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5 题,其中:
选择题 12 题,综合题 3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8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12 题
  1. 近代社会的到来,在政治上的特征就是以法治取代人治,下列文献体现人类社会由人治走向法治开始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民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米兰多拉(1463-1494)在《论人的高贵的演说》中借上帝之口说道:“亚当……你就像一个拥有主权和自由的设计者,你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方式来塑造你自己作者的观点属于

    A. 君权神授思想

    B. 人文主义思想

    C. 启蒙思想

    D. 民主科学思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B. 经济危机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市场的争夺

    C. 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 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  )

    A.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平等   B. 对民主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C. 反对殖民压迫,争取民族独立   D.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 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 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C. 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D. 君主制度的衰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后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出一辙……”这里 论述的是(  )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法国大革命 C. 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南北战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它使东西两个半球之间建立了联系,使美洲无比丰富的资源供欧洲人掠夺、开发和占有,开始了欧洲海外殖民的血与火的历史,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他表明地球是圆形等科技知识能开辟人类活动的新天地”文中的“它”是指(  )

    A. 哥伦布率舰队横渡大西洋达到美洲 B. 郑和下西洋

    C. 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南美洲进入太平洋 D. 达•伽马领导船队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1776年,一群律师、商人、教士、种植园主、手艺技师们在被称为“现代世界中最富革命性的文件”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保证要把生命贡献给北美独立事业,贡献给“一切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他们签署的这个文件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人权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独立宣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水力是工业革命初期的主要动力,受水力限制,最初的工厂大多建在河边。自从一种新的动力工具使用后,工厂就集中在城市进行生产,这种动力工具因此被称为“工业城市之母”。这种动力工具是( )

    A. 珍妮机   B. 瓦特蒸汽机

    C. 发电机   D. 内燃机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 B. 美国等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第一架发电机;1879年,美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电灯;90年代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以内燃机为动力,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经过不断努力,终于制成飞机。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特点?()

    A. 科学和生产紧密结合 B. 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

    C. 是以电为核心的科技革命 D.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如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指出B点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3 题
  1. 革命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两种重要方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09 年 2 月 12 日,奥巴马参加林肯诞辰 200 周年纪念活动,并表示他特别感激林肯,因为有了林肯,他才有可能成为美国的第一任黑人总统。

    ﹣﹣中国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

    材料三 俄国 1861 年改革后,一位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则指出:“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无耻掠夺。”

    材料四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 ……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下

    (1 )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 18 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2 ) 材料二中,奥巴马特别感激林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 依据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有关内容,分别指出材料三中两种认识的基本依据。

    (4 ) 材料四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明治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5 ) 美、日两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革命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

    (1)材料一表示的是哪一革命的经过?通过了什么文件?该革命最终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第一条在权力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

    ——摘自某历史文献

    (2)材料二摘自哪一历史文献?它诞生于哪一场革命中?

    材料三: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为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展开开辟了道路。其秉持的三权分立思想,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创造了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使美国的经济发展踏上快车道。

    ——亚特伍德《人类简史》

    (3)材料三体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哪些影响?其中“三权分立”的原则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材料四如果说 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大国崛起》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人革命共同作用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有哪些重大事件?(回答两个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8月23日英王宣布殖民地居民的反抗运动为非法,并声言“宁可不要头上的王冠,也决不会放弃战争”。

    材料二:(北美)“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

    材料三:“与其等待农民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四:1868年,日本全国只有405家工业企业,并且主要是手工工场,1877年到1886年间,发展到760家。1893年,日本拥有10个工人以上的工业企业3019家,其中使用机械动历的为675家;1913年增长到8274家,其中使用机械动力的为3741家。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领导战争的人物是谁?

    (2)材料二中“当前南部与北部之间的矛盾”激化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3)材料三说明了哪一个国家的统治危机?为了应对危机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4)材料四中日本企业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推动材料二三四中事件发生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