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4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24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30 题
  1. 在“汉字听写大赛”中,题目是“zuòtǔ”,主持人解释说:“词语出自《左传》。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与这一词语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

    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全球通史》载:公元前127年时,皇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能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不断下降.据此判断,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削弱相权,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下列历史事件与之相关的是

    A.元代实行的行省制度

    B.明太祖时期废丞相、设内阁

    C.秦并兼四海,分天下为郡县

    D.宋设参知政事,掌副宰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认为“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材料中唐代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

    B.行省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这一做法

    ①保证了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意味着公民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③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与误用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写道:“凡欲建立民主政治者,都可仿效克里斯提尼在雅典的做法:摧毁旧团体,建立一种能使各阶级达到最大联合的团体。”克里斯提尼改革中可仿效的是

    A.设立“五百人会议”

    B.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C.建立雅典最高法院

    D.划分十个行政选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某西方学者这样评价罗马法:“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下列对“理性”的最准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以前的习惯法

    B.罗马法能及时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C.罗马法形成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要保护了统治阶级利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1906年5月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他们在其《考察情形折》中称:“大抵欧洲各国政治,悉根源于罗马旧制,言政法者必言罗马,犹中国学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见,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罗马法

    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

    B.维护和巩固了欧洲各国的统治

    C.自然法的法律精神具有普遍性

    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下图所示,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它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习惯法是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

    B.《十二铜表法》主要维护平民的利益

    C.公民法主要适用于罗马共和国时期

    D.万民法是罗马帝国对外扩张的产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英国学者阿德金斯在《探寻古希腊文明》中提到:古雅典500人议事会成员最初并无薪金,约从公元前5世纪中期起,他们领取生活费,后来还领有新金.议事会成员经济待遇的获得始于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希波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当时好意气,灭虏斯可刻。”与邱逢甲这首诗歌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近代以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件:“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该条约是指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巴黎和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时人诗中提到“通川(州)烽火逼,仓皇幸热河。密云惟豆麦,宫禁满兵戈。”导致“仓皇幸热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和新的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这里“新的内容”是指

    A.反封建

    B.反官僚

    C.反侵略

    D.反满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是空想性与进步性的统一体

    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

    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特別值得珍视的是它……要求根据新的原则,重新平分杜会上的土地和财产……使每个农民都在分散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永远保持一份平均的财产。”这里的“它”应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资政新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某专家在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时说:“(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平等的许诺……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下列最有可能导致“贫民失望”的是

    A.金田起义仓促举事

    B.《天朝田亩制度》流于空想

    C.定都天京斗志松懈

    D.《资政新篇》因故未能实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太平天国提倡“剪辫蓄发”认为当时人的发饰“坏先人之服冕,是使中国之人忘其根本也”。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认为“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先去满清之形状”,提倡“剪辫易服”。二者均希望通过变革发饰

    A.与西方文明相对接

    B.号召推翻清朝统治

    C.提倡民主自由思想

    D.表明各自宗教信仰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深入,各中学正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师生共同开发校本课程,但由学生开发的校本课程难免有些错误。下列有关鸦片战争的内容中错误的是

    A.道光帝听说外国听说外国军队威胁京津,非常愤怒

    B.满族将领海龄率守军在镇江战役中英勇抗

    C.英法美俄四国组成联军,火烧圆明园

    D.签订条约,开放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上的浮雕,有两块是反映1851年和1911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其相似之处有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②在革命政党的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③曾在南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④领导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对材料中“革命性、民主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否定了君主专制,实现了民权主义

    B.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代议制

    C.推翻了封建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D.否定了君主专制,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因为它

    A.改变了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

    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既然不可能把国王挡在门槛之外,那就得正视国王一直在场的事实。需要谋划的是如何把国王‘关进笼子’”17世纪以来,英国国王最终被“关进笼子”的标志性事件是

    A.责任制内阁的确立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光荣革命”的进行

    D.1832年议会改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由各州或其人民予以保留。”该规定

    A.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

    B.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促进美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D.弱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的创举”是

    A.实行政党政治

    B.实行联邦制

    C.实行民主共和制

    D.创立内阁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它)是共和主义和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挥师北伐,石达开率军在鄱阳湖与曾国藩交战,终因孤军深入,最终失败。

    2、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3、历史老师在讲述美国联邦机构的权力结构时,绘制了右图的图示。某同学作了如下解释:最高行政权归总统,总统对国会负责,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最高法院拥有司法权,大法官由国会任命。

    4、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中,由于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不断激化,为稳定社会秩序,公民法逐步为万民法取代。

    5、克利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所有官职向公民开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从古罗马到近代欧美,西方法治进程在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无疑是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它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橫”。

    ——《世界著名法典汉译丛书》

    材料二

    美囯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才是美国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和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法律文件,美国宪法集中表现了美国人民的民族特性和美国人的政治智慧,它创立了……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追求民主、反对专制的历史新纪元。……美国宪法是美国人民对世界政治的最大贡献,是奉献给人类最宝贵财富,……深刻地影响了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

    ——袁明《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

    材料三

    议会改革法案(1831年5月通过)把英国的选民人数从48.8万增加至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上涨至3.3%。……中等阶级的多数虽然还不掌权,但是获得了选举权。议席的重新分配可以视为一种对选举制度的修正,选举权的扩大不仅改变了社会等级制的旧原则,而且致力于把政治权利赋予新的社会阶层。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部法律?如何理解“它开创了罗马法制史上的一个新时代”?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系列宪政原则和制度”指的是什么?概述英国1787年宪法对近现代世界的民主进程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英国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这一法案的颁布对英国当时哪一新的社会阶层“最为有利”?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法律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历史图片往往能真实地折射大量的历史信息,以图说史是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与哪些侵华战争有关?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有一场著名的海战,其中壮烈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谁?此次战争后中日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涉及江苏的城市是哪个?该条约中最能体现此时西方国家对外侵略扩张需求的内容是什么?

    (3)图四所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哪次战争、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4)由上述图片串起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建设与发展是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也是世界政治文明宝库里的重要财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谭嗣同曾说“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曾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比之先秦政制,秦朝在政治制度上的创新有哪些?

    (2)中央与地方的权利斗争在中国古代史上屡见不鲜,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许多统治者都非常用心地方行政制度建设。请说出秦朝、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的名称?中国古代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斗争方面,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3)选官制度是一个国家或政权选拔官吏的实体和程序规章,又可以称作仕进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官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管理水平。请完成下面表格。

    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

    时期

    选官制度

    方式

    主要标准

    先秦

    世官制

    世袭

    (父系)血缘

    西汉

    举荐

    封建伦理道德,才学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品评官评定

    隋唐以来

    考试

    才学,成绩

    (4)依据上述材料,中国历史上的制度建设给我们今天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