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卷详情
本卷共 38 题,其中:
选择题 30 题,判断题 5 题,简答题 2 题,综合题 1 题
简单题 7 题,中等难度 24 题,困难题 7 题。总体难度: 中等
选择题 共 30 题
  1.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

    A. 水稻、小麦   B. 水稻、粟   C. 水稻、玉米   D. 玉米、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A. 淝水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 长平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海外华人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4. 洛阳是多朝古都,三国时期在洛阳定都的是

    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数学家,他在世界上第一次将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

    A.第五位 B.第七位 C.第六位 D.第九位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6. 如果旅游团去山西大同旅游,他们可能看到的古迹是

    A.白马寺 B.周公庙 C.龙门石窟 D.云冈石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7. 我们肯定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A.它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B.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C.它丰富了中原文化 D.它打击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8. 新来的历史老师在自我介绍时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名称一样。”新来的历史老师姓

    A.秦

    B.夏

    C.商

    D.周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9. 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权范围是

    A.负责监督皇族 B.监督地方官员 C.负责州县的政务 D.负责地方军事防务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0. 你认为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是因为(   )

    A.促进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B.保护了鲜卑族的保守势力

    C.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迁都洛阳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11. 你知道四大发明中发明在我国汉代的是

    A.火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印刷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2. 有人拟定了主题为“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四个探究小课题,其中最切题的是

    A.《资治通鉴》与“阳光体育活动” B.北京人遗址与西部大开发

    C.五禽戏与“京剧进校园” D.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3. 下列有关秦始皇和汉武帝两人的措施,何者叙述正确?

    A.两人都实施分封制度 B.两人都采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C.两人都使用年号纪元 D.两人都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控制思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4. 我们评论秦始皇的功业,使中国人真正有大一统感觉的是

    A.修万里长城,成为世界奇观 B.建兵马俑,展现功业

    C.北伐匈奴,定江山 D.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15. 东汉时哪一位名医被尊为“医圣”

    A.张骞 B.张仲景 C.蔡伦 D.华佗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6. 早期医疗不发达时,生病常到庙中求签祈福治病,这是哪一个宗教信仰的做法

    A.伊斯兰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佛教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7. 2008年5月12日,四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请问,在三国时期,这一带地区主要属于下列哪一政权管辖

    A.魏 B.蜀 C.吴 D.西晋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8. 周瑜和诸葛亮联合使用火烧连环船之计打败曹操,因而奠定三分天下的局势,请问此战役是指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19. 我国古代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

    A. 秦朝末年 B. 西汉末年

    C. 东汉末年 D. 西晋末年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0. 对于汉化政策,理解正确的是

    A.加剧了民族矛盾 B.使少数民族更加落后

    C.使民族间战争不断 D.促进了民族融合

    难度: 简单查看答案及解析

  21. 行程的第一站是“丝绸之路”的起点

    A.北京 B.西安(长安) C.洛阳 D.南京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2. 在此向西出了玉门关就是西域,西域即今天的什么以西或更远的地方

    A.西藏 B.云南 C.蒙古 D.新疆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3. 中国第一个用“年号”的君主是

    A.黄帝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献帝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4. 第一个把外来的文化,包括宗教,音乐,绘画,杂技引进中国的外交使臣是

    A.张仪 B.苏秦 C.司马迁 D.张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5. 中国第一个把学术推广到民间的人是

    A.孟子 B.孔子 C.老子 D.张骞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6. 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是

    A.《农政全书》 B.《水经》 C.《水经注》 D.《齐民要术》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7. 它是目前世界上己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它的仿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己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它是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青铜立人像 D.编钟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8. 中原地区的人们能吃到葡萄,石榴这些水果与下列哪个事件有关

    A.北方人口南迁 B.孝文帝改革后 C.西域都护设置后 D.张骞出使西域后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9. 在古代有这样一种制度,即以相对和平的方式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叫做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0. 被后人尊称为“书圣”的王羲之,他的书法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美称,他的行书代表作是

    A.《黄庭经》 B.《女史箴图》 C.《洛神赋图》 D.《兰亭序》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判断题 共 5 题
  1. 目前我国境内己知的最早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山顶洞人。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殷墟出土的金文卜辞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商朝开始的。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3.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汉朝的残暴统治。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4. 由于人口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在冶铸业中,生铁冶炼技术有了很大进步。在制瓷业中,青瓷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5. 200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赤壁,曹操惨败。最终于222年,以孙权称王为标志,正式形成三国鼎立之势。

    难度: 中等查看答案及解析

简答题 共 2 题
  1.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展现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时期,奥运福娃们在宣传中国文化时遇到了一些小问题,他们希望同学们能帮忙解决问题

    (1)福娃晶晶介绍春秋战国思想家时,被活泼的福娃迎迎打乱了次序,你能帮晶晶对号入座吗?(要求将字母填在对应的表格里)

    A.孔子B.韩非C.庄子D.墨子E.“兼爱”“非攻”

    F.“团材施教”G.“无为而治”H“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学派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思想家

    A

    C

    思想

    (2)福娃贝贝准备介绍关于汉字字体发展及长城的问题,请你帮忙整理出来

    ①商朝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是     

    ②秦朝统一后的文字是小篆和     

    ③请问历史上的秦长城西起      ,东至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2. 探究: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正一步步向世界强国迈进。请你结合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史实探究以下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有哪些?这场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2)商鞅变法中有关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内容是哪一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

综合题 共 1 题
  1. 读史识图

    (1)上面四幅图片中的历史文物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根据上述图片,你能说出了解历史有哪些途径吗?

    (3)你认为现在哪一种途径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难度: 困难查看答案及解析