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6 题,其中:
单选题 10 题,填空题 4 题,实验题 1 题,科学探究题 1 题
简单题 9 题,中等难度 3 题,困难题 4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单选题 共 10 题
  1.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C.向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加入氢氧化铜,溶液显红色

    D.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CO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C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 A B. B C. C D. D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B.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积极推广共享单车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一种名为瑞德西韦(化学式:C27H35N6O8P)的新药被寄予厚望,认为该新药或许会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的“特效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

    B.瑞德西韦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2

    C.瑞德西韦完全氧化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

    D.瑞德西韦由27个碳原子、35 个氢原子、6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构成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衣服晾干

    C.食物腐烂

    D.干冰升华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

    A. 稀释浓硫酸 B. 倾倒液体

    C. 蒸发盐水 D. 检查气密性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7. 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天然高分子材料: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8. 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 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 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 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 pH=13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 Mg2+、 CO32- B.H+、 Cu2+、 NO3-

    C.NH4+、 Fe3+、 SO42- D.K+、 Ba2+、 Cl-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填空题 共 4 题
  1.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

    (2)钙离子______;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不知火”柑橘是一类美味的水果。

    (1)请回答:

    ①图1为某种柑橘的部分营养成分,图中的钙、钾、磷是指_____ (填字母)。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单质

    ②糖类、蛋白质、脂肪都属于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图2是柑橘汁的三种包装,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3)柑橘适宜生长在pH为6左右的土壤中.若某土壤的pH为3,要经改良后方可种植柑橘.下列物质,既可用来改良土壤酸性,又能给土壤施肥的物质是___。

    A 生石灰   B 熟石灰   C 过磷酸钙     D 草木灰(主要成分碳酸钾)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3.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

    (2)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_____(用“=”“<”或“>”符号连接)。

    (4)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填一种即可)。

    (5)如图2,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 氯化钠和水

    B 镁条和稀盐酸

    C 硝酸铵和水

    D 氢氧化钠和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2019年12月17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

    (1)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而金属铝在空气中更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实验题 共 1 题
  1.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②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 B 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连接 B、G、H 装置进行实验。若实验时 G 装置中蜡烛燃烧更剧烈,H 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则 B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科学探究题 共 1 题
  1. 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如图1所示

    (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

    (1)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步骤②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_____;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

    (1)首先称取a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可重复选择)

    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

    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

    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

    (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装置丁的作用是_____。

    (三)拓展交流

    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

    ①2NaOH+CO2=Na2CO3+H2O   ②Na2CO3+CO2+H2O=2NaHCO3

    小明同学将5g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