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14 题,其中:
命题作文 1 题,字词书写 2 题,选择题 2 题,语言应用 1 题,综合性学习 1 题,名著阅读 1 题,句子默写 1 题,诗歌鉴赏 1 题,对比阅读 1 题,现代文阅读 2 题,作文题 1 题
简单题 3 题,中等难度 9 题,困难题 2 题。总体难度: 简单
命题作文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同学们,两个多月前,你迈进了中学的大门,从此你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学生。在这段中学时光中,也许你遇见了一位影响了你的老师,一个引为知己的朋友,一件触动心灵的事,一本充满魅力的书,一处经常流连的风景……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5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字词书写 共 2 题
  1. 请将下面的句子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米字格中。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根据拼音,工整地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①酝酿(_____)  ②高邈(_____)   ③nì(_____)笑  ④不求shèn(____)解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共 2 题
  1.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班会课上,班主任秦老师咄咄逼人地要求全班同学努力学习,将来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和老师。

    B.花街节,傣族姑娘们打扮一新,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笑语盈盈地向游客们招手。

    C.周末的清晨,母亲小心翼翼地起床做饭,心里欣喜地想,让儿子多睡一会,不要惊醒他。

    D.上海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名牌云集,霓裳潮涌,似花团锦簇,喜迎嘉宾。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全县各中小学都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

    B.因为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使乐东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C.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大约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

    D.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好家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语言应用 共 1 题
  1. 仿照划画线的诗句,将下面这首小诗补充完整。

    春天的色彩

    东风吹开了河面的薄冰/多彩的春姑娘便亮相了﹣﹣/洁白的头巾上/闪烁着纯真与无邪/湛蓝的眼眸里/透露出憧憬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性学习 共 1 题
  1. 应用文修改。

    下面的通知在格式和内容方面存在四处错误,请改正。

                     通知

    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举行七年级学生“趣味语文知识”竞赛,希望七年级每班选派五名代表按时参加。

    此致

    敬礼

    七年级语文组

    (1)格式方面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内容方面的: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名著阅读 共 1 题
  1. 填空。

    (1)读名作选段,填空。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他使我坐在堂中间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的读下去……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

    以上情节出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是因为__________。

    (2)《白洋淀纪事》是__________创作的小说、散文的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人民的斗争和生活。其中收入的作品中,《荷花淀》《__________》这对“姊妹篇”最负盛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句子默写 共 1 题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⑹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探究的动力。当你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诗歌鉴赏 共 1 题
  1. 古诗词阅读。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结合尾联中的“归雁”一词,谈谈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对比阅读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雪骤(zhòu) B.差(chā)可拟 C.尊君在不(bù) D.友人惭(cán)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

    (3)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       

    (4)相委而去(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4.(甲)(乙)两文都通过讲述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古代儿童的才智。对选文中的儿童,你最喜欢谁?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1. 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小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第②句的“顶”为什么用得好?

    2.第④句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用文中的话解释“带水纹的花衣”:_______。

    3.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是______顺序。

    4.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⑧④⑤/⑥

    5.赏析下面句子: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①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②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 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③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④然而,到了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⑤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⑥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

    ⑦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⑧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

    ⑨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以后,祖国已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选自《读者》,有删改)

    (注)①陈之藩,科学家,散文家。河北霸县人。1924年生,国立北洋大学机电工程系毕业,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②郑思肖(1238-1317),宋朝末年著名的诗人、画家,福建省连江县人。

    1.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失根的兰花”的理解。

    2.请按照下面的提示,梳理表现作者爱国思乡之情的内容。

    看花草→__________→讲故事→__________→引典故

    3.第④段画线句中“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与“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这种说法矛盾吗?说说你的理由。

    4.第⑧段引用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作文题 共 1 题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照片,记录着我们的生活点滴,暗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如今,拍下一张照片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了。但纷繁的照片中总有一张是让你难以忘怀的。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记叙文。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