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5 题,多选题 3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填空题 1 题
简单题 4 题,中等难度 7 题,困难题 3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5 题
  1.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B.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C. 普朗克把能量子引入物理学,正确地破除了“能量连续变化”的传统观念

    D. 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假设宇宙中有两颗相距无限远的行星A和B,半径分别为RA和RB。两颗行星周围卫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r3)与运行周期的平方(T2)的关系如图所示,T0为卫星环绕行星表面运行的周期。则(    )

    A. 行星A的质量小于行星B的质量

    B. 行星A的密度小于行星B的密度

    C. 行星A的第一宇宙速度等于行星B的第一宇宙速度

    D. 当两行星的卫星轨道半径相同时,行星A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于行星B的卫星向心加速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为研究光电效应规律的实验电路图.若用频率略大于阴极材料的极限频率的光照射,电流表指针未发生偏转,要使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采用的措施应为(     )

    A. 增大入射光的频率

    B.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

    C. 使入射光由K改照A

    D. 使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如图所示,矩形区域PQNM内存在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2.0×10-11 kg、电荷量为q=1.0×10-5 C的带正电粒子(重力不计)从a点以v1=1×104 m/s的初速度垂直于PQ进入电场,最终从MN边界的b点以与水平边界MN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方向射出,射出电场时的速度v2=2×104 m/s,已知MP=20 cm、MN=80 cm,取a点电势为零,如果以a点为坐标原点O,沿PQ方向建立x轴,则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的电场强度E、电势φ、粒子的速度v、电势能Ep随x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轨道ABCD的质量M=0.4 kg,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中AB段是半径R=0.4 m的光滑1/4圆弧,在B点与水平轨道BD相切,水平轨道的BC段粗糙,动摩擦因数μ=0.4,长L=3.5 m,C点右侧轨道光滑,轨道的右端连一轻弹簧.现有一质量m=0.1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在距A点高为H=3.6 m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恰沿A点滑入圆弧轨道(g=10 m/s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最终m一定静止在M的BC某一位置上

    B.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速率2.0 m/s;

    C. 小物体第一次沿轨道返回到A点时将做斜抛运动.

    D. 小物体第一次沿轨道返回到A点时的速度大小4m/s.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不可伸缩、质量不计的细线跨过同一高度处的两个光滑定滑轮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固定的光滑水平杆上,物体、细线、滑轮和杆都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水平细线与杆的距离h=0.2 m.当倾斜细线与杆的夹角α=53°时,同时无初速度释放A、B.关于此后的运动过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os 53°=0.6,sin 53°=0.8,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A. 当53°<α<90°时,A、B的速率之比vA∶vB=1∶cos α

    B. 当53°<α<90°时,A、B的速率之比vA∶vB=cos α∶1

    C. A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1 m/s

    D. B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1 m/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5 T,边长L=10 cm的正方形线圈共100匝,线圈总电阻r=1 Ω,线圈绕垂直于磁感线的对称轴OO′匀速转动,角速度ω=2π rad/s,外电路中的电阻R=4 Ω,π取3.14,则(     )

    A. 线圈转动一周产生的总热量为0.99 J

    B. 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314 V

    C. 由图示位置转过60°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2.6 V

    D. 从图示位置开始的1/6周期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0.87 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下图甲所示,一边长L=0.5 m,质量m=0.5 kg的正方形金属线框,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B=0.8 T的匀强磁场中.金属线框的一个边与磁场的边界MN重合,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t=0.5 s线框被拉出磁场.测得金属线框中的电流I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在金属线框被拉出磁场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线框导线截面的电量0.5C

    B. 该金属框的电阻0.80Ω

    C. 水平力F随时间t变化的表达式F=2+0.4t(单位为“N”)

    D. 若把线框拉出磁场水平拉力做功1.10 J,则该过程中线框产生的焦耳热为0.1 J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实验小组想通过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拉伸的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外力对小车做功W的数值,用速度传感器测出每次小车获得的速度v。

    (1)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本实验需要先平衡摩擦力

    B.实验中必须测出小车的质量m

    C.实验中必须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D.每次所用的橡皮筋应该是相同规格,且每次都拉伸到同一位置

    (2)某次实验中同学们通过速度传感器得到小车沿木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图中0~t1内的图线为曲线,t1~t2内的图线为直线。由此可知,该实验中存在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纠正不当之处后,先后用一根、两根、三根、四根、五根橡皮筋做实验,通过速度传感器测出小车各次获得的速度,并画出v2–W图象如图3所示。测得该图线的斜率为k,由此可以计算出本实验中所用的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影响,使得测量结果存在误差.如果按如图电路测量,则可消除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造成的影响.

    ①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成,并用字母表示相应的测量值.

    A.闭合开关S1,开关S2接1,调节变阻器R和R′,使两电表示数合适,读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U1和I1

    B.保持______不变,S1闭合,开关S2接2,调节_______,读出____________.

    ②待测电阻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如图甲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运行.在t=0时刻,将质量为1.0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的最上端A点,经过1.0 s,物块从最下端的B点离开传送带.取沿传送带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物块的对地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10 m/s2),求:

    (1)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从A到B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块做的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甲所示,粒子源靠近水平极板M、N的M板,N板下方有一对长为L,间距为d=1.5L的竖直极板P、Q,再下方区域存在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场上边界的部分放有感光胶片.水平极板M、N中间开有小孔,两小孔的连线为竖直极板P、Q的中线,与磁场上边界的交点为O.水平极板M、N之间的电压为U0;竖直极板P、Q之间的电压UPQ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磁场的磁感强度B=.粒子源连续释放初速不计、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这些粒子经加速电场获得速度进入竖直极板P、Q之间的电场后再进入磁场区域,都会打到感光胶片上.已知粒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的时间远小于电场变化的周期,粒子重力不计.求:

    (1)带电粒子进入偏转电场时的动能EK;

    (2)磁场上、下边界区域的最小宽度x;

    (3)带电粒子打到磁场上边界感光胶片的落点范围.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半径为R、介质折射率为n的透明圆柱体,过其轴线的截面如图所示.位于截面所在平面内的一细束光线,以角i0由O点射入,折射光线由上边界的A点射出.当光线在O点的入射角减小至某一值时,折射光线在上边界的B点恰好发生反射.求A、B两点间的距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如左图所示,t=0时刻,与M点间的距离为15m的波源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上下振动,形成一列沿直线OM传播的简谐横波.右图为质点M的振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源O的振动周期为3s

    B.这列波的传播速度为2.5m/s

    C.t=0时刻,波源O振动的方向沿y轴负方向

    D.在0~9s时间内,这列波的传播距离为12m

    E.在0~9s时间内,质点M的路程为6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