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9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4 题
简单题 8 题,中等难度 20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

    A. 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 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C. 贵族政治遭到破坏

    D. 察举制度逐渐形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从文艺复兴时期到17世纪,人文主义者都把成为“皇家顾问”(向君主及其大臣建言)作为追求。而启蒙运动者则把自己看成是“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希望通过影响人民大众,制造并指挥舆论来引导当权者。这一变化说明

    A. 文艺复兴提倡君主专制

    B. 文艺复兴主张因信称义

    C. 启蒙运动重视公共意志

    D. 启蒙运动抛弃人文主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雍正年间)这个原属临时的军事机构,在完成其历史使命后,本应裁撤,但因为这个机构有利于专制皇权,不但没有裁撤,反而权力不断扩大,以致成为最高权力中枢。“这个机构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军机处

    D.枢密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智者学派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他们认为“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观意见。”他们的主要观点是

    A. 认识你自己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美德即知识

    D. 强调真理和理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但据司马迁记载,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过大量的编辑和整理工作,如删《诗》《书》、订《礼》《乐》、著《易传》、作《春秋》等,并用它们作为传授自己思想的载体。据此可知,孔子

    A. 努力维护社会人伦秩序

    B. 为儒学思想寻找历史依据

    C. 推动平民教育的迅速发展

    D. 以传承中华文明为己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面方框内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

    A.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B.猛烈抨击君主专制

    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D.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朱熹的著述中,童蒙读物占很大比重,如《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特别是《小学》《四书集注》直被元明清统治者作为正统教材。这反映出

    A.宋代道德教化的通俗化与普及化 B.宋代儒学走向哲理化和思辨化

    C.道德教化以书院教育为主要方式 D.宋代开始重视儿童的启蒙教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南宋临安城“保佑坊前孔家头巾铺、沙皮巷孔八郎头巾铺都卖头巾。李家丝鞋铺专卖上好鞋子,彭家专卖油靴。中瓦子前徐茂之家扇子铺。喜欢时尚的顾客会往周家选购折扇;至于要买画团扇,陈家的店铺是个更好的选择。”由此可知宋代

    A. 城市布局固守市坊分离传统

    B. 商业经营凸显品牌特色

    C. 商业活动仍未突破时间限制

    D. 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该作品反映出当时

    A.农业采用集体耕作方式 B.绝大多数土地属国家所有

    C.手工产品主要供应市场 D.农民生产生活的自给自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古代中国经济社会中常用的专有名词,诸如“工商食官”、“盐铁专营”、“漕运制度”、“景德镇官窑”、“江宁织造”等。这些专有名词,反映了古代中国

    A. 别具特色的手工业技术

    B. 官商合流局面的出现

    C. 封建官府的垄断性经营

    D. 官营和民营竞争激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757年,乾隆帝降旨限定广州一口同外国通商,之后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这些举措

    A.禁绝了一切中外贸易往来 B.阻碍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C.避免了外国殖民者的侵扰 D.保障了造船业领先地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如图为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形势示意图(局部)。图中②③代表的城市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是由于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史学界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既显示出旧时代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又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下列措施反映其新时代特征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奖励技术发明”

    C.“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D.“物物归上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图是1908年《戊申全年画报》刊载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对外笑容,对内怒容”。该漫画巧妙地将两种表情结合在一张画上。这幅漫画意在

    A.批评列强对华采取双重标准 B.抨击北洋政府对内独裁对外妥协

    C.讽刺清廷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D.建议政府应采用灵活的统治策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了走路。”这主要是因为辛亥革命

    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D.改变了近代社会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出五四运动

    A.显示了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B.废除了列强的在华特权

    C.促进了民众的思想启蒙 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15世纪初,在意大利基于新一轮经济繁荣所体现出的“市民美德”,使人们的世界观日益脱离“天国的幻想”,而转入链接社会现实。据此可知,当时的“市民美德”

    A. 提高了市民阶层道德修养

    B. 体现了反神学的唯物思想

    C. 具有批判现实的浪漫精神

    D. 具有追求世俗生活的趋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指出:“(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由此可见,哥伦布大交换

    A.欧洲具有主导性 B.范围具有区域性

    C.结果仅利于欧洲 D.内容仅限于物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斯宾塞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家,下表是其代表作《教育论》的课程设置方案。

    该课程设置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成熟

    B. 社会分裂对立的现实

    C. 日益工业化的社会需要

    D. 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2019年9月24日,美国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宣布,因乌克兰“电话门”事件,众议院正式启动对特朗普总统进行弹劾调查。这从根本上反映出美国

    A.总统与国会矛盾日趋激化 B.政党斗争导致国家分裂

    C.众议院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D.行政权受到立法权制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据统计,在1831年英国有选举权的人约占成年人口的4.4%,英国符合选举资格的农村选民约占农民总数的4%,城镇选民约占城市居民总数的1%多一点。这说明英国

    A.君主仍然掌握实权 B.议会下院掌握实权

    C.民主改革势在必行 D.工业革命受到阻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下图反映了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该图信息表明

    A.英国向海外大量销售原料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工业革命扩展到世界各地

    D.工业革命影响英国贸易需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每日邮报》在一篇报道中写道:“我们一直在各个地方为各种各样的野蛮人做着这样那样的好事。”该报道

    A.证明英国极力推广工业文明

    B.肯定了英国政治体制的优越

    C.批判了阶级矛盾激化的现状

    D.将殖民侵略美化成传播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4 题
  1.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于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周文式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大居正之制度”与“安宁之术”分别是哪一制度?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行上述制度的各自原因。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行省在管辖范围和权力结构上的特点。行省制度的创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过程中获得的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阳明平南赣乱之后,举乡约告谕乡民,以“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乡约》中,王阳明要求乡民做“一念而善”的善人,注重修身,内察自省,防止“一念而恶”成为“恶人”针对民众过恶,王阳明的惩戒方法不在于“请兵灭之”,而在于使乡约之民“兴其善念”,阳明镇守南赣三年,“贛俗丕变,赣人多为良善”。

    ——摘编自王雅克等《王阳明(南赣乡约)的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研究》

    材料二  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遢制。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王阳明制订和推行《乡约》的社会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乡约所体现的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针对上述问题各自提出的核心主张。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明清儒学发展演变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现实价值。28。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步入近代以后,英国地位步步上升,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强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1588年英国击败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

    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

    1763年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

    ——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整理

    材料二  由于“航海条例”的取消,运输费降低,从而降低了英国工业品的价格,增强了其竟争能力英国的机床,机车等重工业产品也越来越畅销,从1845年到1870年的25年中,英国机器输出量增加了一倍。1870年英国的贸易总额竟达到近五亿五千万英镑,当时英国的对外贸易在世界上占据首位,成千上万的英国轮船,满载着英国工业品飘洋过海远销其殖民地和落后国家,从那里攫取了大量的原料和粮食运回本国英国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摘编自李自更《试论荚国自由贸易政策》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补全材料一“英国历史大事年表”中的两件大事,并说明上榜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表现,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以近代英国崛起为鉴,请你为新时代中国和平崛起献一策,并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瓦德西给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

    材料二  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国亦不能以待印度之法待中国也。

    ——英国外交副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

    材料三  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第九款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文内后付之条款,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中国近代史参考资料》

    清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指出他们提出这样的主张的原因。

    (2)材料三出自什么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的这两款内容使“诸国”获得了什么侵略权益?这给中国造成的直接危害是什么?

    (3)说说材料三的内容与后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的关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