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填空题 1 题,简答题 3 题,判断题 1 题,综合题 2 题
简单题 12 题,中等难度 15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次变革的总设计师是(   )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旨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我国实施这一战略的目的是(   )

    A. 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B.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C. 构建和谐繁荣社会   D. 落实“四个全面”战略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并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

    A. 上海浦东开发区 B. 海南经济特区

    C. 厦门经济特区 D. 深圳经济特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与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 “一五计划”完成 B.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新中国成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   )

    A.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

    A. 实行国家工业化 B. 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C.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并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代国歌的会议是(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而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是  (   )

    A. 邓世昌 B. 佟麟阁 C. 邱少云 D. 黄继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土地改革中对大量的生产资料做了划分,农民分到了    (  )

    ①土地  

    ②农具  

    ③牲畜  

    ④房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现代工业化体系,是中国人寻求了一个多世纪的梦想。为实现这一“梦想”,新中国于1953年开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C.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抗美援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次会议(  )

    A.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 公布了过度时期总路线 D. 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英模人物中,被誉为“人民好干部”的是(   )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雷锋 D. 邓稼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1978年,我国开始了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其首要事件是(  )

    A.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C.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 恢复高考制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

    B.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继设立经济特区、下放沿海港口城市和开辟沿海线 对外开放区之后,2001年12月我国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

    A. 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   B. “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 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D. “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列关于“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 为了实现中国梦,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国家的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         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横线上应填(   )

    A. 振兴中华 B. 发展创新 C. 提升国力 D. 从严治党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填图题:请仔细阅读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补全。



    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补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3 题
  1. 请你列举出至少3项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方面的国家建设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文革期间,我国经济遭到巨大损失,但是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请你列举出这一时期取得的三项科技成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简答题: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于3月3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请问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1 题
  1.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请在右侧的( )中填正确。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意义重大的会议,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的“会议”是指什么?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左”倾错误主要指什么运动?

    (3)这次会议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这次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人民公社化时期流行于农村的顺口溜)

    材料二:“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活到十八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材料三:“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反映了当时农村怎样的生产状况?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的协议书出现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对参与其中的农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三中“大包干”的主要形式是什么?农村中的一系列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