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3 题,其中:
单选题 30 题,材料分析题 3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23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单选题 共 30 题
  1. 轮船进入中国是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表明

    A. 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B. 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中国交通发展

    C. 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 西方垄断了中国近代运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19世纪末,熊希龄在长沙成立了“延年会”,其《章程》规定:“会员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每天都要做操,不搞无谓的社交应酬,婚丧嫁娶要从简办理,反对起居无节,酒食征逐等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延年会”是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 顺应了新文化运动的新要求

    C. 体现了“移风易俗”的时代需求

    D. 彻底清除了腐朽的生活方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破价以敌洋商,日久销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歌其旧业。”这反映出

    A. 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洋务官员与洋人分利的意识

    C. 中外正当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D. 传统手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品税率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棉纱

    6.94%

    4.86%

    印花布

    14.25%

    4.98%

    上表中税率的变化导致了

    A. 外国资本大举进入中国

    B. 清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增加

    C. 中国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D. 外国纺织品占领中国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

    A. 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B. 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

    C. 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D. 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明英宗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这些流民或泛舟出海,到南洋和日本交易;或注入城市,打工度日;或进入深山,垦荒种地,采矿淘金。大量流民的出现在客观上

    A. 引发政府对外实行海禁政策

    B. 利于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加速了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D. 导致白银成为通用货币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 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C. 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 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多次,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次和10次。由此,可推知

    A.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农业生产区

    B. 甲骨文是研究农学的重要资料

    C. 《诗经》是反映农事的文学作品

    D. 黍和稷是商周重要的粮食作物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提出“节原文化带”这一理念,意即陆上丝绸之路已由最初的商贸动机,生成为一种高于经济利益之上的文明形态.例如宗教、建筑、音乐、雕像、服饰和语言,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存,直至水乳交融。这说明陆上丝绸之路

    A. 形成了高级文明形态

    B. 侧重于塑造文化特色

    C. 促进了文明融合发展

    D. 缔造出灿烂草原文化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81年,华侨陈启沅在广东南海成立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当地民众捣毁,理由是“夺人生业”“易生瓜李之嫌”,后被迫迁往澳门;1893年,武举出身的李福明在北京设立机器磨坊,被都察院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下令取缔。这些现象表明

    A. 民族工业集中于轻工业

    B. 民族工业资金来源广泛

    C. 民族工业冲击传统观念

    D. 商人群体社会地位下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他改变了中国》一书提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中国有三个“解放思想”的关键时期:1978年、1992年和1997年。在第三个时期取得的“解放思想”的标志性成就是

    A. 正式提出创办经济特区

    B. 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D. 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清朝李清芳上奏乾隆帝:“洋船贸易往东洋者十之一,往南洋者十之九,凡江浙闽广四省海关税银多出于此,一加禁遏,则四省海关税额必至亏缺,每年统计不下数十万,其有损于国帑。”这表明

    A. 乾隆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 江浙闽广四省财政困难

    C. 东南沿海倭寇日益猖獗

    D. 闭关锁国政策受到质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明朝连环画《一文钱小隙造奇冤》中,描写江西饶州景德镇造瓷业发达,“镇上百姓都以烧造瓷器为生”,其中雇工邱乙大、刘二旺同被一个窑主聘为工人,轮流当班。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 家庭手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B. 自然经济已开始解体

    C. 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60年,中央大刀阔斧地对工业企业实行关、停、并、转,降低重工业的生产指标。1962年,全国县以上的工业企业共减少44万个。与此同时,化肥、农用机械、农用电力等方面的生产能力则保留下来,并不断增长。这些措施

    A. 贯彻了党和政府经济调整的方针

    B. 促进了国民经济各领域高速发展

    C. 实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要求

    D.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明朝中期,上海县“外内有事,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该地区植棉、摘棉多由妇女完成,而乳花、弹花多是由男子来承担,农闲男子纺纱织布也不足为奇。这反映出上海县当时

    A. 纺织业发展改变了劳动分工

    B. 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 纺织业成为最主要生产部门

    D. 农作物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A. 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 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明清时期,晋商富甲一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所到之处,就修建一处宏伟壮观、富丽堂皇的晋商会馆。下列有关晋商会馆的表述,错误的是

    A. 晋商会馆具有明显的商业性和地域性特点

    B. 晋商会馆是当时山西商人之间联系的纽带

    C. 晋商会馆是晋商的荣誉与辉煌的缩影与见证

    D. 晋商会馆既是会馆又是他们经营的票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A. 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

    B. 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 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

    D. 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唐代在两京及州县以上地方置“市”,设“市令”、“丞”,到宋代发展为在京城及地方路府州县镇市置“税务”来管理市场。这些变化说明宋代政府

    A. 不再直接监管市场交易

    B. 扩大税收以解决财政困难

    C. 摒弃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D. 通过征税来直接监管市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割断了农业小生产的命脉;这种小生产正在无法挽救地走向死亡和衰落。”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这种“割断”的出现,是由于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B. 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

    C. 资产阶级发起“实业救国”

    D.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的挤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的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由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

    A. 与手工业紧密结合

    B. 产品实行自给自足

    C. 生产强调精耕细作

    D. 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 耧车

    B. 翻车

    C. 筒车

    D. 风力水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2013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璧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材料信息

    A. 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B. 体现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

    C. 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979年5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部门选择8个企业进行试点,其基本内容有改企业基金制为利润留成制;企业在产品生产、销售、试制、资金使用、人事安排、职工奖惩等方面拥有部分权利;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建立职工代表大会。这次试点(  )

    A. 旨在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B. 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C. 形成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 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衔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材料反映出宋朝

    A. 商业活动的时空限制被打破

    B. 政府放弃了抑制商业的政策

    C. 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D. 涌现出大量有名的商业市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漫画往往蕴含者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进项中对下图解读准确的是

    A. 中国的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

    B. 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C. 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

    D. 实业救国思想取得了重大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下表是“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  )

    部门

    工业建设

    交通通信

    农林水利

    文教卫生

    所占比例

    58.2%

    19.2%

    7.6%

    7.2%

    A. 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 “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重大改善 D. “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瞒产私分,在互助组时期便已存在,但还仅仅是个别现象。1959年之后,农民的瞒产私分渐成扩大之势,变得越来越严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农民生存

    B. 反“右”斗争扩大影响政局稳定

    C. 农民集体主义意识较为淡薄

    D. 生产组织形式调整漠视农民利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3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盛行时之汴京市场形式已大改观:第一,随处皆有小卖行贩,交易并不限于市区。第二,随处街面,皆有商店酒楼旅舍瓦子(即戏场)之开设,场市分区之形式全不存在,第三,交市时间上之限制,亦不存在,每日自天未明至于深夜或竞通宵,皆有交市之行为。第四,商店之开设,交易之举行,虽脱离市区地域之限制,然常有多数同业商店及多数同业贾贩之交市,集合于特殊之街巷,或特殊便利之地点,称之为“行”或“市”。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二  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委和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两个报告。……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以更多的自主权,以充分发挥两省的优越条件,扩大对外贸易。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中国经济网:1979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朝“汴京市场形式之大改观”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特殊政策”是什么政策。以福建省为例,简要说明中国对外开放的战略步骤和格局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海洋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伊莎贝拉女王(到)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海上丝绸之路“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手段有何不同?

    (3)请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评价西方列强征服世界的活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荣氏企业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缩影,在内忧重重、外患频频的近代中国,演绎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商业传奇。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春天。作为中国民族企业的代表,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

    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荣家在无锡、上海两地企业设备被毁纱绽18.7万枚、布机2766台、粉磨36部……荣家兄弟把大量面粉和小麦送给中国军队做军粮。1941年,汪伪政权威胁荣德生,要求他将申新一、八两厂卖与日本丰田纱厂,荣德生当即严词拒绝,并大义凛然地说道:“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荣氏家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的境况,并说说你对“我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理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