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9 题,其中:
选择题 14 题,情景默写 1 题,语言应用 2 题,文言文阅读 2 题
简单题 1 题,中等难度 1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4 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后秦伐赵,拔石城           拔:攻下

    B.于是秦王不怿              怿:高兴,喜悦

    C.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D.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关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加点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徒慕君之高义”

    A. 徒以吾两人在也 B. 徒见欺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徒劳无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B.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

    C.拜送书于庭 D.召有司案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勇气闻于诸侯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D.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不如因而厚遇之”中的“因”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蒙故业,因遗策 D.相如因持璧却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B.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C.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宁许以负秦曲 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毕礼而归之 D.臣请完璧归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间至赵矣

    A.大王必欲急臣 B.左右欲刃相如

    C.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

    A.而君幸于赵王 B.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拜送书于庭 D.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 B.客有吹洞箫者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卿:春秋时,周朝及诸侯国都有卿,其分为上、中、下三级。“上卿”是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B.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有数位诸侯国的君主相继成为霸主,史称“春秋五霸”。

    C.九宾之礼:我国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D.“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一边跳着傣族传统舞蹈,一边向现场游客泼水致意,游客们纷纷弹冠相庆。

    ②“陕西小吃店”的老板李淑兰,意外发现了顾客遗失的名包,她用了20多天时间寻找失主,最终将失物完璧归赵。

    ③面对单位“脏、散、乱”的现状,新任厂长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怒发冲冠,严肃批评了管理层的“不作为”。

    ④王丞相和张驸马志趣相同,闲暇时间经常相约,切磋种花弄草之道,真是布衣之交。

    ⑤当他意识到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荒唐后,特意登门造访,负荆请罪。

    ⑥法庭上,案件即将尘埃落定,被告突然反戈一击,提出原告的证据无效。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长达数年的筹备,《无问西东》终于上映了。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李芳芳把自己对人生独特的思考也诉诸于作品。

    B.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千百年来,与它相关的故事广为流传,但它的下落至今是个谜。

    C.提倡阅读的关键在于有适合阅读的书籍,尊重读者的客观诉求,鼓励读者的二次创造是非常重要的。

    D.台北故宫通过开展文创商品设计竞赛,向社会广泛征集创意作品,还给参赛者举办特展和美学解析,方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藏文物的内涵。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极度困厄时,人的压抑与苦闷无法申诉,往往就会“述往事,思来者”,用来寄托日渐渺茫的政治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司马迁内心盈溢着看透自然、洞穿生死、直视生命的悲怆。

    ①于是他隐忍以行,通过著书“立言”直面人生的苦难

    ②但在《史记》未完成之前

    ③通过著述摆脱对生命价值的困惑与疑问

    ④司马迁深感他无权放弃生命

    ⑤在对历史的思考与描述中获得生命的尊严与生存的终极意义.

    ⑥虽然遭受了“腐刑”的奇耻大辱

    A.⑥②①③⑤④ B.③⑤④⑥②① C.③④⑤⑥①② D.⑥②④①③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情景默写 共 1 题
  1.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舍人甘心追随蔺相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自述其以国事为重,避让廉颇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负荆请罪时,对自己的行为自责,对蔺相如赞美备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用极富个性的语言,生动表现廉颇居功自傲、不满蔺相如官位比自己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下面是一篇有关蔺相如的时评,其中的观点十分新颖。请你阅读相关的文字,在后面续写作者的观点。不超过50字。

    蔺相如完璧归赵和在渑池会上的表现,充其量不过称得上一位优秀的外交大臣而已,在外交事务中维护了本国的尊严。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出色的表现,一方面当然是因为他的智慧和勇气,他审时度势,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更关键的则在于赵国当时有廉颇这样杰出的将领,有相当的军事实力和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与秦国一战。众所周知,弱国无外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校将邀请北京京剧团演出京剧《将相和》选段。大多数学生虽然对京剧不太熟悉,但对《将相和》的情节并不陌生,因为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就讲了这个故事,因此请结合课文内容,为本次活动写条宣传语。要求:①内容明确,突出特色;②语言通顺,有感召力;③不超过25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盛应期,字思徵,吴江人。弘治六年进士。授都水主事,出辖济宁诸闸。太监李广家人市私盐至济,畏应期,投盐水中去。会南京进贡内官诬应期阻荐新船,广从中构逮应期及主事范璋下诏狱。璋筦卫河,亦忤中贵者也。狱具,谪云南驿丞。

    正德初,历云南佥事。武定知府凤应死,其妻摄府事,子朝鸣为寇。应期单车入其境,母子惶怖,归所侵。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讨平天全六番招讨使高文林。会泉江僰蛮普法恶作乱,富顺奸民谢文礼、文义附之。法恶死,指挥何卿等先后讨诛文礼、文义。应期赉银币,以归。

    嘉靖二年起故官,巡抚江西。宸濠乱后,疮痍未复,奏免杂调缗钱数十万,请留转输南京米四十七万、银二十万,以食饥民。又令诸府积谷备荒至百余万。寻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将行,籍上积谷数。帝以陈洪谟代,而奖赉应期。后洪谟积益多,亦被赉。

    应期至广,偕抚宁侯朱麒督参将李璋等,讨平思恩土目刘召,复赉银币。朝议大征岑猛。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会御史许中劾应期暴虐,麒等因相与为流言。御史郑洛书复劾应期贿结权贵。应期已迁工部侍郎,引疾归。

    六年,黄河水溢入漕渠,沛北庙道口淤数十里,粮艘为阻,侍郎章拯不能治。尚书胡世宁、詹事霍韬、佥事江良材请于昭阳湖东别开漕渠,为经久计。议未定,以御史吴仲言召拯还,即家拜应期右都御史以往。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会旱灾修省,言者多谓开河非计,帝遽令罢役。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初,应期请令郎中柯维熊分浚支河,维熊力赞新河之议,至是亦言不便。应期上章自理。帝怒,诏与维熊俱夺职。世宁言:“新河之议倡自臣。应期克期六月,今四月,功已八九。缘程工促急,怨读言烦兴。维熊反覆变诈,倾大臣,误国事。自古国家偾大事,必责首议,臣请与同罢。”帝不许。后更赦,复官致仕,卒。应期罢后三十年,朱衡循新河遗迹成之,运道蒙利焉。

    (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B. 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C. 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D. 应期乃议于昭阳湖东北/进江家口南/出留城口/开浚百四十余里/较疏旧河力省而利永/夫六万五千/银二十万两/克期六月/工未成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贵,指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宫中;贵,地位显贵。太监是古代专供帝王及其家族成员役使的人,又称宦官、内侍、中官。

    B. 擢,提拔,是古代升任官职的常用词语。本文中与“擢”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起”“进”“迁”等。

    C. 忧,指父母的丧事。为父母居丧应遵循相应的礼仪,官员在家守丧期间,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之情。

    D. 致仕,意为辞官退休。古代致仕的年龄一般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还有致事、致政等词,与乞骸骨、乞归等意思较为相近。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盛应期颇有政名。李广的家人贩私盐,怕盛应期知晓,扔掉私盐后跳入水中离开;在盛应期只身来武定时,知府凤应的妻儿吓得惶恐不安。

    B. 盛应期关爱黎庶。为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奏免了几十万缗钱的赋税,申请了数以万计的救灾钱粮,并安排各府积极储备粮食以备荒年。

    C. 盛应期仕途坎坷。得罪了太监李广,遭诬陷被贬为云南驿丞;开罪了抚宁侯朱麒,招来他们的流言;御史郑洛书还弹劾他以钱物结交权贵。

    D. 盛应期治河未竟。盛应期接替章拯治水,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却遇旱灾,皇帝采纳大臣们的建议下令停工,最后还免去了他的治水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

    (2)应期请展一月竟其功,不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陈万年字幼公,沛郡相人也。为郡吏,察举,至县令,迁广陵太守,以高弟入为右扶风,迁太仆。

    万年廉平,内行修,然善事人。丞相丙吉病,中二千石上谒问疾。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及吉病甚,上自临,问以大臣行能。吉荐于定国、杜延年及万年。万年竟代定国为御史大夫,八岁病卒。

    子咸字子康,年十八,以万年任为郎。有异材,抗直,数言事,刺讥近臣,书数十上,迁为左曹。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也。”万年乃不复言。

    万年死后,元帝擢咸为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是时中书令石显用事颛权,咸颇言显短,显等恨之。时槐里令朱云残酷杀不辜,有司举奏,未下。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于是石显微伺知之,白奏咸漏泄省中语,下狱掠治,减死,髡为城旦,因废。

    成帝初即位,大将军王凤以咸前指言石显,有忠直节,奏请咸补长史。迁冀州刺史,复为南阳太守。所居以杀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辄论输府。所居调发属县所出食物以自奉养,奢侈玉食。然操持掾史,郡中长吏皆令闭门自敛,不得逾法。下吏畏之,豪强执服,令行禁止,然亦以此见废。

    (选自《汉书》,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B.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C.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D. 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察举”是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B. “高弟”在文言文中常见的意思有:品学优秀;考试及考核官吏成绩优等。其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前者。

    C. “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召有司案图”。

    D. “掾史”是官名,汉以后中央各州县皆置掾史等官,分曹治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陈万年为人廉洁公正,性情平和,注重自我修养,但他能官居高位,也与他善于做人有很大关系。

    B. 丞相丙吉病重的时候,皇上亲自到丙吉家询问大臣们的品行能力,丙吉向皇上推荐了陈万年、于定国等人。

    C. 陈咸做事的作风与他父亲不同。陈咸在生活中很奢侈,每到一处任职就征调当地美食供自己享用。

    D. 石显抓住陈咸泄露朝廷秘密的把柄乘机攻讦他,但没有成功,石显被投入监狱,后来虽减去死罪,却被剃光了头发做苦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遣家丞出谢,谢已皆去,万年独留,昏夜乃归。

    (2)咸素善云,云从刺候,教令上书自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