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7 题,其中:
单选题 25 题,材料分析题 2 题
简单题 17 题,中等难度 10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5 题
  1.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A.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礼乐制度的破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下列各项中能代表商朝文明的是

    A. 甲骨文

    B. 儒家学派创立

    C. “百家争鸣”

    D. 雕版印刷术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公元前238年,嬴政开始亲政,为统一六国的战争积极准备着。他制定了三步战略: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不到10年时间,嬴政先后灭掉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由此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夏朝

    B. 秦朝

    C. 隋朝

    D. 元朝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中的措施促进了

    A. 民族融合

    B. 江南地区的开发

    C. 北魏政权的建立

    D. 民族政权并立局面的形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唐诗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李白诗句“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反映了唐朝

    A. 科举制度完善

    B. 汉藏关系融洽

    C. 中外交流活跃

    D. 国家由盛转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A. 造纸术

    B. 印刷术

    C. 火药

    D. 指南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B. 唐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完成了南移

    C.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 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

    C.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 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我国历代政府历来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下列管辖机构设立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域都护

    ②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新疆行省

    ④澎湖巡检司

    ⑤台湾府

    A. ①②④③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⑤③②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果你是某一事件的参与者,喊出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那么你参与的事件是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一二·九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2017年1月,教育部下发重要文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下列哪一事件应作为“十四年抗战”的开始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西安事变

    D. 华北事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从1927年起的十年,中国革命道路极为艰难曲折。下列相关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

    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③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④遵义会议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④①③

    D. ①④③②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途径是

    A. 三大改造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文化大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过渡时期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沈阳凭借机械制造、成套设备制造、军工生产等支柱产业,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沈阳机床、变压器、风动工具、泵阀及重型设备已打造为知名品牌。沈阳成为“共和国的工业长子”是在

    A. 土地改革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从此,我国以崭新的外交形象活跃于外交舞台。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成就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1972年,中美正式建交

    D. 2001年,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该项提案的议题是

    A. 谴责美国对朝鲜的侵略行径

    B. 建立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C. 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

    D.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保持了持续的稳定和繁荣。这主要说明

    A. 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一国两制”方针成功实践

    C. 坚持九二共识不可动摇

    D. 经济特区取得显著成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欧洲文明长期以来吸引着世界的眼球。欧洲人强烈的反省精神打造了哲学的深度,不断追寻的精神开创了民主的先河,在与蒙昧和野蛮的交战中,逐渐形成了复杂而独特的“欧洲模式”,在世界其他文化中都可以找到欧洲文明的影子。上述材料中提及的“欧洲文明”的源头是

    A. 古希腊文明

    B. 古巴比伦文明

    C. 古埃及文明

    D. 古印度文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1701年,英国议会颁布《王位继承法》,限定了国王的继承顺序和宗教信仰,重申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王位继承法》继承和发展了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1787年宪法

    D. 《拿破仑法典》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牟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 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 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 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 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 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 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彼得格勒起义的消息传到莫斯科后,莫斯科苏维埃也于7日傍晚成立军事革命委员会,领导工人、士兵发动起义。经过激战,起义军于11月16日攻占克里姆林宫,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与此同时,革命烈火燃遍俄国大地。到1918年春天时,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与上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巴黎公社

    B. 十月革命

    C. 二月革命

    D. 辛亥革命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B. 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D. 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材料分析题 共 2 题
  1. 在古代中国,有些称呼具有深层次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过去这二十年考古发现的另一个重要启示在于王畿和东部地区在体制上的不同。譬如,不管东方的诸侯在传世文献中怎样称呼,在考古发掘所得的青铜器铭文中他们均自称为“侯”……相反地,在陕西王畿地区的贵族宗族之长从未有称“侯”,而常常是被称为“伯”,有时为“仲、叔、季”。

    ——许倬云《西周史》

    材料二  秦王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体制角度分别指出上述两类称呼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皇帝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能体现这一地位的具体制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回顾历史,发人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1年,日本侵略军在中国东北有预谋地炸毁南满铁路一小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炮轰沈阳城。

    ——摘编自人教版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认定:“日军大屠杀的暴行,绝非少数士兵违犯军纪而产生的偶然事件。”驻留在南京的德国外交官向德国政府报告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这不是个人的,而是整个陆军,即日本本身的残暴和犯罪行为”。

    ——王建明、曾景忠《中国近代通史·抗日战争》

    (1)材料一叙述的是中国抗战史上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它与七七事变在中国抗战进程中分别占有怎样的地位?

    (2)说出南京大屠杀中遇难者人数和被害者身份。依据材料二,揭示日军“在南京的暴行”的实质。

    (3)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什么重大意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