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0 题,其中:
单选题 12 题,填空题 11 题,作图题 1 题,实验题 3 题,计算题 3 题
简单题 29 题,中等难度 1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2 题
  1. 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 刘翔参加110 m栏比赛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15m/s

    C. 课桌从桌面掉至地上的时间约为10s

    D. 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μ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B. 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 以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物体是大卡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

    A. 天鹅的倒影

    B. 日环食

    C. 人看到水中的鱼

    D. 浇不灭的蜡烛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速度公式v=s/t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v与路程s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B. 物体运动的路程s与时间t成反比

    C. 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   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物体速度是乙的2倍,甲、乙通过路程之比3:1,则甲、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3:2   B. 2:3   C. 1:6   D. 6:1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四个实验是八年级物理教科书中探究光现象的四幅插图,其中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图实验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 乙图实验实验说明在光的漫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C. 丙图实验说明在光的镜面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D. 丁图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如图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若水面上升,则光斑在B点右侧   B. 若水面上升,则光斑在B点左侧

    C. 若水面下降,则光斑在B点左侧   D. 若水面下降,则光斑仍在B点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1h的时间,前3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40km/h, 中途因堵车停留了10min,后2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

    A. 40km/h   B. 48km/h   C. 50km/h   D. 60km/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度角,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入射角为30°,反射角也为30°

    B. 若入射角较小15°,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减小15°

    C. 若入射光线不动,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应将平面镜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

    D. 若入射光线不动,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20°,应将平面镜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甲、乙、丙三人各自乘坐升降机,甲看见建筑物在上升;乙看见甲在下方并正在靠近自己;丙看见甲、乙都在下降,则甲、乙、丙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甲可能上升

    B. 乙可能上升

    C. 丙必定上升

    D. 甲、乙、丙的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已知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且v=2v1,则v1与v2的比值是( )

    A. 1:3   B. 3:1   C. 1:1   D. 1:2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甲、乙、丙三物体沿同一直线运动,如图a为甲乙相对于同一参考点O的s-t图像,如图b是丙车的v-t图像,乙丙两物体都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物体做相向运动,相遇时两物体运动的路程均为200m

    ②0-30s,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③乙比丙晚10s开始运动

    ④当t=20s时,乙丙两物体相遇,相遇时距离O点100m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11 题
  1. 伟大的物理学家______,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到商店购乒乓球时,小明总要将几个乒乓球从某高度处自由释放,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从中挑选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___(选填序号).①发现并提出问题,②作出猜想和假设,③进行实验,④交流与合作。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激光测距仪,它的测程是100m-20km,测距精度-3m-3m。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即为________m/s。若用该激光测距仪测量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当激光从A山峰发出到B山峰后再反射回A山峰所经过的时间为30μs,则两座山峰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k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国庆期间,小聪一家自驾去成都旅游。在高速公路上某时刻汽车的速度表如图甲,则指针显示该汽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m/s。在成都市郊的公路边,他看到如图乙的交通标志牌,则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成都,最快需要______h。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四个人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0.2400m、2.400dm、24cm、240.0mm,则以上记录中错误的是______.若将该钢尺放入冰箱中冷冻室短时间(温度较低)再拿出来,并立即测量同一物体长度,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小微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8年级物理书的长度先后测量了5次,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7cm、25.83cm、25.88cm、25.36cm、25.85cm,根据数据分析,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cm,物理书的长度是______c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光在_________________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小光斑,这是太阳光经过小孔所成的太阳的__________(选填“虚像”“实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教室里,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太阳光照在地面的玻璃上形成刺眼的光束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均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甲乙两列火车,甲车的速度是54km/h,乙车的速度是10m/s。若两车同向行驶时超车时间比相向行驶时错车时间多40s。甲车长100m,则乙车的长度为______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重庆渝中区皇冠大扶梯是亚洲第二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全程运行时间3min;若,扶梯不动,小海走上去要6min;若他沿行驶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_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一艘鱼雷快艇正在追击前方同一直线上匀速逃跑的敌舰。当两者相距3km时,快艇发射一枚鱼雷,鱼雷以相对于地面3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追击敌舰,发射鱼雷后快艇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追击,经过t1=200s, 鱼雷击中敌舰并使敌舰受创失去动力。为了给敌舰致命打击,击中的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发出第二枚鱼雷,又经过t2, 鱼雷再次击中敌舰并将其击沉.则鱼雷第一次击中敌舰前,敌舰逃跑的速度是____m/s。敌舰被一枚鱼雷击中后,由于失去了动力而匀减速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是v=16-t(m/s),通过的路程s=16t-t2/2(m),则第二枚鱼雷从发出到击中敌舰经过的时间t2是______s。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图题 共 1 题
  1. 按题目要求完成作图

    (1)一束与平面镜成40°角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反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____________)

    (2)小明想在自家养房楼顶安装一块平面镜,使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3 题
  1. (1)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2)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算出细钢丝的直径是___m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合_____nm。

    (3)小夏同学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___cm.

    (4)如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__s。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重庆一中初二课外兴趣小组进行“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l)这个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___.

    (2)为了计时更准确,应该调节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选填“大”“小”)。

    (3)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cm;若测得间tAB=3s,tAc=4.5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m/s.

    (4)某同学计算小车从A至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sAC/tAC;方法2:vAC=(sAC/tAC+sBC/tBC)÷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选填“方法1”或“方法2”).则A至C的平均速度是vAC=___m/s.

    (5)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得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选填“大”“小”).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可以转动的硬纸板、激光器和几种不同颜色的笔,依据教材设计了如图的实验。

    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55°

    55°

    4

    70°

    70°

    (1)实验时先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把硬纸板___________放在平面镜上;

    (2)实验中硬纸板E保持不动,把硬纸板F沿ON向前或向后转动一个角度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发现是否在______________;

    (3)要测量反射角,在图中应测量__________。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光的经迹。取下纸板测量ON两侧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关系时,发现表格中有一个反射角的读数有误,是___角。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文字结论).

    (5)实验中多次测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计算题 共 3 题
  1. 下表是D412次列车组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求:

    时间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徐州

    到站时间

    09:51

    10:29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2

    11:50

    历程/km

    0

    85

    300

    648

    (1)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若该列车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为140km/h,则苏州到常州的里程为多少k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2017国庆期间,初二学生小星乘坐Z258次列车由重庆前往上海游玩,旅途中,他想测量火车平稳行驶时的速度。已知火车总长度为200m,铁路沿线的电杆间隔是50m,从看到第一根电线杆到看到第49根电线杆共用时间1min。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匀速穿过万寿山隧道时,他乘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5.5min。求:

    (1)求火车运行速度v是多少m/s?

    (2)万寿山隧道的长度?

    (3)火车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A.、B两码头相距180km,从A码头到B码头顺流行驶。若一艘快艇甲从A码头出发顺流行驶160km需要2h,水流速度为5km/h。求:

    (1)快艇甲在静水中的速度;

    (2)若快艇甲和另一轮船乙分别从A、B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8h刚好相遇。求轮船乙在静水中的速度;

    (3)若快艇甲和轮船乙保持原来静水中的速度不变,分别从A、B两码头同时出发同向顺流而下,且快艇甲到达B码头后立即返回A码头,轮船乙则一直保持其运动方向不变。求甲和乙在航行过程中需航行多长时间恰好相距130km。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