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2 题,其中:
单选题 26 题,填空题 1 题,实验题 2 题,推断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19 题,中等难度 11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26 题
  1.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A. 漂白粉是化合物   B. 水玻璃是纯净物

    C. 盐酸是电解质   D. 纯碱不属于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氯化氢不导电,液态氯化氢可以导电;

    ④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硫酸氢钠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A. 仅①④   B. 仅①④⑤

    C. 仅②③   D. ①②③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状态的物质,既属于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  )

    A. 氯化镁晶体   B. 氯化钠溶液

    C. 液态氯化氢   D. 熔融氢氧化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①2Fe2++Br2=2Fe3++2Br-   ②2Br-+Cl2=Br2+2Cl-   ③2Fe3++2I-=2Fe2++I2.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铁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在③中被氧化

    B. 反应②中当有1mol Cl2被氧化时,有2mol Br-被还原

    C.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I2>Br2>Fe3+

    D.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Fe2+>Br->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的是(  )

    A. 0.012 kg C   B. 0.012 kg12C

    C. 0.012 kg13C   D. 0.012 kg12C和13C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25mL量筒量取4.0mol·L-1的盐酸5.62mL

    B.做蒸馏操作时,冷凝水方向是下进上出

    C.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氯化钠与硝酸钾的混合物

    D.用蒸发皿灼烧胆矾(CuSO4•5H2O)得到Cu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C.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中:CaCO3+2H+=Ca2++CO2↑+H2O

    D.澄清石灰水与稀硝酸反应:Ca(OH)2+2H+=Ca2++2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是(     )

    A. 焰色反应是黄色

    B. 溶液有咸味

    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D. 焰色反应是黄色,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其生成物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MgCO3、MgO、Mg3N2 B.Mg(OH)2、MgO、MgCO3

    C.MgO、Mg3N2、C D.Mg3N2、C、MgCO3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某同学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的结果为5.04×10-3mol·L-1。这里的“5.04×10-3mol·L-1”表示葡萄糖的 (  )

    A.物质的量 B.摩尔质量 C.质量分数 D.物质的量浓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

    A. 氧化物 B. 盐 C. 碱 D. 酸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OH﹣+CO2===HCO3-

    B.氧化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O2﹣+H2O===2OH﹣

    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Ag++Cu===Cu2++Ag

    D.金属铁溶于稀硫酸中:2Fe+6H+===2Fe3++3H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硅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范围很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是人类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常用材料

    B.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石英玻璃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③氧化物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把下列四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不能使蒸馏水导电性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10 g NaCl固体

    B.10 g NaOH固体

    C.10 g BaSO4固体

    D.10 g Cu(NO3)2固体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收集纯净的氯气,最好选用(  )

    A. 向上排空气法 B. 向下排空气法

    C. 排水法 D. 排饱和食盐水法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2H2O═2NaOH+H2↑ B.CaCO3+2HCl═CaCl2+H2O+CO2↑

    C.2KClO32KCl+3O2↑ D.CH4+2O2CO2+2H2O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同温同压下,相同物质的量的铝、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放出氢气的体积比是(  )

    A.1∶1 B.3∶1 C.3∶2 D.2∶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常温下,二氧化硅是很坚硬的固体,而二氧化碳是气体,这一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B.硅元素与碳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不同

    C.二氧化硅分子与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不同

    D.二氧化硅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二氧化碳则是由分子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1 mol·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硫酸 B.气体甲中二氧化硫与氢气的体积比为4∶1

    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锌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自然界中既有化合态的硫又有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的硫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实验室常用酒精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

    D.硫是黑火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某同学欲配制含有大量下列各离子的溶液,其中能实现的是(  )

    A.K+ H+  OH- B.Na+ Ca2+  

    C.Na+ H+ Cl-  D.Na+ Cu2+ Cl-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2 mol氧原子中含1.6NA个电子

    B.1 mol 氯化镁中含有离子数为NA

    C.12.4 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1NA

    D.28 g一氧化碳气体所含的电子数为20NA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下列关于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B.都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

    C.水溶液的成分相同 D.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同的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  )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 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 ④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 题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

    (1)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KMnO4+16HBr=5Br2+2MnBr2+2KBr+8H2O

    ①其中还原剂为___,还原产物为___。

    ②若有0.8mol还原剂被氧化,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

    (2)古老但仍然是最有用的制备联氨(N2H4)溶液的方法如下:

    __NaClO+__NH3·H2O→___N2H4+___NaCl+___H2O

    ①请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②NH3·H2O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3)人体内所含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但Fe2+在酸性条件下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H3PO2和NaH2PO2均可将溶液中的Ag+还原为Ag,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3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②利用H3PO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其中A、B分别为氯气和氨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1)若Cl2从左向右流动,NH3从右向左流动,则上述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____→B;为使NH3与Cl2更充分混合,Cl2应从C装置的___进入(填“x”或“y”)。

    (2)简述装置A中使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B中圆底烧瓶内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5)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反应开始后,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了证明在实验室制备得到的Cl2中会混有HCl,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甲同学的示意图,所需实验装置从左至右的连接顺序:装置②→__________。

    (2)装置②中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装置③中Cu的作用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设计仍然存在缺陷,不能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此,乙同学提出气体通入装置①之前,要加装一个检验装置⑤,以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你认为装置⑤应放入__________。

    (6)丙同学看到甲同学设计的装置后提出无需多加装置,只需将原来烧杯中的AgNO3溶液换成紫色石蕊试液,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则证明制Cl2时有HCl挥发出来。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推断题 共 2 题
  1. 根据下列变化进行推断:

    且已知对A加强热产生的气态物质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6.3。

    (1)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①②变化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涉及的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C、D、E为单质,E为固体,F为有磁性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及次要产物均已略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E________。

    (2)指出MnO2在相关反应中的作用:反应①中是________剂,反应②中是________剂。

    (3)若反应①是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若反应①是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则A是________(填化学式);如在上述两种条件下得到等质量的C单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根据你对金属钠性质的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2)由于金属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反应,通常将它保存在_______里。

    (3)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硫酸  B.硫酸铜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镁溶液

    (4)为粗略测定金属钠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水)的总质量为ag,将质量为bg的钠(不足量)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①列出计算钠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用含有a、b、c的算式表示)。

    ②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