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7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 爱无差等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 存天理,灭人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A. 儒家“仁爱”思想 B. 墨家“兼爱”思想

    C. 儒家“礼治”思想 D. 墨家“非攻”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电影《墨攻》讲述了战国时代十万赵国军队攻打弱国梁国,墨者革离孤身救城的故事。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学在官府”使得墨家不能办私学 D.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这一家是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D. 墨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提出这一观点的人一定是

    A.荀子

    B.韩非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家 D.儒家学说与权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顺命》中说:“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所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汉武帝对此言论十分欣赏,主要是其有利于

    A. 光大儒家

    B. 恢复礼乐秩序

    C. 建立教育体系

    D. 加强中央集权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据史料记载,宋代女子吴妙静新婚之日,未婚夫在迎亲时溺水身亡,她遂出资在溺水处建造了一座五孔石桥,并终身守节。吴妙静此举的思想根源最有可能来自于(    )

    A.董仲舒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

    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1)概括材料中的三种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主张出现的政治经济背景。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 今之通谊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

    ——《汉书•董仲舒传》

    (2)依据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论述,指出其思想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董仲舒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唐代儒学较多地吸取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而盛行于唐代的佛教,既有本土发展起来的禅宗,也有从天竺引进的法相宗,还有中印合璧的天台宗等。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

    ——张国刚《唐代开放与兴盛的当代思考》等

    (3)依据材料三概括唐代思想文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4)综上,谈谈你对思想文化发展进程的认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

    材 料

    结 论



    史料记载,东汉桓帝是中国第一位实行道教及佛教教化政策的帝王,他也支持翻译佛经和其他佛教活动。
    ——据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

    佛、道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思想的主流。



    游酢和杨时去拜访老师程颐,程颐正用佛家打坐瞑目而坐。游、杨二人遂恭敬站在其身旁,等候良久,直到程颐发觉。
    ——据朱熹《近思录》

    中国古代有尊师传统。



    孙家鼐建议京师大学堂应“以中学(中国传统学术与政治思想)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据孙家鼐等《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1896年)

    这份奏折中,孙家鼐认为中学比西学重要。

    请回答: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

    (2)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些是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的?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材料或者修改成怎样的结论,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若修改结论,不得照抄材料)

    (3)本堂课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演变”。请结合所学知识,紧扣主题,重新分析各组的材料,建立材料与主题的联系,说明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在东汉、宋代、晚清三个时期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