自治区首府,从而有效地把发展沿海经济同内地经济开发密切结合起来。2001年,中国以开放的名义加入世贸组织。“入世”意味着对外开放由行业的开放、技术的开放、企业的开放转向“遵守规则,开放市场”,我国的对外开放将是向国际市场实行普遍的全面开放,经济体制和政策法规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入世”不仅带来更大的开放,还将带来更大的改革。人们期望加入WTO能为中国的改革点一把火。

    ——摘编自刘芳《改革、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自开商埠的背景、特点,简析其主要作用。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入世前后对外开放的变化。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近代对外开放相比,当今对外开放有哪些发展?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近代启蒙思想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启蒙运动是在文艺复兴反对神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了近代理性主义的思想成果,用理性代替了神明。启蒙思想家提出了系统的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的成熟理论。在启蒙运动的高潮时期,欧美各国都掀起了猛烈的革命运动,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今天普遍应用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模式。因此,17、18世纪是一个思想启蒙与社会革命同步进行的时代,所以也常常被称为革命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通过革命胜利,将启蒙运动的成果以新型的政治制度模式加以制度化的确立,使自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化运动得到了最终的实现。

    ——摘编自崔存明《西方文化思想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有的主张直接民主制,如法国的卢梭;有的主张间接民主制,如英国的洛克。但是,近代资产阶级宪政实践表明,民族统一国家出现以后,适合于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制已经无法实行。因此,英国首创代议制,并认为“议会主权”就是“人民主权”,从而使代议民主制成为被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接受。代议制是和普选制密切相关的,没有普选制就没有现代意义的代议制。代议民主制不仅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是巨大的历史进步,而且对于民主制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列宁明确指出:没有议会制度,没有选举制度,工人阶级就不会有这样的发展。因为代议制的议会和普选不仅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最好的政治动员的场所,而且在客观上有了一个衡量政治进程的标尺。

    ——摘编自何薇主编《世界近现代史专题研究》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诉求和实践效果方面,概括启蒙运动的超越文艺复兴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启蒙思想与西方代议制的关系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府寻求平衡地主和农奴的利益,但是解放条款上的种种平衡措施令大多数农民不满意。政府对土地所有者失去的土地和在这些土地上耕种的农奴进行补偿。农奴获得了自由,逐渐免除了劳作义务,并有机会成为土地所有者。但是农民没有获得什么政治权利,还不得不为所获得的土地交纳赎金。很多失望的农民认为,统治者是在强迫他们为本来就是他们的土地付钱……大多数人发现他们背上了一辈子的债务——这是造成疏远和激进的根源。解放农奴几乎没有带来农业产量的增加。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解放宣言》更重大。在美国,《解放宣言》仅关系到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涉及到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于其他一系列改革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该观点一致的改革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并指出“其他一系列改革”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他们评价1861年改革的不同视角。据此说明历史认识的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80年,罗得西亚独立,这个国家自豪地取名为津巴布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90年,英国的一个侵略纵队从贝专纳驻扎到离大津巴布韦十七里以内的地方时,他们逐渐意识到了在这块南非草原的荒野里遇到了古代文明的挑战。他们进入到一支他们深信全部是野蛮人的马绍纳部族后,这些拓荒者很容易就接受了莫克关于津巴布韦来源的说法。他们之中有人在1891年写道:“今天,英国人在奥菲境内——正在重新打开古代的宝库。”“我们期望看到在那些所罗门国王用来装饰他的庙宇中的杉木柱子的黄金上将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像。”

    ——摘编自巴兹尔•戴维逊《古老非洲的再发现》

    材料二:考古与科学学派,是通过一位埃及学家戴维•兰德尔•麦克维尔而初次闻名的。1905年,他代表英国协会视察了南罗得西亚的废墟。他的结论是:大津巴布韦和其他同类的废墟是起源于非洲的,时期在中古或中古以前,这是根据调查了七处遗址得出的结果。在建筑式样上,“不论是军事的或住家的,都没有东方或欧洲的任何时期式样的痕迹”;同时“从住宅中发现的标本来检查,其艺术与制造都是典型的非洲式的,除了那些标本是有名的中世纪或中世纪前的进口品以外”。

    ——摘编自巴兹尔•戴维逊《古老非洲的再发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欧洲人到非洲南部探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克等人的考古探险对非洲带来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麦克维尔的主要观点,分析其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麦克维尔的观点为什么难能可贵?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探秘大津巴布韦文明应具有的原则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帝王陵墓的规划与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明十三陵的建筑之所以极富于整体性,并且主从分明,这是因为天寿山地域广阔,给了规划建造者极大的发挥空间,他们充分利用地势,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和“天人合一”思想充分的赋予了陵园建筑,达到了中国古代陵园建筑群修建的最高峰。

    ——摘编自蔡贞娣《试论明十三陵陵园建筑的创造性特点》

    材料二  1955年10月15日,沈雁冰、郭沫若、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六人联名上书周恩来总理建议发掘长陵,经过反复勘察研究,先对定陵进行试掘。1956年5月,工作队进驻定陵,试掘工作开始。发掘工作历时两年多完成。定陵发掘的成功,不仅为人们研究明陵的玄宫制度提供了可靠根据,也为人们了解神宗帝后的棺内情况及殉葬品的种类,数量及工艺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提供了最宝贵的实物资料。

    ——摘编自李德仲《明十三陡沧桑回望》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明十三陵建筑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定陵的玄宫制度与史料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