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3 题,其中:
名句名篇 1 题,其他题 2 题,选择题 3 题,语言应用 2 题,诗歌鉴赏 1 题,文言文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中等难度 13 题。总体难度: 中等
名句名篇 共 1 题
  1. 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2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居高声自远,________。(虞世南《蝉》)

    3.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________,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5.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吴楚东南坼,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7.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月抒情的句子是“          

        ”,这两句诗将月亮人格化,表达了作者对“左迁龙标”王昌龄的关切之情。

    8.在你交往的同学中,许多人都是优缺点共存的,怎样对待别人的优缺点?《<论语>八则》中的“                                   ”给了我们正确的回答。

    9.《爱莲说》一文中,表现莲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其他题 共 2 题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4分)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________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绽放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闪烁在京剧斑澜的脸谱中,跳动在二胡凄美的弓弦上,擂响在锣鼓

    kēng锵的鼓声里,飘散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传统 文化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五彩纷呈的形式令人赏心悦目。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也会在文化的熏________陶下变得厚重而雅致。

    1.给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________       kēng________锵        ________陶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一个错别字,请改正。(1分)

    ________改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综合性学习。(6分)

    2012年是农历壬辰年——龙年。海龙中学九年级(8)班举行“龙年话龙”为主题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从古到今,人们对龙情有独钟,赋予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试根据你的积累,写两个与“龙”相关的寓言或成语故事名称。(2分)

    2.下面是汉字“龙”不同时期的字形,请按照汉字演变的进程进行排序:                    。(只写序号)(2分)

             

         A    B     C      D

    3.神奇的龙,是几千年的华夏图腾,不仅是中国的象征,更承载着绵延至今的璀璨文明。作为中国最古老及最令人崇敬的象征之一,作为中国十二生肖里唯一一个抽象的物种,龙承载了更多的特别意义。请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探究龙的象征意义。(2分)

    材料一: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说文解字》)

    材料二:龙食于清,而游于清;龟食于清,游于浊;鱼食于浊,游于浊。(《吕氏春秋·举难》)

    材料三:孔子见老聃,三日不谈。弟子问曰:“夫子见老聃,亦将何归哉?”孔子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游龙耶!”(《史记·老子列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3 题
  1. 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公路下面江水清碧,缓缓流过,两边群山鳞次栉比,郁郁葱葱,云重风轻,足见昔日蜀道之难。

    B.2011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民间最近正如火如荼地举办各种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活动。

    C.田汉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巨子,他对中国戏剧、电影事业的丰功伟绩,几乎无人不知。

    D.随着运输格局的变化,无论是公路、水路、航空,还是一票难求的铁路,春运压力都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降低和缓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截至2011年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实现了年初计划的目标任务。

    B.八国集团在德国关于气候变暖问题作出了一项声明,希望世界上发达国家在2050年之前,能够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减少两倍

    C.国家安监总局要求云南煤矿安监局科学制定救援方案,千方百计抢救被困人员,严防不再发生次生事故。

    D.国务院日前实施批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家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________,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①亮丽的色彩    ②昂扬的旋律   ③精彩的细节

    A.①③②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2 题
  1.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分)

    ①你的朋友是积极向上的人,你就可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

    ②能从中得到激励,从而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③与消沉的人厮混,你不可能进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    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类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3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阅读《观沧海》,完成小题。(6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中“若”字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2分)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文言文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选自《出师表》)

    【乙】

    贞观二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汉、魏以来,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尝表①废廖立、李严②于南中,立闻亮卒,泣曰:‘吾其左衽③矣!’严闻亮卒,发病而死。故陈寿④称‘亮之为政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卿⑤等岂可不企慕及之?”

    【注释】①表:指上表建议。②廖立、李严:蜀汉之臣。③左衽:古代少数民族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而亡国。④陈寿:西晋人,著有《三国志》。⑤卿:古代君对臣的称谓。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以陛下平明之理__________           (2) 三臣于草庐之中__________

    (3)太宗房玄龄等曰________          (4)严亮卒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宜付有司其刑赏/与臣此事

    B.亲贤臣,小人/肉食者鄙,未能

    C.表废廖立、李严于南中/予求古仁人之心

    D.立闻亮/获有所闻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诸葛亮为丞相,亦甚平直。

    4.下列对【甲】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5.【乙】文中哪句话最能诠释诸葛亮提出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主张?(请用原文回答)(2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灯光是一种毒品》,完成小题。(16分)

    灯光是一种毒品

    艾先立

    ①1880年3月31日,人类的灯光第一次照亮这个世界。从此,深邃美丽的夜空便渐行渐远。如今,我们的地球在太空中就像游乐园一样,光点密集,熠熠生辉,尤其欧洲和美国夜空。人工光的亮度正以每年5%一l0%的比率增长。

    ②这眩目的明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生物依靠星辰和月亮的微光辩别方向,而人工光的泛滥对它们形成的误导常常造成致命的伤害。据统计,每年有近一亿只禽类撞在北美洲的有光建筑上。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明亮的灯光也会干扰蚕蛾的迁徙,使大批蚕蛾无端被困在黑暗的孤岛上,坐以待毙。“人工白昼”还致使许多昆虫被强光源周围的高温烧死。

    ③受影响的还有一种甲壳纲动物和轮虫。本来它们在夜间游到水面吃水藻,白天则在水下休息并躲避猎食者。街灯的强光折射到水面上,这些微小的生物一直停留在水面下。后果是,蜉蝣生物被剥夺了营养来源,以此为生的鱼虾大量减少;幸存的水藻却快速疯长,破坏了其他水生物的生长环境,使清澈的水质受到污染。可见,人工光的泛滥会影响食物链彼此依存的正常关系。

    更糟糕的是,西雅图市弗莱德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发现,夜间工作的妇女比非夜间工作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高出60%;上夜班的年头越多,夜班时间越长,接触的光线强度越高,患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他的研究还表明,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即使在睡眠期间,也会减少褪黑激素的生成,而褪黑激素能帮助调节昼夜节律,还具有抗氧化的功能。神经内分泌学家鲁塞尔·雷特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在危害健康。”

    ⑤研究光污染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社会应该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光污染的程度。他们建议对固定照明设施进行遮盖,并将散射光的圆灯换成不散射光的平底灯,让灯光照向需要照射的地方。而不是过路人的眼睛和居民的窗户……阿尔瓦勒兹说:“装饰性灯光应该像高明画家的画笔,要画龙点眼的突出细节,而不应该像粉刷匠手里的刷子,均匀地细密的刷满整个建筑物。”

    【相关链接】

    某市将通过灯光建设,构筑几大主题景观体系,以展示该市作为现代国际大都市繁华的恢弘气势。景观一,由中心城区1000余条纵横交错的路灯廊道构成的“霞光干道”夜景景观。景观二,由百余栋公共建筑“里光外透”和200栋15层以上高层建筑灯光构成的“都市辉煌”夜景景观。景观三,由18片居住小区的甬路灯光、楼道灯光、楼门灯光、楼名灯光、标识灯光和绿化小品等装饰性灯光构成的万家灯火夜景景观。

    1.阅读选文,概括列出人工光有哪些危害?(3分)

    2.第④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3.结合上下文,指出文章第③节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3分)

    在饰有华灯的华盛顿纪念碑下,一个半小时内就能找到500多只鸟的尸骸。

    4.文章第⑤段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降低光污染的建议,请你再提出两条降低光污染程度的建议。(2分)

    5.阅读“相关链接”,联系全文,就该市夜景工程的利与弊说说你的看法。 (4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怒放的七月槐》,完成小题。(19分)

    怒放的七月槐

    李清玺

     每每出去散步,我总是情不自禁地端详每一棵树,比一比高低,论一论大小,评一评美丑。更有甚者,为了看银杏树结的果儿,还专程跑到市招待处的院子里,一次看不够,准备下次还来,其中的奥妙真有点说不清。

     今年夏天,最惹眼的,当然要数槐树,层层叠叠的槐花,云蒸霞蔚一般,开得繁,开得密,开得灿烂,日日都有新蕊,天天都有花开,那种新鲜和刺激竟持续了一个月。当然,最最好看的,还是黄昏来临时,路灯的清辉洒在簇新的枝头,映亮了整条街道,就像皎洁的月光映在雪地上,那种清清白白的反光勾起我许多联想。

     在北方,国槐是较常见的一种树,干净,不招虫儿,树形好,挺秀而俊美,生命力强,历百年而不衰,颇得人们的赏识与厚爱。我对国槐一往情深,缘于老家的门旁就有一棵树,硕大浓密的树冠撑起一柄巨伞,无论日头怎样偏移,都有足够的阴凉供人休息。人们聚在树下,休晌,纳凉,风从树下过,凉自心上生,说说笑笑,各人忙着各人的事儿,悠闲而自在。

     国槐,是用材林,木质坚硬,纹理细密,富有弹性,过去是制车造船的首选;它又是绿化树,房前屋后,街心路旁,点缀其间,错落成行,浓荫匝地,和风送爽;它还可入药,槐子、槐花、槐豆,都是上好的中药材,人们按时采摘,精心晾晒,妥善保管,自然就有人上门求购,也算得上一笔不小的收入。

     七月的天空,槐花出奇地秀,她不秀姿色,不秀芳香,不秀明艳,色是浅浅的绿,香是淡淡的清,味是微微的苦,不事张扬,本色自然。花开时,如禾苗吐蕊,庄稼秀穗,不经意间,已是花满枝头,那种浅黄与新绿一下子便跃入人们的眼帘,铺天盖地,让人震撼;花谢处,落英纷纷,蝴蝶翩翩,淋着行人的脸,打着奔驰的车,洒进人行道上,温温柔柔,娉娉婷婷,细细的落蕊,随风起落,应节舞动,充满了诗意。更可贵的是,槐花花期长,每天都在开花,时时都有落蕊,花开花谢,反反复复上演着生命的传奇,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思。

     俗话说,七月的天,孩子的脸,狂风挟着骤雨,常会不期而至,风雨中的槐树,又是怎样的情景?不是亲身经历,恐难感受真切。①狂风,如脱缰的野马,沿着街道,鱼贯而入,野蛮地冲,无情地撞,狠命地挤,疯狂地扯,槐树摇摆着,槐花,纷落如雨,顷刻间,铺满街道,有如一层厚厚的雪。风的间隙,有有心人,带了扫把和口袋,急如星火地收拾起落蕊来,扫的扫,装的装,运的运,全家老少齐上阵,不等雨至,地面上就干干净净了,待到大雨如注,落蕊也就少了许多零落之苦。对勤谨的人,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对赏花爱花的人,更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风霁雨霁,槐花复又灿然,蓬蓬勃勃一树新绿,为路人再添一重欣喜。

     ②每天,我都从开花的槐树下走过,踩着浓浓的绿荫,踏着轻轻的落蕊,风穿过的街道,雨洗过的天空,心宛如一条澄澈的小溪,流过炎夏,淌过酷暑,冲掉所有的郁闷,洗去满身的征尘。奶奶常说,槐子丰收的年月收谷子收豆子,诚如斯言,今年下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良好,丰收即将成为眼面前的事实。

     如今,槐树虽偶有花开,但大多数槐花都结了籽,一种状如豆角,碧绿透明,汁水饱满,缀满枝头的果实,它们隐藏在墨绿的槐叶里,只在阳光穿过叶子的瞬间,才隐隐约约辨得出。

    国槐,虽贵为一些城市的市树,却引不起市民的关注,究其原因,还在于她的本色和自然。物以稀为贵,在一个处处浮艳的社会里,普普通通也就有了土气的嫌疑,难怪她会淡出人们的视野。

    我独爱国槐,爱她的根,她的魂,她的精神,她的气质,她的故事,她的一切的一切。

    (选自2011年9月28日《光明日报》)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国槐的特点。(3分)

    2.文中画线句①采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3.阅读文中画线语句②,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感到“心宛如一条澄澈的小溪”? (3分)

    4.文中的“国槐”有何象征意义?(4分)

    5.阅读全文,你从国槐身上获得了怎样的感悟?(5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回首成长的岁月,有父母真情呵护的温馨,有师长教导关爱的幸福,有同窗真诚帮助的快乐;有成功的喜悦,更有挑战的惊险……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万千。(60分)

    请以《________的岁月》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有真情实感。②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