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综合题 4 题,选择题 11 题
简单题 5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综合题 共 4 题
  1. 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为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 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   ;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研究植物激素作用机制常使用突变体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方法处理萌动的拟南芥种子可获得大量突变体。若诱变后某植株出现一个新形状,可通过      交判断该形状是否可以遗传,如果子代仍出现该突变性状,则说明该植株可能携带         性突变基因,根据子代       ,可判断该突变是否为单基因突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       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甶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        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已知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雌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试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11 题
  1. 依据中心法则,若原核生物中的DNA编码序列发生变化后,相应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该DNA序列的变化是

    A.DNA分子发生断裂

    B.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增添

    C.DNA分子发生碱基替换

    D.DNA分子发生多个碱基缺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

    B.细胞周期的G2期己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

    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

    D.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 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碥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豹的某个栖息地甶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剰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甶T区引入8只成年雄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墓因频率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与黑猩猩的 DNA差异经历了约 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果蝇长翅( V)和残翅( 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果蝇种群有 20000只果蝇,其中残翅果蝇个体数量长期维持在 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 20000只纯合长翅果蝇,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前提下,关于纯合长翅果蝇引入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v基因频率降低了 50%

    B.V基因频率增加了50%

    C.杂合果蝇比例降低了50%

    D.残翅果蝇比例降低了50%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连续自交、随机交配、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Ⅱ的F3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B.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0.4

    C.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1

    D.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A和a的基因频率始终相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家蝇种群来源

    敏感性纯合(%)

    抗性杂合子(%)

    抗性纯合子(%)

    甲地区

    78

    20

    2

    乙地区

    64

    32

    4

    丙地区

    84

    15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