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组 2 题,单选题 10 题,综合题 3 题
中等难度 10 题,困难题 5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组 共 2 题
  1. 世界第一口白垩纪大陆科学钻井“松科1井”深度约5 00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科研井的深度位于哪个层(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软流层

    2.根据材料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各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B. 只有大气圈和岩石圈有联系

    C. 研究地球内部圈层只有通过地质钻探   D. 地球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近年来,我国旨在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向全国推出。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再加上长期的历史原因,西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表层不能涵养水源,有干旱缺水山区100多万平方千米,特别是西北内陆和黄河中上游地区,水资源极度紧缺,约有3 420万人饮水困难。区域内有一半多的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达2 350万。

    (1)甲、乙、丙三大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______和_____,我国西部地区的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2)修建“母亲水窖”,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和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水资源出现枯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循环除了能使陆地淡水得到更新外,其意义还有哪些?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云量最多的地区是(  )

    A. 赤道地区   B. 北纬20°地区   C. 北纬40°地区   D. 北纬60°地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影响可能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大气云量   B. 大气厚度   C. 太阳高度   D. 通过的大气路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室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 ①   B. ③   C. ④   D. ⑤

    2.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3.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平均海拔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小有关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 温度:A>B>C>D

    C.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 气压:D>A>B>C

    2.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A. 增温和增湿 B. 净化和增温 C. 净化和增湿 D. 减湿和减温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左图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右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地壳上升运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流水沉积作用   D. 风力侵蚀作用

    2.形成右图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侵蚀作用   C. 火山活动   D. 风力侵蚀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6.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A. a,c   B. b,c,d   C. a,b,c,d   D. a,b,c,d,e

    2.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A.    B.    C.    D.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图是“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台湾岛、海南岛   D. 云贵高原

    2.青藏高原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A. 地势高   B. 纬度低

    C. 距海近   D. 人类活动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根据图表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对外省人口吸引力最弱的是(  )

    A. 辽宁   B. 山东   C. 福建   D. 广东

    2.引起我国部分省区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人口的分布差异   B.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C. 自然环境的差异   D. 消费水平的差异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阶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A. 初级阶段   B. 加速阶段

    C. 逆城市化阶段   D. 后期阶段

    2.引起阶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B. 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C. 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D. 轨道交通的发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A、B、C、D中最有可能是郊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城市地区,由于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量大,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热传导率很高的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材料二 城市热岛环流示意图。

    (1)请总结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因素。

    (2)请在材料二图圆圈处标上高低压(G表示高压、D表示低压),并简单绘制出高、低空等压面;在图中热岛环流路径上用箭头表示循环方向,并简单解释形成原因。

    (3)请简单解释热岛效应冬季最为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的原因。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分析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断增加,如果计划生育措施实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亿。

    材料二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

    (1)分析目前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及这种变化带来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2)判断对世界人口年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简述该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

    (3)据材料二分析,世界上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快的国家主要是哪种类型的国家。阐述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启示。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漫画《不堪重负》。

    (1)据材料一分析,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在该地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城市内部地域功能分区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阶段。

    (2)漫画反映出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材料一中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城市发展的显著特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