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4 题,其中:
选择题 20 题,综合题 4 题
简单题 10 题,中等难度 12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选择题 共 20 题
  1.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

    D. 百团大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的三个阶段,作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是

    A.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B.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五四运动

    C. 太平天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此人主张(  )

    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黄埔军校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创立的著名军校,为国共双方培养了大量军事人才。它的校址位于

    A. 上海

    B. 广州

    C. 南京

    D. 北京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2019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2周年。香港的回归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图中①处所示的岛屿被迫割让给英国是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纵观太平天国战史,我们很难看到一种谋定后动、贯穿全局的战略计划,却常出现坐困突围、随机性较大的失误。军事上的一连串胜利,又使天国领袖们忘乎所以,故建都天京后,洪、杨等人置清军在天京和扬州城外建立的江南、江北大营于不顾,分兵北伐和西征。……结果无论留守天京,还是北伐、西征,其兵力均不占优势,实际上给了清军各个击破的机会。”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因素是

    A.拜上帝教的落后 B.统治集团腐朽 C.革命纲领不切实际 D.战略失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D.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口口口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口口”指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陈独秀 D.李大钊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导致下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护国战争爆发

    C.辛亥革命爆发 D.军阀割据混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1948年,毛泽东曾说:“军旗上要有“八一两字,表示口口口口是建军的日子。”“口口口口”应是(  )

    A.金田起义 B.武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红军长征中的“三大主力军,西北高原胜利会合了。欢呼三个方面军,百战百胜英雄弟兄。团结我们工农红军的全部力量……”材料中的“三大主力军”会合的地点是(   )

    A.甘肃腊子口 B.陕西吴起镇 C.甘肃会宁 D.陕西延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西安事变 D.淞沪会战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其中说道:“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傍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蒋介石的这段话主要表明

    A.抗战到底的决心 B.和平解决的设想

    C.排斥其他党派的宣言 D.争取列强的调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平型关大捷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下图所示的会议通过的党章,规定作为中共一切工作的指针是

    A.三民主义 B.民主科学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4月23 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了。与上述情景相关的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他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他”是

    A.冼星海 B.鲁迅 C.郭沫若 D.聂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自古以来,状元最受人羡慕和尊敬,而工商业是被人看不起的“末业”,在清末偏偏有一个状元“舍本逐末”办起了实业,此人是

    A.张謇 B.奕䜣 C.李鸿章 D.张之洞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4 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是直接受到哪次侵华战争的影响?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甲午败于日本”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谁的思想?他对于欧美物质文明采取怎样的态度?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历史(选修4)》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三:在中国整个现代史上,1919年无疑称得上奇迹迭出之年。从五月四日到最近几周的教师罢课,…但这一年的真正奇迹,应该是这个国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这种转变的传播速度异常迅猛,连那些对其最后的胜利怀有最疯狂期待的人都感到震惊了。

    ——胡适《中国知识分子在1919年》

    (1)材料一所述的“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打倒了”的革命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为“拥护这两位先生”而发起的运动指的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使“国家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上述革命或运动在思想层面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2)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文译稿)

    材料二:1928年2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材料三: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

    (2)材料二中“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3)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三指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亲爱的同胞们!本党这种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与委曲求全的态度,早已向全国同胞在言论行动上明白表示出来,并且已获得同胞们的赞许。……用统一团结的全国力量,抵抗外敌的侵略。寇深矣!祸亟矣!同胞们,起来,一致的团结啊!我们伟大的悠久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服的。起来,为巩固民族的团结而奋斗!为推翻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而奋斗!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胜利万岁!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二: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材料三:见下图。

    材料四:1946年中期以后,蒋(介石)决定用军事手段来解决共产党问题,以便证明如果不是受美国调停的妨碍的话,他可轻而易举地消灭敌人。胜利将证明他的判断正确,并表明美国人要中国建立联合政府的浪漫之梦不切实际。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宣言》的发表和材料二蒋介石的谈话,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探究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蒋介石对共产党发动全面军事进攻的标志是什么?蒋介石为认为可以凭借什么手段解决共产党问题?结果如何?

    (5)上述国共关系的历程给我们哪些启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