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2 题,其中:
单选题 20 题,填空题 1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3 题,中等难度 9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0 题
  1. 麦田里的杂草和麦子争夺阳光、养料、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 捕食关系   B. 合作关系

    C. 竞争关系   D. 互助关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4•贵阳)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都能运动   B. 都能呼吸   C. 都有细胞结构   D. 都生活在水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农田   D. 沙漠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B. 各种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彼此孤立的。

    C. 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D. 在美洲大量使用的农药DDT(敌敌畏)与我们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住在亚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校园的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校园外回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

    C.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是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春来江水绿如蓝   B. 雨露滋润禾苗壮   C. 秋风扫落叶   D. 草盛豆苗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下列哪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

    A. 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 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偏远山区可以不用调查

    D. 整理分析调查结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植被破坏   B. 环境污染

    C. 缺水干旱   D. 食物链被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 )

    A. 树木在秋天落叶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   D. 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生物圈的范围为

    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C. 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

    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各组中均属于生物的是(  )

    A. 克隆羊、蜻蜓、钟乳石       B. 蘑菇、珊瑚、松鼠

    C. 珊瑚虫、菊花、水草       D. 枯树枝、小鱼、杨树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牵牛花早上开放傍晚关闭体现了哪种生物特征( )

    A.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将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的依据是

    A. 用途   B. 生活环境   C. 个人爱好   D. 形态结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地球上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

    A. 水圈   B. 岩石圈   C. 大气圈   D. 以上三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生物圈及生物圈内的生物   B. 一个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 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 长白山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与它生活的环境颜色极为相近,这属于 (  )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锄禾日当午”,农民给庄稼松土的目的是给农作物提供

    A. 水   B. 空气   C. 生活空间   D. 营养物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生物种类

    A

    B

    C

    D

    E

    单位体积农药含量(mg)

    0.045

    0.024

    0.003

    0.145

    0.009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是正确的(  )

    A. A→B→C→D→E   B. E→D→C→B→A

    C. D→A→B→C→E   D. C→E→B→A→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

    A. 绿色植物和人   B. 人

    C. 人和动物   D. 植物和动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图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植物的角色是________。

    (2)图中细菌和真菌的角色是_______。

    (3)图中消费者是 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

    (4)如果人们大量捕杀鸟,使鸟的的数量减少,则虫的数量会__。

    (5)植物、鸟、虫三者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如果植物被喷过农药,则三者中,体内农药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

    (6)构成生态系统的非生物部分是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等。

    (7)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的关系。

    (8)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其中有“地球之肾”之称的是 _________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__  。             

    (9)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2)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______和______两种环境,以便对照。

    (4)每个实验装置中能否都放入1只鼠妇?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每分种统计一次明亮和阴暗土壤中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10次统计数的_____值。

    (5)得出的结是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需要给鼠供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

    (7)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