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21 题,填空题 14 题,信息分析题 1 题,探究题 1 题,计算题 1 题
简单题 27 题,中等难度 1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1 题
  1. 下列物质放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钙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酒精挥发   D.矿石粉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N2  B.O2     C.CO2     D.C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人体缺铁会引起缺铁性贫血。这里“铁”一般是指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下列做法不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A.植树造林   B.无纸化办公   C.随意焚烧垃圾   D.绿色出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O2     C.Na2CO3    D.Ca(O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酒香不怕巷子深”,能闻到酒香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变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H2    B.2H     C.2H+    D.2H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30  B.核外电子数为30

    C.元素符号为Zn   D.相对原子质量为65.39 g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D.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CO2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B

    检验一种固体是否为Na2CO3

    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

    C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除去CO2气体中的CO气体

    点燃气体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计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A.隔绝氧气             B.移走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无法判断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微观视角认识化学反应有重要意义。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 : 15

    D.参加反应的甲与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已知:Na2CO3 + H2O + CO22NaHCO3 。下图表示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溶剂的质量         B.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C.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与NaOH、Ca(OH)2都能发生反应。

    分别向甲、乙两个瓶中注入少量、等体积的两种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1)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CO2能与Ca(OH)2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下列实验现象中,一定能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填序号)。

    a.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

    b.U型管中红墨水左高右低

    c.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没有发生改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4 题
  1. 集体出发,入驻营地。

    (1)乘坐以天然气为动力的环保型大巴车去营地。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还包括煤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学会生存。

    (1)野炊活动。下列食材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

    (2)同学们在营地被蚊虫叮咬,皮肤因蚊虫分泌出的蚁酸而痛痒。查阅资料发现以下几种常见物质的pH,其中可以帮助减轻痛痒的物质是    (答一种即可)。

    常见物质

    厕所清洁剂

    苹果汁

    牙膏

    草木灰水

    pH

    1.5

    3.0

    9.0

    1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学会劳动。

    (1)打扫卫生。易拉罐和包装纸盒都属于    (填序号,下同)。

    a.有害垃圾     b.可回收物    c.厨余垃圾   d.其他垃圾

    (2)浇花施肥。下列物质中,能作氮肥的是   

    a.CO(NH2)2    b.K2SO4        c.K2CO3       d.Ca(H2PO4)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学会审美。

    学习插花。同学们发现鲜花保鲜营养液中含有硼酸(H3BO3)、阿司匹林(C9H8O4)等物质。硼酸中硼元素(B)的化合价是    ;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其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创意表达。营地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滴水生火”的化学魔术。用棉花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棉花迅速燃烧。

    (1)完成化学方程式:2Na2O2 + 2H2O4NaOH +    

    (2)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上述反应为棉花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氢气、氦气均可用作飞艇的填充气。结合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在0℃,1.01×105Pa时

    空气

    氢气

    氦气

    密度/(g/L)

    1.293

    0.0899

    0.1786

    (1)氢气曾用于飞艇的填充气,其原因是   

    (2)目前使用氦气代替氢气,其理由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水是重要资源。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物质是   

    (2)电解水实验如右图所示,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中

    产生的气体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利用右图所示的简易装置可把海水转化为淡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小容器中的水为淡水

    b.获得淡水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c.大容器中得到的溶液一定是含有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金属应用广泛。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是    (至少两条)。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3)铁生锈的条件是    ;盐酸可除铁锈,其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NaCl、MgCl2、CaCl2等物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电解熔融的无水MgCl2可以得到金属镁。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2)将海水中的镁提取出来,首先要让海水中的镁离子形成沉淀而富集起来。结合表中数据分析,为了使氯化镁转化为沉淀,应加入溶液A可能是   

    室温下几种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MgCO3

    CaCO3

    Mg(OH)2

    Ca(OH)2

    溶解度/g

    0.01

    0.0013

    0.0029

    0.16

    (3)结合MgCl2的溶解度曲线分析,操作I:蒸发浓缩、    、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煤加工成焦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c.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以煤、空气、水为原料还可以合成氨(NH3)。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设备1中主要反应:① C + O2CO2;   ② C + H2OCO + H2。为了保持炉温,提高H2的产量,需要交替通入空气和水蒸气。

    判断:设备1中反应②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设备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甲、乙、丙、丁、戊五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氯、钙6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的溶液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甲是   

    (2)向乙的溶液中放入铁钉,会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还能观察到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所示,分别取少量丙、丁、戊三种白色固体于A、B、C三支试管中,进行

    如下连续实验。

    步骤1:加入一定量水充分溶解,A中固体不减少,B和C中的固体消失;

    步骤2: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振荡,A中无明显现象,B和C中无色液体变红;

    步骤3:继续加入一定量乙的溶液,A和B中产生大量气泡,B和C中红色褪去。

    分析:①丙和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 若步骤3中,B和C所得溶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一种相同的物质,则丁和戊分别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2)用装置B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 在桌面上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为了验证金属活动性强弱,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一: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二:为了达到实验目的,溶液A是    (填序号)。

    a.稀硫酸       b.硝酸银溶液        c.氯化钠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制作了“叶脉书签”。制作中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200 g,下图是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①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2)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在量取蒸馏水读数时,视线如右图所示(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制作了“叶脉书签”后,同学们想用酸处理废液后再排放。欲测定处理后废液的酸碱度,需选用下列用品中的    (填序号)。

    a.玻璃棒   b.白瓷板(或玻璃片)   c.酚酞溶液   d.pH试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信息分析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等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

    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探究题 共 1 题
  1. 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右图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

    【提出问题】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

    ①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

    ②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①不合理,其理由是   

    【进行实验】乙组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猜想②

    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碳酸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10

    不浑浊

    5

    不浑浊

    1

    浑浊

    0.5

    浑浊

    【解释与结论】

    (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4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   

    (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   

    (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②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   

    【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所做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设计了多组实验,其中部分同学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

    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1 题
  1. 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18~25%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 + ZnO   ZnSO4 + H2O。

    (1)硫酸锌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成20%的稀硫酸。加入水的质量是    g。

    (3)取50 kg某红锌矿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最后得到80.5 kg硫酸锌,则红锌矿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