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3 题,其中:
单选题 14 题,多选题 4 题,实验题 2 题,解答题 3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13 题,困难题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4 题
  1. 下列有关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加速运动

    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以为零

    C. 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

    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是变化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普勒将第谷的几千个观察数据归纳成简洁的三定律,揭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B. 伽利略设计实验证实了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C. 牛顿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 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a、b是地球表面上不同纬度上的两个点,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球体,a、b两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这两个点具有大小相同的(   )

    A. 轨道半径

    B. 线速度

    C. 加速度

    D. 角速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若已知物体运动的初速度v0的方向及它受到的恒定的合外力F的方向,图a,b,c,d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关于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不变

    B. 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量

    C. 向心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方向变化越快

    D. 向心加速度决定向心力的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成功自动对接,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如图)对于太空舱中的航天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天员处于平衡状态

    B. 航天员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C. 航天员的加速度恒定不变

    D. 航天员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月—地检验的结果说明(   )

    A.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B.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不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C. 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D. 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只与月球的质量有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h,如图所示。将甲、乙两球分别以v1、v2的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在下列条件下, 乙球可能击中甲球的是(   )

    A. 同时抛出,且v1<v2

    B. 甲先抛出,且v1>v2

    C. 甲先抛出,且v1<v2

    D. 甲后抛出,且v1>v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1与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2之比即R1∶R2为(   )

    A. 3∶1

    B. 9∶1

    C. 27∶1

    D. 18∶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如图所示,A为静止于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为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的卫星,C为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P为B、C两卫星轨道的交点.已知A、B、C绕地心运动的周期相同,相对于地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线速度

    B. 物体A和卫星C具有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C. 卫星B在P点的加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的加速度一定相同

    D. 卫星B在P点的线速度与卫星C在该点的线速度一定相同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O1为轮子A和B的共同转轴,O2为轮子C的转轴,A、B、C分别是三个轮子边缘上的点,且半径RA=RC=2RB,则A、B、C三点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等于(   )

    A. 4∶2∶1

    B. 2∶1∶4

    C. 2∶2∶1

    D. 2∶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质量为m的小木块从半球形的碗口下滑,如图所示,已知木块与碗内壁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木块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为v,那么木块在最低点受到的摩擦力为(  )

    A. μmg

    B. μmv2/R

    C. 0

    D. μm(g+v2/R)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神舟十号飞船于2013年6月11日顺利发射升空,它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载人飞船.升空后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任务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如图所示,已知神舟十号飞船的发射初始轨道为近地点距地表200 km、远地点距地表330 km的椭圆轨道,对接轨道是距地表343 km的圆轨道.下列关于神舟十号飞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发射速度必须大于7.9 km/s

    B. 在对接轨道上运行速度小于7.9 km/s

    C. 在初始轨道上的近地点速度大于在远地点的速度

    D. 在初始轨道上的周期大于在对接轨道上的周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如图所示,杂技演员在表演“水流星”节目时,用细绳系着的盛水的杯子可以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甚至当杯子运动到最高点时杯里的水也不流出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最高点时,水对杯底一定有压力

    B. 在最高点时,盛水杯子的速度一定不为零

    C. 在最低点时,细绳对杯子的拉力充当向心力

    D. 在最低点时,杯中的水不只受重力作用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多选题 共 4 题
  1. 铁道转弯处内、外铁轨间设计有高度差,可以使火车顺利转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主要是为了减少车轮与铁轨间的摩擦

    B. 主要是为了减少轮缘与铁轨间的挤压

    C. 内轨应略高于外轨

    D. 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火车转弯提供了向心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如图所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地球同步卫星等间隔分布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颗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

    B. 地球对一颗卫星的引力大小为

    C. 三颗卫星对地球引力的合力大小为

    D. 两颗卫星之间的引力大小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有一种杂技表演叫“飞车走壁”,由杂技演员驾驶摩托车沿圆台形表演台的侧壁高速行驶,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图中虚线表示摩托车的行驶轨迹,轨迹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将越大

    B. h越高,摩托车对侧壁的压力将越大

    C. 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将越大

    D. h越高,摩托车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越大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物体A和B的质量均为m,且分别用轻绳连接跨过定滑轮(不计绳与滑轮、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当用水平变力F拉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 物体A也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绳子的拉力始终大于物体A所受的重力

    C. 物体A的速率小于物体B的速率

    D. 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一直不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2 题
  1.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按下列步骤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试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填完整:

    (1)按要求安装好器材,注意调整木板竖直,且使斜槽末端_______,记下斜槽末端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2)让小球多次从__________位置无初速滚下,记下小球穿过卡片孔的一系列的位置。

    (3)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以竖直线为轴建立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4)测出曲线上某点的位置坐标x、y,用表达式v=______________ 算出该点的瞬时速度(表达式要用x、y、g等表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由“长征2号F”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10分钟后,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带着中国人的千年企盼梦圆浩瀚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1)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宇航员处于____________(选填“超重”或“失重”)状态.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在升空后,应向__________(选填“偏东”、“偏西”)方向飞行.

    (2)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登月,已知月球表面没有空气,没有磁场,引力为地球的1/6,假如登上月球,你能够__________(填代号)

    A.用指南针判断方向    

    B.轻易跃过3米高度    

    C.乘坐热气球探险

    D.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发现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为76 cm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如图所示,有一只小船正在过河,河宽d=300m,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v1=5m/s,水的流速v2=4m/s。小船以下列条件过河时,求过河的时间。

    (1)以最短的时间过河。

    (2)以最短的位移过河。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如图所示,轨道ABCD的AB段为一半径R=0.2 m的光滑1/4圆形轨道,BC段为高为h=5 m的竖直轨道,CD段为水平轨道.一质量为0.2 kg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为2 m/s,离开B点做平抛运动(g=10 m/s2),求:

    (1)小球离开B点后,在CD轨道上的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

    (2)小球到达B点时对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3)如果在BCD轨道上放置一个倾角θ=45°的斜面(如图中虚线所示),那么小球离开B点后能否落到斜面上?如果能,求它第一次落在斜面上的位置距离B点有多远.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