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28 题,其中:
选择题 18 题,填空题 7 题,解答题 3 题
中等难度 28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18 题
  1. 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葡萄酿成酒
    B.
        木柴燃烧
    C.
      面包发霉
    D.     灯泡通电发光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蒸馏水
    C.酸雨雨水
    D.生理盐水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钛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FeTiOx,其中铁元素和钛元素的化合价均显+3价.则x为( )
    A.2
    B.3
    C.4
    D.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兴奋剂检测是奥运会对运动员的一项重要检测.其中一种兴奋剂的化学式为C20H26O2,下列关于兴奋剂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
    B.该兴奋剂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该兴奋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该兴奋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0:13:3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有些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或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对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设计中,正确的是( )
    A.制备气体前,先往装置中装入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先加热、后通一氧化碳
    C.稀释浓硫酸时,先往容器中装水,后慢慢倒入浓硫酸
    D.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沾上被测溶液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
    B.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C.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降温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50℃降温至10℃时,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9O24CO2+2SO2+6H2O
    ,则X是( )
    A.C4H12S2
    B.C2H6S
    C.C2H6O2
    D.C2H6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要除去银粉中混有的少量铜粉,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足量的水搅拌、过滤
    B.加足量的盐酸、过滤
    C.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D.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在图示的装置中,夹子处在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铁
    B.金
    C.银
    D.铜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是( )
    ①防止金属腐蚀
    ②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③禁止生产易造成金属腐蚀的化工产品
    ④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⑤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⑤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CaO+2HCl=CaCl2+H2O
    B.Na2CO3+2HCl=2NaCl+H2O+CO2
    C.2NaOH+H2SO4=Na2SO4+2 H2O
    D.AgNO3+HCl=AgCl↓+HNO3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下列物质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轻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固体氢氧化钠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用稀硫酸清除钢铁表面的铁锈        ②用碳酸氢钠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③用氢氧化钠中和胃中过多盐酸        ④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工厂的污水.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为完全中和某一强酸溶液,需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如果改用1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
    A.大于7
    B.小于7
    C.等于7
    D.无法判断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从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加热后的剩余物中分离出MnO2,有以下操作:
    ①洗涤;
    ②溶解;
    ③加热烘干;
    ④过滤.
    以下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③④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某同学欲选用下列试剂探究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合理的一组试剂是( )
    A.Mg、Cu、FeSO4溶液
    B.Fe、MgSO4溶液、CuSO4溶液
    C.Fe、Cu、MgSO4溶液
    D.Mg、Fe、Cu、稀H2SO4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7 题
  1. 用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氢原子________;m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_;碱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显正三价________;   四个氯化氢分子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
    现有以下物质:A、不锈钢;B、氧气;C、生石灰(氧化钙);D、活性炭;E、二氧化碳;F、水;G、醋酸;H、熟石灰(氢氧化钙);I、锌;J、盐酸.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________可用于制造炊具;    (2)________可用于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3)________可用作冰箱除臭剂;     (4)________可用于降低土壤的酸性;(5)________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6)________是最常用的溶剂.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按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有水参加的化合反应:________;
    (2)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
    (3)中和反应:________;
    (4)反应中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减少的反应: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故应________保存.
    (2)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纤维素等,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宜选用的瓶塞是________(填标号).
    A.玻璃塞;B.木塞;C.橡皮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在生活和化学实验中,大家经常需使用多种除湿剂(干燥剂)
    (1)生石灰:白色块状固体,吸水后生成熟石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硅胶:无色或白色颗粒,吸水量为30%-35%,可反复使用.其主要成分可看作是SiO2,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3)浓H2SO4: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作除湿剂,其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无水氯化钙:白色固体,有苦咸味,每千克吸水量约为1-1.2kg.若1kg无水氯化钙吸收1.2kg水后得到氯化钙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5)还原铁粉:灰色或黑色粉未,又称“双吸剂”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常用于食品保鲜.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有效的化学方法是(选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在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Cu(NO32、AgNO3和Zn(NO32等物质,为了实现节能环保理念,在此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上述过程中所发生的有关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有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为了将他们分开,有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图中烧瓶中盛的是NaOH溶液,分液漏斗中盛的是稀盐酸.
    ①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b,让混合气体从导管口进入,所得纯净气体从导管c逸出(假设反应完全进行),
    此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混合气体通入完毕后,再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使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广口瓶,这时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解答题 共 3 题
  1. “实验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一直是我们的追求,愿同学们动脑筋、善于总结、大胆实验,现有一套如图简易装置,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B处实验药品根据需要自己选择)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甲同学猜想,利用该装置可制取并验证O2,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H20+O2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垫江县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的污染物是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求:污水中所含NaOH的质量分数.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为了测定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氢钠(NaHCO3)固体的质量分数,现进行如下实验:向盛有13.6g该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09.5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和药品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记录如下:
    (提示:NaHCO3+HCl═NaCl+H2O+CO2↑)
    反应时间 to t1 t2 t3 t4 t5
    烧杯和药品质量/g 210.0 206.7 204.6 203.9 203.4 203.4
    求:(1)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中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